[探讨行业博物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博物馆的防火措施

[摘要]文章分析了我国行业博物馆目前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地提出了行业博物馆应对市场经济的措施。当前,我国博物馆事业正处于蓬勃发展时期,大型博物馆纷纷上马,行业博物馆如雨后春笋,私立博物馆崭露头角。但是行业博物馆由于形成时间短暂,创建背景特殊,办馆主体复杂,人员结构不合理,发展经费短缺。因此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行业博物馆的生存与发展,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

[关键词]市场经济;行业博物馆;隶属关系

一、行业博物馆目前存在的问题

1.隶属关系复杂。行业博物馆大多创建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且隶属关系复杂。从创办过程和目前文博事业投资管理体制来看,行业博物馆的隶属关系挂靠行业管理部门是理所当然的。因为行业博物馆是行业经济兴盛时期的产物,虽然国家与地方政府无论在资金上还是在政策上都给予了大力支持,但主要体现了依靠社会力量办馆和办馆主体多元化的精神。在行业博物馆的初创阶段,上至行业的主管部门,下至基层的大小企业,有钱的出钱,有物的出物,而建成后的博物馆,每年仍需从行业管理费、企业赞助费中抽取一定的资金来维持正常的运转。作为投资、赞助方的行管部门和企业有权监管行业博物馆的工作。但从文物保持和文博事业的发展需要来看行业博物馆的隶属关系应归口文物管理部门。令人遗憾的是,行业博物馆究竟隶属于那家,至今因隶属关系复杂和体制不顺,众说不定,无法可依。迫使一些行业博物馆多年来深受“代管”“托管”的困扰,长期处于文物管理部门有责无权、欲管不能,行业管理部门有权无力、欲罢不能的僵持状态。

2.人员结构不合理。博物馆作为专门从事研究和展示文物历史、科学、艺术价值的文化机构,专业性强,要求博物馆队伍人员素质及专业知识结构相应较高。但长期受计划经济的影响,行业博物馆在人才管理上存在着非专业人才多于专业人员,非业务岗位多于业务岗位的反常现象。由于体制和历史方面的原因,行业博物馆也成了行业内部二次择业以及内部职工子女就业的安置点。照顾关系替代了学历及专业要求,因人设岗替代了以岗定人的原则,这一体制造成的严重后果是,行业博物馆基本失去了可以合理配置的人才资源,使得有的岗位人浮于事,而一些文物收藏、鉴定、保护、研究等重要岗位严重空缺,制度不健全,业务长期无人过问。另外,行业博物馆的人员从行业内部引进,是历来不成文的规矩。而引进人员在年龄、文化程度、专业水平上的偏差也是普遍现象,这种因人才管理不规范而引起的人员结构综合症,给行业博物馆带来的后果是始料不及的。

3.资金短缺。行业博物馆有着与传统博物馆不尽相同的发展轨迹。在建馆初期,行业博物馆用以业务发展支付人员工资的经费,主要来源于行业管理部门的拨款和企业赞助,与传统博物馆一样,门票也只是一项象征性的收入。然而任何一项新制度的建立,都必须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逐步成熟和完善,作为探索性质的行业博物馆的筹资机制,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过程中,由于缺乏长远发展规划和经济风险意识,没有建立相应的保障体系,也渐渐暴露出其脆弱的一面。行业的不景气,企业的亏损,导致资金的不到位,乃至维系双方的资金链完全断裂。随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大规模的产业结构调整,代表计划经济的行业管理部门逐步退出了历史舞台,而改革中的博物馆也在加大对文物保护和藏品管理工作的投入,强化社会服务功能,积极推行让公众享受博物馆的免费开放制度。行业博物馆要与时俱进,所面临的资金供需矛盾将会更加突出。

4.观念陈旧。第一,行业博物馆多年来一直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徘徊,缺乏市场观念和开拓意识,既不善于创收又不善于开支,使博物馆有限的资金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第二,行业博物馆多年来在行业管理部门的保护伞下生存,养尊处优,在人员思想上、心理素质上都未融入市场经济大潮,还存在着等、靠、要的思想,“坐井观天”“守株待兔”的陈旧观念与市场需求严重脱节。第三,行业博物馆在硬件上“以不变应万变”的结果必然被市场所抛弃,与历史文化类博物馆相比,行业博物馆单一的产品结构、服务对象的局限,建筑设施的老化,展览形式的呆板、陈旧,说教灌输式的解说,静态单一的展示方式,服务水平的低下,不能动手不能拍照的严格规定等等,导致绝大多数行业博物馆“门前冷落车马稀”,使得许多观众逐渐远离了行业博物馆。面对隶属关系复杂,管理体制不顺,人员结构不合理,经费日益捉襟见肘,日常开支越来越无法解决的窘境,行业博物馆在市场经济的今天将如何生存与发展,确实是一个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5.实现资源共享。与本行业、本系统、学校、社区、社会团体紧密联系,创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科普基地,大专院校学生实习基地、示范基地,实现资源共享,共建行业博物馆。

6.开发旅游资源。不论人们承认与否,实际上博物馆已成为旅游业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国家实行“黄金周”后,人们假日出游的热情空前高涨,由此,“假日经济”也红火兴起。行业博物馆要抓住“假日经济”的先机,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确定本馆的市场定位,确定有本馆特色的展览和服务项目,逐步打出知名度,科学合理地开发和利用旅游资源,生产出让观众感兴趣的旅游产品,为此,开发旅游资源将成为行业博物馆新的发展契机。

总之,在市场经济的今天,行业博物馆作为新生事物,没有现成的模式可走,这就需要我们勇于探索,大胆实践,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行业博物馆的生存与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