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辩证看压力找到“小确幸”
同志们,大家好。今天由我和大家做个交流。交流的题目是《辩证看压力找到“小确幸”》。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对物质、精神的追求,越来越多元化、高端化。经济能力不足、生活的现实压迫往往会造就那一句“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的话。可以说“压力”这个词从我们上学开始一直到现在。小时候,压力是作业;到高中了压力是高考;大学后压力是工作;结婚前,压力是房子;结婚后,压力是孩子……可以说种种压力几乎伴随着我们人生的整条成长路线。那压力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存在。我们又该如何正确应对压力。接下来就由我和大家共同探讨这一话题。
一、什么是压力
压力是心理压力源和心理压力反应共同构成的一种认知和行为体验过程。打个比方,马上组织年底绩效考评了,一些同志感觉压力很大。从这件事来说,绩效考评就是心里压力源,但是这个心里压力源,不一定会给每个人都带来压力,有的同志工作成效很好,表示毫无压力,有的同志反正也就那样了,也没有压力;同时有很大一部分人表示有压力,有的是因为他想取得更好的成绩,证明自己,也有的自己心里没底怕给单位拖后腿。没感到压力的同志就是对绩效考评这个心理压力源没有产生心理压力反应,而有压力的同志就是产生了心理压力反应,所以就产生了压力。
按照压力的来源不同,压力又可以分为外部压力和内生压力。外部的压力是指外部事物给我们带来的压力。比如家庭压力,需要还房贷、养孩子;工作压力,工作节奏肯快,没有喘息机会;环境压力,生活在一个很嘈杂的环境;社会压力,难以适应社会等。内生压力,是自己内心产生的。一种是缺乏自我肯定,非常在乎别人的眼光,觉得别人不喜欢自己;一种是追求完美,想把某件事情做好,或者事事都要做好。那么我所讲的压力又能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呢。
二、压力的影响
压力的影响是双面的,一面是积极的,另一面是消极的。
(一)积极方面。适当的压力可以让我们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工作状态,也可以激发自己的潜力,帮助自我成长和能力提升,是人生必不可少的动力。正所谓,没有压力没有动力。压力下往往能激发超乎想象的潜能,比如,许多运动员是在极端压力之下才打破了世界纪录。因此压力是一种力量的源泉,可以提高效率,进而加速达成既定的目标。
(二)消极方面。科学研究表明,长期处于负面压力的人会出现注意力下降与注意力广度缩小、组织能力与长期计划能力变差、脱离现实的妄想与思考增多、情绪调节能力变差、虑病担心的感觉增高、忧虑与无助感出现、自尊心明显降低、兴趣与热忱感消失等问题。同时压力对人的生理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肾上腺素快速分泌、消化系统运作降低、自身免疫系统反应降低、荷尔蒙分泌量降低等诸多问题。这些对我们都是不利的。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压力呢。
三、如何调控压力
有一位国外著名的心理咨询师这样说道。“压力就像一根小提琴弦,没有压力就不会产生音乐,但是如果弦绷得太紧就会断掉”。由此可见压力是具有两面性的,既有其积极的作用也有其消极的作用。所以我们要调控压力,而不被压力所调控,这样才能游刃有余、成竹在胸。
(一)要始终保持适度的压力。对于一个人来说,压力太大会崩溃,但没有一定的压力,不保持适度的紧张感,对身体、对精神、对工作都是无益的。人如果太闲适,就容易生出事,干坏事。豆无压力不出油,人无压力轻飘飘,所以适度的压力对一个单位、一个团队、一个人都是有益的。它能让我们远离职业倦怠、激发工作热情,始终让思维和行动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上,甚至可以迸发出超乎想象的能量,帮你赢得意想不到的未来。金一南教授一次演讲时说道:“日常的平淡能够杀灭所有的志气,我们参军都立志,立了很大的志向,结果到部队不过如此,整天执勤,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志向磨没了。我们当年当兵也很平淡,但是它这个平淡是会产生淘汰的,军人不可能走出来全是英雄。所以从我当战士起写日记就这么一句话:做难事必有所得。反复提醒自己,一定要做困难的事,干自己没有干过的,否则要被平淡所淹没。就是要不断地提醒自己,不断地提高、不断地自我挑战。没有挑战创造挑战,你的生命在这过程中才能真正绽放。”当时听了这段话,我特别有感触,相信大家也很有感触。所以,我们要始终给自己适度的压力,不断学习、不断提高,终会迎来生命的绽放。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4.合谷穴,手背,第1、2掌骨间,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
5.内关穴,前臂掌侧,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同志们,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让我们将压力转化为动力,披荆斩棘,不负时代,为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贡献智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