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发展总体规划评审意见范文大全
第一篇:旅游发展总体规划评审意见文章标题:旅游发展总体规划评审意见
《凉州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由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承担,历时7个多月的研究,现编制工作已基本完成。为了保证《规划》的质量,2006年11月24日,凉州区人民政府在天马宾馆多功能厅邀请武威市有关部门和单位的领导和专家学者组成了评审小组,对《规划》
(送审稿)进行评审论证。评审小组在听取课题组的汇报和分析论证的基础上,经过认真评审,形成如下意见:
1、《规划》以国家旅游局《旅游规划通则》有关标准为准则,依据国家、省、市、区相关政策、法规和规划,结合凉州区旅游业发展实际,应用新政策、新理论、新方法,全面地研究了凉州旅游发展现状与发展潜力,系统地分析论证了发展旅游业将给凉州带来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规划》以系统的调查研究为基础,对凉州的区情把握全面,调查研究深入,并根据国家标准,对客源市场发展进行了问卷调查,借鉴国际国内旅游市场相关研究成果,对全区旅游资源和基础设施进行了统计分析,对凉州旅游业今后的发展模式、旅游形象等方面进行了科学合理评价和规划设计,表述符合规范,方法步骤妥当,具有科学性、超前性和可操作性。
3、《规划》在对凉州旅游定位上,充分考虑了凉州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和趋势,充分考虑了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的战略未来,充分考虑了凉州旅游资源的优势、特色和开发潜力,充分考虑了旅游业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经济、社会事业的协调发展,符合甘肃省旅游发展总体要求和凉州的实际。
4、《规划》依据凉州旅游区位与资源优势,将凉州旅游发展布局融入河西、甘肃、以及全国旅游网络之中,提出了我区旅游业未来发展“一心、两翼、三轴、一带”的空间布局和打造凉州旅游精品的战略构思,具有创新性、可行性、前瞻性,对全区未来15年内旅游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5、《规划》以生态旅游开发为契机,以旅游产业替代为模式,以游客生态消费需求为中心,以绿色能源、绿色建造、循环利用、清洁环保的循环经济理念为指导思想,提出了全面保护与改善旅游地生态环境,提高旅游地环境质量,建设绿色旅游风景区,实现凉州由生态脆弱地区、生态耗竭型产业经济模式向生态亲和型的绿色大旅游产业经济模式转变的战略构想,并规划了石羊河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项目等9个生态建设重点项目,做到了保护、开发、利用并重,符合现代社会经济可持续增发展的要求。
6、《规划》对旅游开发重点项目优选与投资效益分析,符合凉州旅游业发展的实际,是确保凉州旅游业快速、稳定、健康发展的基本要求和保证。
7、《规划》从人力资源、资金、旅游管理与体制保障等方面制定了凉州旅游发展的重大对策,全面切实,具有可操作性。
8、《规划》在个别章节的表述等方面仍存在一定的不足,有待进一步修补、补充、完善。
鉴于以上意见,一致同意通过《规划》的评审。并请规划编制单位根据评审小组的具体意见建议,对《规划》进一步修改、补充和完善,尽早向区政府提出正式的规划成果,以使其成为凉州区旅游业发展的重要依据。
《规划》评审小组组长(签名):
副组长(签名):
二○○六年xx月xx日
附:《xx旅游发展总体规划》评审小组名单
第二篇:《绍兴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通过专家评审《绍兴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通过专家评审
9月18日,《绍兴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评审会在柯桥富丽华大酒店举行,县人大、县政协、县委办、县府办、国土局、柯桥街道、安昌镇等32个部门、镇街的代表参加,副县长马芳妹出席评审会。
会上,规划课题组组长、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旅游规划设计中心总规划师刘家明博士向与会专家、领导作了规划展示汇报。
由浙江省旅游局副巡视员肖歌、浙江工商大学旅游学院院长唐代剑、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副院长徐云松、绍兴市旅游局副局长谢胜、绍兴市政协文史委主委何信恩组成的专家评审组,在听取了规划设计单位汇报后,对规划进行了认真的评议和审查,一致认为《绍兴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8-2025)》调查深入,分析符合实际,空间布局合理,定位和发展目标可行,成果规范,对绍兴县今后的旅游业的发展能起到科学的指导作用。为进一步完善规划,专家组建议设计单位在旅游规划与县相关部门专项规划衔接、进一步挖掘绍兴县文化内涵、加强环境资源保护方面的规划等方面内容对规划加以修改完善。
第三篇:若羌县旅游总体规划评审意见(定稿)《若羌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专家组评审意见
2010年9月10日,州旅游局在州旅游局五楼会议室组织专家对《新疆博斯腾湖区域相思湖景区旅游总体规划》进行评审。与会领导和由州发改委、环保局、建设局、文化局、旅游局、文物局、阿尔金山管理处等专家组成的评审小组,认真听取了规划编制单位新疆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新疆财智风驰市场营销研究中心的汇报并评议。副州长张东兵到会指导并讲话。会议由巴州旅游局局长余新民主持。专家组对规划文本和相关图件形成如下评审意见:
一、总体评价。内容全面,结构完整,基础资料较齐全。资源评价、发展定位、项目策划、资源保护等符合实际,基本符合国家旅游局《旅业规划通则》的要求。
二、修改意见:
1、旅游产业规划指导思想应调整为“2213”发展战略,即两大资源优势—以楼兰为主的丝路古道文化和阿尔金山特色自然景观优势资源;两大体系—特色旅游经济体系和城镇化服务保障体系;一个旅游胜地—区域特色旅游胜地;三个效益—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
2、规划涉及旅游产业定位问题,要牢牢把握新疆特种旅游发展趋势,紧密结合区域旅游发展实际,进一步明确区域功能,突出重点,形成特色。规划期限建议调整为:2010-2025年,并分为近、中、远三期。
3、应对市场营销进行有针对性的、行之有效的规划;在分析京津和环渤海湾市场时,应把以河北省石家庄市为中心的京、津、冀及周边省份市场作为巴州旅游宣传开拓的主要市场。
4、在旅游产品、项目的线路策划、设计时,应本着客观、现实的视角,结合市场需求,对既有资源进行分阶段、分层次、有重点的全面整合,逐步形成具有引领作用的区域特色旅游产品。
5、规划中“应急救援保障体系”章节应进一步细化,确保形成若羌旅游业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支撑。
6、游客量测算偏小,缺乏投资估算参数,需做具体测算,专项配套规划应定量化,以增强对项目的指导作用。
7、要加强与区域相关规划衔接;应明确废水、固废的具体排放渠道。
专家评审组原则同意该规划通过评审。具体修改应参照专家评审意见表(附件),并按照相关规定报批实施。
专家评审组组长(签字):二〇一〇年九月十日
第四篇:《海南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海南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由世界旅游组织承担的《海南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简称总规)编制工作已顺利完成,5月13日,规划获得省政府第130次常务会议通过,5月27日,世界旅游组织的代表正式向省政府递交了规划文本。文本长达35万字,提出了把海南岛建设成世界著名、亚洲一流的度假休闲旅游胜地的目标,并设计了“海南岛:热带中国”的对外促销口号,有关专家称,总体规划是海南旅游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为帮助广大旅游从业人员更深入地了解《总规》,海南金旅网将面向vip注册用户,分时分批地公布和解读《总规》及其他相关资料。
规划编制历时一年
经过多年发展,旅游在全省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作用初步显现,旅游产业对全省经济社会的拉动作用也逐步增强,但与旅游产业发达国家、地区和国内旅游发达省份比,海南旅游业仍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制约因素就是规划滞后。
根据海南的实际情况,省政府领导决定请外国专家帮助编制海南省旅游发展的总体规划,世界旅游组织秘书长弗朗加利先生同意帮助聘请外国专家到海南省完成这项任务。2000年7月,世界旅游组织顾问因斯基普先生对海南旅游业进行了立项考察,并形成了编制规划的项目文件,省政府也成立了由国家旅游局领导和海南省政府领导及有关部门组成的海南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编制领导小组。此后,经招标确定由香港森兰郭斯(亚洲)顾问公司为编制的具体承担单位,2001年4月,编制工作正式展开。
从2001年5月至9月,国外专家11人对我省各地的旅游资源进行了实地考察,并与航空、公路、文化等相关部门进行座谈和讨论,先后召开了50次座谈会。9月下旬,国外专家完成了初稿,12月20日召开了初稿评审会,17名国内专家原则通过了这一规划,并提出了具体的修改意见。会后,由外国专家对规划进行修改,同时规划办公室对规划进行译校,历时一年才形成最后的定稿。规划主要内容
《总规》长达35万字,并附有大量图表,分为三大卷,对海南旅游业进行了详细的评估,提出了具体的行动方案。
第一卷分为五个部分,评估了海南旅游产业发展的宏观背景和现有的旅游产品,阐明了开发规划的总政策,提出了全省旅游发展战略目标和空间结构规划,并对国内外潜在的旅游客源市场进行了分析,对海南旅游产业发展的九大战略作了具体的说明。
第二卷详述了应采取的各项行动,提出了旅游产业发展的保障体系、规划标准以及可持续的旅游指导原则,专门对海口、三亚、五指山等景区作出了规划,对文化旅游、温泉康体旅游、海洋旅游等九个专项旅游产品作出了规划,每一个项目都提出了详细的5年期计划。
第三卷是背景研究,收录了各项目组专家在编制规划过程中所作的专题研究报告。突出度假旅游
《总规》根据我省“一省两地”的产业发展战略,充分把握了把海南建成世界著名、亚洲一流的度假休闲旅游胜地的意图,打破了以往国内旅游规划编制中以资源为导向的常规,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始终从国际旅游市场对度假休闲旅游胜地产品的需求出发,对如何开发海南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如何调整海南旅游产品结构做出了科学规划,设计了“海南岛:热带中国”的对外促销口号。
国家旅游局编制的《中国旅游业发展“十五”计划和2015、2020年远景目标纲要》中认为,在我国旅游业发展的总体格局中,海南是惟一具备条件建成热带海岛海滨旅游度假胜地的地区,总规贯彻了这一精神,提出度假休闲旅游产品的比重逐步加大,观光旅游产品逐步减小的要求和目标。总规引入了世界上较超前的旅游发展思维和理念。针对我省目前旅游设施的状况,要求开发一些低密度、高档次的旅游度假区,并且要具有一定规模,如在三亚的小东海、万宁的石梅湾、昌江的棋子湾和五指山、尖峰岭、吊罗山等进行这样的开发。在我国的旅游规划开发中,第一次提出了“莽原
旅游”的概念,并设计了热带雨林、滨海莽原旅游产品。总规吸取了省内专家的意见,把生态旅游划分为绿色生态旅游和蓝色生态旅游。
外国专家建议深入挖掘海南黎族苗族少数民族文化以及其它特色文化遗产,开发吸引国内外游客的富有新意的文化旅游产品,还从外国客源市场的需求角度提出有创意性的方案,建议利用现有的火车设施,兴建蒸汽火车博物馆,开发蒸汽火车旅游产品。
这个规划的一大特色是可操作性强,既有指导原则,又有具体要求。如低密度的矮屋度假村每公顷不超过25个房间,要尽量使用本地生产的建筑材料,装饰物也要充分显示地方的文化特点。海南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初稿)总目录
第一卷海南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前言
第一部分海南省旅游发展现状评估
第1章宏观发展背景评估
1.1宏观环境1.2旅游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第2章旅游产品评估
2.1引言及评估方法2.2海南的旅游资源和产品2.3海南旅游产品的分类评估
2.4空间发展趋势2.5海南旅游体验2.6机遇与制约2.7海南旅游产品定论
第3章旅游政策评估
3.1引言3.2总体政策背景3.3现行的旅游政策3.4引起关注的问题
第二部分海南省旅游发展战略目标与空间结构规划
第4章旅游发展战略目标与对策
4.1宏观指导思想4.2总体目标4.3“旅游总体规划”设定的发展目标4.4海南旅游业发展的目标与对策
第5章旅游发展空间结构战略规划
5.1引言5.2结构规划的目的5.3开发概念5.4空间发展战略5.5住宿设施的布局
第三部分市场开发与住宿需求
第6章市场开发
6.1潜在市场6.2游客接待人次目标6.3市场营销战略原则
第7章住宿设施需求
7.1现有住宿设施情况7.2未来住宿设施需求
第四部分海南省旅游发展战略
第8章旅游交通战略
8.1岛外交通8.2岛内交通
第9章滨海旅游战略
9.1目标9.2方略9.3要件
第10章生态旅游战略
10.1生态旅游的定义10.2生态旅游的原则10.3海南生态旅游的机遇
10.4对海南生态产品的潜在需求10.5海南生态旅游开发战略
第11章文化旅游战略
11.1重建的历史文物古迹11.2少数民族文化遗产11.3五指山市博物馆的改造
11.4少数民族文化和自然遗产地建筑的生态敏感性11.5海南主要的文化吸引物
第12章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发展战略
12.1海南少数民族概述12.2少数民族的现状及面临的主要问题12.3面向少数民族的规划战略
12.4旅游业直接创造的就业机会12.5旅游业间接创造的就业机会
第13章旅游市场营销战略
13.1引言13.2市场营销战略的决定性因素13.3海南旅游市场形象与定位13.4地域市场和细分市场
13.5市场营销战略的阶段性
第14章旅游产品改进
14.1引言14.2观光游内容的多样化和质量的改进14.3旅游商品零售条件的改善14.4手工艺品和旅游纪念品
14.5旅游餐饮14.6其他旅游服务14.7旅游信息系统的改善14.8旅游开发的监控
第15章旅游人力资源战略
15.1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总体对策15.2未来的聘雇需求15.3培训政策和培训机构述评15.4人力资源开发战略
第16章旅游投资渠道
16.1政府渠道16.2企业渠道16.3投资激励措施16.4投资战略
第五部分海南省旅游发展影响评估
第17章旅游发展环境影响评估
17.1环境影响评估方式17.2旅游业对海南环境的影响17.3海南旅游承载能力17.4结语
第18章旅游发展经济影响评估
18.1对旅游收入和gdp的影响18.2对政府税收的影响18.3对就业的影响18.4提高旅游经济收益的措施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县委书记、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吴宏在会上指出,规划的
整体思路存在立意相对较平、用力相对均匀、亮点不突出、总规相对偏细、景区相对缺乏联系的问题,需进一步的改善和提升;
吴宏强调。目前,我县旅游产业存在过境现象较突出,景区多、散、小,发展起步晚等情况,在下一步规划设计中,要明确一个总的方向,实现优劣势相互转化,加强规划之间的碰撞、相关场镇、国保单位、根雕一条街、龙门古汉一条街等规划的碰撞和人与人的碰撞;同时改进存在的问题,总规的主题定位和形象定位要入眼、入耳、入心,要有自身独有的特质;着力打造重点,以点带面,打造的景点既要有看点,也要有卖点,以大川为突破口,围绕休闲、度假将大川打造成亲近自然,远离浮华、城市的特色景点,带动全县其他景点的打造,从而促进全县的旅游发展;规划中要体现远、中、近三个方面,一定要切合芦山实际,结合灾后重建工作,使其具有前瞻性、现实性和可操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