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感悟6篇

【篇一】

一、科学技术是人类战胜疫情的重要法宝。纵观人类历史长河,科学技术不仅是第一生产力,而且是人类战胜各类疫情灾害的重要法宝。可以说,人类文明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与各类疫情进行顽强斗争的历史,如果没有人类发挥聪明才智找到防治疫情的方法,人类文明就就会在各种瘟疫的横行肆虐中灭绝,而不会生生不息的繁衍至现代社会的今天。从“人痘”接种术、接种牛痘预防天花等科学技术的应用与实践,到各类流行病疫苗的研制和普及,不仅大大降低了天花患者的死亡几率,而且更让人民群众的平均寿命延长至七十岁。不得不说,这主要得益于科学技术在疫情防控中巨大作用。2019年底出现的新型冠状病毒,就是过去流行病毒的新变种,面对这样的新情况,应当继续发挥科学技术的有效作用,加强科研攻关,尽快研发出治疗新型冠状病毒的特效药物,并集中精力积极开展相关疫苗的研制,努力确保已经感染新型冠状病毒患者治得好,努力确保未感染人群面对新型冠状病毒防得住。正是因为科学技术在战胜疫情中的重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才在讲话中语重心长地强调:“希望广大科技工作者再接再厉,把疫情防控科研攻关作为科技战线的一项重大而紧迫任务,统一领导、协同推进科研攻关,拿出更多成果,不辜负党中央重托,不辜负人民期盼。”

二、弄清新冠病毒的来源是做好当前治疗工作的前提。此次新型冠状病毒来势汹汹,使得万名群众受到感染,就是因为新型冠状病毒是一种更新变异之后的病毒,在此之前从未出现。这就如同打仗一样,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在没有弄清楚对手情况前,只能是保守式的防御,因此,面对新型冠状病毒,防控疫情斗争有两条战线,一条是疫情防控第一线,另一条就是科研和物资生产。疫情发生后,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强调战胜疫病离不开科技支撑,必须加快科技研发攻关。全国科技战线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有关部门组成科研攻关组,确定临床救治和药物、疫苗研发、检测技术和产品、病毒病原学和流行病学、动物模型构建等五大主攻方向,组织跨学科、跨领域的科研团队,科研、临床、防控一线相互协同,产学研各方紧密配合,短短一个多月时间内就取得了积极进展,为疫情防控提供了有力科技支撑。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两条战线相互配合、并肩作战,全国上下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推动疫情防控形势发生积极变化,向好态势不断拓展。

战胜疫情,关键靠科技。既着眼当前急需加大科研攻关力度,又放眼长远加强战略谋划和前瞻布局,加强生命安全和生物安全领域重大科技创新,我们就一定能尽快提高我国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和水平,依靠自己的力量维护人民生命健康安全和国家长治久安。

【篇二】

“军中无戏言,优秀的火线提拔,不合格的火速问责。”中央指导组副组长、中央政法委秘书长陈一新将武汉干部队伍激励问责落实情况作为督导重点,表明了党中央对疫情防控监督的重视程度。

2月7日,国家监委决定派出调查组赴武汉,就群众反映的涉及李文亮医生的有关问题作全面调查。3月19日,国家监委发布关于李文亮医生有关情况调查的通报。短短一个多月时间里,国家监察部门对关于李文亮医生的诸多疑惑及群众关注度较高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及时发布调查结果,向人民群众给出了交代,并对公安机关出具的训诫书提出了工作建议。党中央通过该事件释放出了一个强烈的信号,那就是对疫情防控的监督秉承一贯严格的姿态,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疫情防控问题必定有所回应,对查处疫情防控相关的问题态度是坚决的,对纠正疫情防控中的错误行为也绝不手软。

3月11日下午,武汉钢都花园居民反映“垃圾车运肉”,当晚22时青山区纪委监察委通报该社区两名责任人被免职,次日凌晨青山区副区长被立案审查,距群众反映问题不到12小时。在信息高度发达的今天,人民群众的一个朋友圈、一条微博、一段抖音就可成为监督利器,任何损害群众利益的事情,任何懒政、怠政和不作为,都有可能被人民群众曝光,成为执政污点,甚至“乌纱帽”不保。在信息透明的时代,疫情防控中的任何事件都可能被放大,被推上热搜,有的领导干部对群众利益漠视,直至被纪委监委问责时,竟还不知造成了多大的负面社会影响,对中央疫情防控措施执行不力,严重损害了党和国家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

危难时刻显担当,在疫情防控关键时期,任何不作为都可能对当前取得的抗疫进展造成严重后果,是对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极度不负责任,也可能对国家和社会造成无可挽回的损失。在其位、谋其事、尽其责,对疫情防控的监督一刻不容放松、不可懈怠,唯有尽我所能,全力做好疫情防控监督,我们才能真正赢得战“疫”的胜利,尽享春暖花开、山河无恙、世人皆在的喜悦。

【篇三】

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党中央高度重视、迅速作出部署,把疫情防控作为头等大事来抓,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摆在第一位,提出了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总要求,明确了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总目标。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经过各方面艰苦努力,目前疫情防控形势积极向好的态势正在拓展。

科技手段是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不可或缺的坚实力量,必须切实发挥科技力量的支撑作用,用强大的科学武器保护人们健康安全。

依靠科学,就要秉持科学态度,坚守科学认知。对公众而言,在面对海量的疫情信息时,要保持理性。转发信息前,也要主动“慢一拍”,细心甄别,小心求证,不要让自己无形中成了谣言的助推者。对医务工作者、科学家来说,则要及时发声,借助权威专业的渠道,传递准确信息、普及科学知识,引导和教育公众学会科学地自我保护和帮助他人,建立起科学的生活方式。

依靠科学,意味着要尊重科学规律。此次疫情中,我国科学家从判断病毒类别到测出全基因组序列,再到分离出病毒,仅仅用了一周多时间。这反映出我国相关领域科研水平的发展和提高。同时也应看到,科学研究有其自身规律,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和风险。特别是面对新型冠状病毒这样一种新病毒,对它的了解和研究需要一个过程。当前,广大科技工作者正在日夜攻关,全社会要多一点宽容和支持,多为科研人员鼓劲加油,增强他们的信心。科技工作者自身也需坚守科学精神,保持强烈的责任感,严谨治学,诚实守信,为战胜疫病贡献自己的力量。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目前,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形势仍然严峻,在这个牵动着所有国人心的春天里,我们每一个人都无法置身事外。我们也应尽自己的绵薄之力,不为医生,社会增添负担,不随便出门,戴口罩,不信谣,不传谣,勤洗手,讲卫生,为这个社会,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同时,这场疫情,也是对我们每个人的教育,唯有正视这样的经历,在困境中汲取教训成长,才不辜负这样一场代价沉痛的历练。

磨难压不垮、奋起正当时。在举国上下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特殊时刻,我们不能亲临主战场,但我们能坚持在大战中坚定信心、不负韶华。

最后,希望疫情早点结束,早点能够回归正常的生活秩序。为逆行的勇士们祈福,平安归来。中国加油。武汉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