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外科开展脊柱外科工作的几点思考

鲍圣德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外科

脊柱外科是神经外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欧美,脊柱手术约占神外科手术量的65-70%,很多脊柱手术是由神经外科医生首先开展的。如椎间盘手术,最早由麻省总医院的williamjasonmixter于1934年首先阐述的,1958年cloward首先报告了颈椎前入路椎间盘手术,其术式至今仍在沿用。国内段国升教授早在1953年就报道了颈椎及腰椎间盘切除手术。国内神经外科起步较晚,脊柱手术多在骨科开展,虽有一些神经外科单位开展了脊柱外科工作,但规模及质量和国际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差距。目前我国神经外科的脊柱外科工作正处于重要的发展阶段,规范、稳妥,谨慎地开展工作值得提倡。

一、加强基础研究

1、神经外科医生对于脊柱的生物力学研究较少,三维有限元研究提供了很好的模型,有助于理解脊柱的生物力学,值得深入研究

2、关注生物材料,如组织工程骨,人工间盘以及生物工程学等方面的研究

3、深入开展脊柱应用解剖学研究,在尸体标本上模拟手术操作,对于熟悉手术过程,改良手术入路,提高手术安全至关重要。该方面可借鉴我们在颅脑尤其是颅底显微解剖研究方面的经验。目前影像导航系统以及虚拟现实系统,已被用于临床设计手术入路以及教学和培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二、严格手术适应证

对于症状较轻,长期随访病情稳定,手术疗效不肯定者,手术应慎重,不宜盲目扩大手术适应证。对于高难度手术,如颅颈交界区手术,多节段、脊髓受压时间长、症状重的颈椎病手术,严重的脊柱侧凸畸形手术,更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且应在有良好临床基础的医院率先开展,经过专门训练,在有经验的专家指导下进行。

三、减压与固定并重1、神经外科医生熟悉脊柱、脊髓及颅颈交界区解剖,有显微手术功底,减压是我们的优势

(1)选择正确的减压入路要充分考虑致压物的位置及受累节段。一般来说,应根据致压物的位置选择相应的减压入路。如单节段颈椎病应选择前路手术,黄韧带肥厚,椎板增厚等应选择后路手术。对于多节段颈椎病,最新的一项随机研究再次证实前路及后路减压均能使神经功能得到良好的改善,但各有其固有并发症。前路手术易引起吞咽困难及假性关节形成,后路手术易引起颈痛及脊椎后凸畸形。

(2)利用显微手术技术,充分减压。退行性变引起的软突、硬突、骨化的后纵韧带、钙化的黄韧带,椎体骨折后突入椎管内的椎体后上角、骨折片及髓核,显微下能获得非常充分的减压,并且安全。

2自从denis提出三柱理论以来,对脊柱稳定的认识进一步深化,脊柱内固定技术迅速发展。harington棒、椎弓根钉、椎体间钛钢螺纹融合器bak等纷纷用于临床,极大促进了脊柱外科的发展,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1)内植物的远期疗效尚需长期随访。如固定后相邻节段的退变,内植物的松动及折断等问题有待深入研究。

(2)对于复杂颅颈交界区畸形,严重c1,2脱位的病变,目前多主张先后路固定再做前路减压,也有少数医生先做前路减压再行后路固定。切不可忽视固定,导致灾难性后果。(3)过度固定。手术指征过宽、过多或者滥用内植物;过多过长的固定;单节段的问题进行多节段的内固定等问题时有发生。对于椎体骨质切除不多,不影响脊柱稳定性,可不必融合固定。如胸椎黄韧带骨化,采用单纯后路椎板切除减压,行部分关节突及致压物切除,一般不需要植骨及内固定;肿瘤切除后是否均需要做椎板复位,有待于循证医学进一步证实。(4)盲目固定。未经严格训练,不在C臂、导航等影像引导下固定,螺钉误植可导致神经、血管及脏器损伤,十分危险。目前,影像引导下手术发展迅速,对于提高脊柱手术安全性将发挥重要作用。

(5)应重视使用外固定器材,如围领、halo架、不同的支具及腰围等,以防不必要的意外发生。

四、重视微创理念

1、显微手术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微创手段。神经外科医生应发挥我们在显微操作上的优势,开展显微脊柱手术。目前发展的小切口、半椎板等入路,选择好适应症,对减小创伤及保障脊柱稳定性起到了良好作用。但一味追求小切口,影响显露及内部操作,造成神经损伤,是和微创理念相悖的。

2、内镜。目前采用专门的脊柱内镜行间盘摘除、植骨融合等手术,能达到良好效果。开展内镜手术应经过严格的专门训练,借助特殊的手术器械方能完成。相信内镜脊柱手术必将更加完善,发挥更大作用。

3、经皮椎体成形术(pvp)。1984年由alibert首先报道应用骨水泥注入治疗椎体血管瘤。如今,已广泛应用于椎体血管瘤、骨髓瘤及压缩性骨折等疾病。在美国,pvp已经成为椎体压缩骨折诱发疼痛的标准治疗手段。该项技术在国内亟待推广。注入物的选择、用量及注入时机、注入后椎体的生物力学特性以及pvp的远期疗效等问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4、激光。激光应用于椎间盘组织的处理较机械切割及刨削具有明显的优越性,有待于积累经验,逐渐开展。

五、一些易忽视的问题

1、颈椎前路手术后的吞咽困难问题,新近有学者报道术后1月及2年的发生率分别高于50%和15%,目前认为长时间牵拉致食管括约肌粘膜缺血是引起术后吞咽困难的主要原因。重视术前食管气管推移训练及术中间断松弛牵开器十分必要。

2、颈椎后路手术中颈5神经根麻痹,目前多数学者认为与椎管减压后脊髓后移引起神经根牵拉有关。预防颈5神经根麻痹以下几点供参考:(1)前路手术中,植骨块大小应适度,固定应牢固,椎体开窗宽度应控制在15mm左右;(2)椎板开门应靠近椎板侧,椎板掀开角度应小于60°;(3)对于椎间孔明显狭窄者,酌情行椎间孔切开术。

3、术后背痛综合征(failedbacksyndrome)系指脊柱手术后出现的慢性背痛和(或)腿痛。随着脊柱手术的广泛开展,其发病率明显增高。椎间盘突出的残余及复发,对脊神经持续的压力,关节活动过度,瘢痕组织纤维症等是其主要病因。可通过理疗、经皮电刺激,非甾体类消炎药以及手术等方法治疗,近来有人应用抗炎抗肿瘤坏死因子治疗。

4、经典的椎间盘突出髓核摘除,椎间植骨融合术容易带来椎体间隙高度丢失,椎间孔狭窄,相邻节段应力和活动度增加,将启动和加速相邻节段的退变。人工间盘置换术作为一种新的治疗方法,可维持脊柱节段的正常生理功能,缓解相邻节段退变,已应用于颈椎及腰椎病变,显示出一定的应用前景,但其价格昂贵,且缺乏前瞻、对比的大宗病例研究。

六、加强学科间合作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脊柱手术多由骨科医生完成。我们应向他们学习,加强学科间的交流与合作。脊柱外科的范畴相当广泛,很多疾病国内神经外科医生较少涉及,如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idiopathicscoliosis),神经肌肉性侧凸(neuromuscularscoliosis)等,如若开展,建议和骨科医生合作。有些手术,还需和胸外科及普通外科医生合作。

七、加强登记和随访工作

我国是人口大国,脊柱疾病患者多,手术量大,但目前缺乏大宗、系统、规范尤其是多中心的脊柱疾病的流行病学资料和随访资料。我们要以科学、严谨的态度加强病例登记及随访,建立系统、科学的临床资料库,采用国际通用的评分方法,如颈椎病的joa脊髓功能评分表,nurick评分表等,对临床疗效进行客观的评价,以总结经验,提高疗效,推动我国神经外科的脊柱外科工作发展,迈向国际水平。

第二篇:神经外科神经外科

概述

外科学的分支。在外科学基础上,研究人体神经系统(脑、脊髓和周围神经)及其附属机构(颅骨、脑膜、脑血管等)的损伤、炎症、肿瘤、畸形和某些功能紊乱疾患(如神经痛、癫痫等)的病因、发病原理、病理、症状、诊断与防治的理论和技术。

神经外科是主治由于外伤导致的脑部、脊髓等神经系统的疾病,例如车祸致脑部外伤,或脑部有肿瘤压迫需手术治疗等;

小儿神经外科是主治脑半球肿瘤、髓母细胞瘤、室管膜瘤、三脑室肿瘤、松果体肿瘤、颅咽管瘤、颅底肿瘤,以及髓内肿瘤、各种椎管内和脊柱肿瘤;包括先天性脑积水、脊髓和脊膜膨出、脊柱栓系综合症、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颅缝早闭、各种先天性颅颌面畸形。陈若平(上海市儿童医院神经外科主任)

神经外科常见耗材。纯钛颅骨锁、纯钛颅骨修补材料、修补钉、医用胶、止血纱布、医用透明质酸钠、骨蜡、开路钻钻头、硅胶引流管、脑室分流管、腹腔分流管。

神经外科的护理

1.加强心理护理。消除心理应激原向患者介绍心理因素对疾病的影响,消除其忧郁心情;介绍神经外科新进展,让患者寄有希望;术前请手术医师讲解手术过程的可靠性、安全性;术后或监护室时,介绍有关医疗仪器及环境设施的作用,帮助患者消除恐惧、焦虑情绪。

2.密切观察生命体征。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意识和生命体征的观察至关重要。如出现意识障碍加深,瞳孔大小不等,提示发生脑疝的可能等。

3.做好呼吸道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误吸,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定时翻身叩背;加强气道湿化;对于持续昏迷24h以上或有明显呼吸障碍者行气管切开术。

4.加强饮食护理及营养支持。鼓励清醒患者早期进食,一般术后第2天即可进食流食;昏迷患者5d内以全静脉营养为主,之后以插管鼻饲营养为主;根据自身情况调整饮食结构。

5.力争早期发现消化道出血先兆。加强生命体征监测,如发现血压下降、脉搏增快等,要提前做好抢救准备;定期监测胃液ph值和潜血试验,应用抗酸剂,维持ph值在3.5以上;定期化验血常规,如有不明原因的红细胞、血红蛋白和细胞压积逐渐降低,应考虑上消化道出血的可能。

6.对留置胃管的护理。昏迷患者应该早期留置胃管,对于防治患者上消化道出血有重要作用。

7.对应激性溃疡发生的护理措施。维持有效的胃肠减压,行胃液监测,观察出血是否停止;胃内降温止血,用冰盐水反复洗胃;应用止酸止血药物;及时补充血容量。

8.加强基础护理。平日每天护理口腔2次,如果出现呕血,要及时清理口腔,以防止陈旧性血液残留在口腔内引起细菌繁殖;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每2~4小时翻身叩背1次;排柏油样便的患者,每次便后用温水洗净,保持臀部干燥。

神经外科的发展

国际神经外科从初创至今,历经100多年沦桑岁月,从手术操作发展历程,大致可分成下面几个时期:即大体神经外科时期、显微神经外科时期和迈向微侵袭(微创)神经外科时期,是国际神经外科承前启后,紧密联系,逐步深化和提高的三个发展时期。

(一)大体神经外科时期

神经外科是以手术为主要手段,医治中枢神经系统(脑、脊髓)、周围神经系统和植物神经系统疾病的一门临床外科专科。采用外科学方法研究神经系统疾病外科治疗的概念,得益于早期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解剖学、病理生理学和实验外科学等基础医学的成就,特别是脑功能定位学说、临床神经系统检查、无菌术和麻醉术的创立,对神经系统疾病的外科治疗有了希望和科学依据。在19世纪后期,许多国家的普外科医生,如英国的macewenw(1848-1936)和horsleyv(1857-1916),美国的weirrf(1838-1927)和frazierchh(1870-1930),以及德国的krausef(1856-1937)等,先后做过颅内肿瘤、脑脓肿、癫痫、脊髓压迫症和疼痛手术。当时并没有真正独立的神经外科,病例不多,且因手术器械原始,手术技术尚不成熟,麻醉安全度差,又缺乏有效抗感染、抗脑水肿和颅内高压的措施,当时手术死亡率很高,如1888年starra报道84例脑瘤手术,大脑半球脑瘤和小脑半球脑瘤的死亡率分别为50%和80%,但这些早期工作却为神经外科的初创奠定了基石。

神经外科虽起源于英国,但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展现给世人,却发生在19世纪初期的美国。当时美国有一批杰出的外科医生致力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外科治疗,如frazier、cushingh(1869-1939)、dandyw(1886-1945)、baileyp(1892-1973)、adsonw(1867-1951)和peetmm(1885-1949)等。在当时手术器材落后,手术经验不足,缺乏良好麻醉和有效控制脑水肿和颅内感染措施等条件下,都从不同方面做出过卓越贡献。

在神经外科初创时代,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主要利用脑功能定位学说结合神经系统检查做出定位诊断。schullera(奥地利)于1895年首先用颅骨x线的改变来描述颅骨schuller氏病变,此后其他学者相继从颅骨平片的蝶鞍形态改变、骨质破坏和增生、钙化、内听道扩大等,提供辅助诊断依据。dandy于1917-1919年先后发明的脑室与气脑造影,是对神经外科诊断技术的巨大贡献。根据脑室形状、位置、大小,和蛛网膜下腔形态的变化,使颅内病变的定位有了影像学依据。

19世纪四十年代前后,国外神经外科进入成熟和快速发展时期,两次世界大战中的战伤救治,加速了这一时期的发展。在前苏联、欧洲、北美、日本和拉美,许多国家相继成立了神经外科,不少国家还成立了神经外科学会或神经外科医师协会,创立专门的神经外科研究机构。

1947年spiegel和wycis设计制造立体定向仪并成功应用于临床,为帕金森氏病等锥体外系疾病的治疗带来新的希望。后来leksell(1949)又改良为立方体支架,直角坐标,导向器呈半弧形,取球面坐标,成为广泛应用的立体定向仪之一。抗生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应用,麻醉技术的进展,气管内插管麻醉的应用和麻醉新药不断出现等,大大增加了手术的安全性,减少了术后并发症。同时,放射性同位素示踪脑扫描、经颅a型超声、经肱动脉和经股动脉插管颅内血管造影等相继用于颅脑疾患的诊断,对提高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率,亦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显微神经外科时期

60年代初手术显微镜引入神经外科,因显微镜有良好的照明,清晰度高,术野内病变组织和邻近结构放大,加上配合使用双极电凝器、显微手术器械、激光刀、超声吸引等,使手术精确度和准确性更好,损伤邻近重要结构的机会减少,手术治疗效果显著提高,手术并发症和手术死、残率明显降低。由于显微神经外科手术具有上述优越性,很快受到神经外科医生重视,神经外科手术由肉眼下、眼镜式放大镜下手术,进入显微神经外科时代。并在西方发达国家被普遍接受,应用逐步扩大到几乎所有神经外科手术,如颅内动脉瘤、动静脉畸形、血管重建手术、脑室内肿瘤、鞍区肿瘤、颅底肿瘤、以及过去认为属于手术禁区的脑干肿瘤和脊髓内肿瘤等。60年代以后,许多神经外科医生致力于显微神经外科技术、显微器械和颅内显微解剖的研究,并发表了有关显微神经外科的专著。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新技术、新材料不断涌现,尤其是进入信息时代以来,由计算机辅助的先进仪器日新月异。1970年hounsfield发明电子计算机辅助x线体层扫描(ct),1972年临床应用成功,1973年英国放射学杂志即正式报道,认为ct是自伦琴发现x射线以来放射诊断学上的一次划时代飞跃。

(三)微侵袭(微创)神经外科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飞速发展,高、精、新医疗仪器日新月异,大大促进了神经外科技术的发展和观念的更新。自第一代头颅ct问世和1974年全身ct设计成功,到90年代短短20年,即先后设计出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单光子断层扫描(spect)、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第三代ct和螺旋ct,近年高磁场mr(1.5-2.0t)相继出现,使影像质量大大提高,ct血管造影(cta)、磁共振血管造影(mra),几乎可与dsa相媲美;立体定向仪和内窥镜的改良和完善,与其配套的手术器械的研制和使用;在seldinger股动脉插管造影基础上,1975年djindjin发展为超选血管造影术,微导管的改进,各种栓塞材料如生物凝胶、机械可脱微弹簧圈(mdc)、电解可脱式铂金微弹簧圈(gdc)的问世,大大推进了介入血管造影和血管内治疗技术;γ-刀和x-刀的出现和应用等等。

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治方法有了更大发展和提高,除显微神经外科手术外,神经外科的治疗手段有了更多选择。如脑动静脉畸形和动脉瘤可采用血管内栓塞达到治愈,mdc和gdc适用于动脉瘤破裂急性期治疗,颈内动脉狭窄可以用血管内支架达到治愈;脑室内病变、某些脑深部肿瘤和脊髓疾病、脑内血肿或脓肿等,可在硬质镜或纤维内窥镜下,通过特殊器械或激光治疗;脑深部核团损毁时,在立体定向仪和微电极引导下,耙点损毁更加精确;采用γ-刀和x-刀可在无痛、无血、无创下治疗某些小型颅内肿瘤、血管畸形和功能性疾病等。随着新仪器和新技术的应用,血管内神经外科、内窥镜神经外科、立体定向神经外科、立体定向放射神经外科等亦应运而生。近年影像引导手术导航系统和手术机器人的应用,使神经外科手术日益精细和微创。

第三篇:神经外科第六节神经外科疾病护理常规

一、神经外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观专篙观察意识、删、血压、脉搏、呼吸、体温变化及肢体

1.严密观察意识、瞳孔、血压、脉搏、叶啵、1卒璇义1屯仪jj文’降活动情况

2.严密观察颅内压增高等临床表现,并注意观察低血钾现象

3.观察有无褥疮及肺部并发症

二、脑疝的观察与抢救护理常规

观专毒基有无居ij烈头痛:头痛是进行j性力口重,且憾…区口土,可

1.观察有无剧烈头痛。头痛是进仃性加重,且仟卷。l、、呕u工’uj考虑为脑疝。

2.观察瞳孔变化。观察两侧瞳孔足台等人等叫,埘光反j妙的疋敏度。

3.观察意识情况。通过谈话、疼痛刺激及肢体活动情况来判断意识障碍程度。

4.观察生命体征。血压升高、脉搏变慢有时达40~50次/分,呼吸深慢,是颅内压增高的早期症状。

护理措施

1.同神经外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2.发现脑疝先兆的症状,立即告知医师,同时予脱水药物(20%甘露醇)快速滴入,以降低颅内压力

3.迅速做好术前准备,以便进行手术治疗

4.呼吸停止应迅速进行气管插管,以呼吸机进行人工吸氧

5.对慢性硬膜下血肿或脓肿部位已确定的病人,情况紧急时配合医师先做穿刺临时降低颅内压

6.对颅内压增高病人一般禁忌腰穿和高压灌肠

健康教育

1.对患者经常询问大便情况,保持大便通畅,必要时给予腹泻药或人工排便,以免排便用力造成再出血

2.饮食以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肪易消化的食物(如鱼、瘦肉、

鸡蛋、蔬菜、水果等)为宜。如有恶心、呕吐应暂停进食。保持充足睡眠,可适当的进行户外活动(颅骨缺损者要戴好帽子外出,并有家属陪护,防止发生意外)。

3.告之患者颅骨缺损的修补,一般需在脑外伤术后的半年后

4.按医嘱服药,不得擅自停药,出院后一个月门诊随访

5.加强功能锻炼,必要时可行一些辅助治疗,如高压氧等。如有外伤性癫痫者按癫痫护理常规。

三、颅脑外伤护理常规

观察要点

1.严密观察意识、瞳孔、血压、脉搏、呼吸的变化及肢体活动,注意有无偏瘫、失语、癫痫等

2.严密观察有无颅内压增高的临床表现,并注意观察低血钾征象

3.合并颅底骨折者注意耳、鼻腔有无液体流出

4、开放性颅脑外伤病人密切观察,及时处理,并注意保持局部清

洁。

护理措施

1.神经外科护理常规

2.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血压、意识、瞳孔等,观察72h,稳定后

再酌情根据医嘱观察。

3.颅底骨折耳鼻腔有液体流出者,用消毒纱布覆盖,切忌用棉花填塞

4.保持呼吸道通畅,准备好吸痰用具,随时准备做好气管切开的配合和护理

5.注意口腔内有无动摇牙齿,如有应拔去。若有假牙应取下交给家属保管。

6.躁动患者应加保护性约束

7.外伤性癫痫患者按癫痫护理常规

健康教育

1.饮食以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肪易消化的食物(如鱼、瘦肉、鸡蛋、蔬菜、水等)为宜

2.注意劳逸结合,保证睡眠,可适当的进行户外活动(颅骨缺损者

要戴好帽子外出,并有家属陪护,防止发生意外)。

3.告之患者颅骨缺损的修补,一般需在脑外伤术后的半年后

4.按医嘱服药,不得擅自停药,出院后一个月门诊随访

5.加强功能锻炼,必要时可行一些辅助治疗,如高压氧等

四、颅内血肿清除术护理常规

观察要点

1.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血压、意识、瞳孑l等,观察72h,稳定后再酌情根据医嘱观察

2.保持呼吸道通畅,准备好吸痰用具,随时准备做好气管切开的配合和护理

3.严密观察有无颅内压增高的临床表现,并注意观察低血钾征象

4.注意引流装置妥善固定,防止脱落。保持引流管通畅。

护理措施

1.同神经外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2.保持引流管周围敷料干燥,如有外渗或切口处皮下肿胀,及时通知医师。注意引流液颜色及量的变化

3.颅内压增高清醒及手术后清醒者取头高位(15。~0。),昏迷者头偏向一侧,休克者平卧位。

4.躁动患者应加保护性约束

5.外伤性癫痫患者按癫痫护理常规

健康教育

1.饮食以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肪易消化的食物(如鱼、瘦肉、

鸡蛋、蔬菜、水果等)为宜。

2.注意劳逸结合,保证睡眠,可适当的进行户外活动(颅骨缺损者

要戴好帽子外出,并有家属陪护,防止发生意外)。

3.告之患者颅骨缺损的修补,一般需在脑外伤术后的半年后

4.按医嘱服药,不得擅自停药,出院后一个月门诊随访

5.加强功能锻炼,必要时可行一些辅助治疗,如高压氧等

五、桥小脑角占位手术护理常规

观察要点

1.观察有无吞咽障碍或咳嗽反射消失

2.观察有无面神经或三叉神经损伤引起的面神经颌下性瘫痪,如角膜疡

1.观察有无口腔炎

护理措施

1.按神经外科一般护理常规

2.术后三日内取患侧向上的侧卧位或侧俯卧位,切勿过度搬起头

部,以免引起呼吸骤停。翻身时保持头颈、躯干在同一水平面上。

3.首次喂食应由医务人员进行,吞咽功能良好方可进食。如有呛咳应用鼻饲供给营养。

4.如有角膜感觉消失、眼睑闭合不全,应每日滴眼药水或眼药膏卜2次,并覆盖凡士林纱布,防止发生角膜溃疡

5.进食莳应注意食物不能过热以防烫伤,进食后注意口腔清洁,每日做口腔护理2次,以防口腔炎

健康教育

1.对疾病要有充分的认识,积极配合术后治疗和护理,尽快达到恢复身心健康的目的

2.术后仍有眼睑闭合不全者按时滴眼药水或涂金霉素眼膏,加用眼罩或纱布覆盖;有行走不稳、吞咽困难等症状的患者,需按时门诊随

访,定时服药,加强功能锻炼。

3.户外活动须有人陪护,防止发生意外,并注意保暖,以防感冒而引起并发症

4.手术不能全部切除肿瘤的患者,一般在术后1个月内需进行放疗,期间定时查血象,注意营养与休息

5.定期门诊随访,每年ct复查1次

六、经鼻垂体瘤切除术护理常规

观察要点

1.垂体或鞍区病变者,术前需作垂体功能测定。术后笫lod复查。

2.观察双鼻孔内渗液情况,鼻腔内指套纱条48h后拔除后随时观察鼻孔内有无清水样液体流出

3.术后观察记录24h尿量1d~3d

4.如术后出现中枢性高热应予物理降温,严重时体温下降应予保温。护理措施

1.同神经外科手术一般护理常规

2.术前准备。皮肤准备,不需剃头,剪清双侧鼻毛。必要时准备

右大腿外侧皮肤。

3.术后护理:

(1)按神经外科护理常规。

(2)手术日禁食,记录24h尿量1d~3d。

(3)术后24h后可进流质饮食,并用口泰溶液漱口每日4次,连续

7d,上齿龈切口用0.1%苯扎溴胺酊消毒每日4次,连续7d。

(4)如鼻孔内有液体流出,可用吹哺西林麻黄素液滴鼻每日4次,连

续14d,鼻腔干燥者可用消毒石蜡油滴鼻,一日数次。

(5)术后绝对卧床1周。

健康教育

1.心理安慰,垂体瘤属脑内良性肿瘤,手术效果好,痊愈后可参

加正常工作。

2.加强营养,多食新鲜的、高蛋白质的食物,增强体质,使病后

机体早日康复。

3.放疗时间一般在术后1个月左右,放疗期间少去公共场所,注意营养,定期测血象

4.按医嘱服药,1年ct复查1次

七、脊髓压迫症护理常规

观察要点

1.观察感觉障碍平面或四肢活动度

2.观察并防止肺部并发症、尿路感染及褥疮的发生

3.观察呼吸频率、幅度,防止呼吸骤停,尤其颈、胸髓术后。保

持呼吸道通畅。

护理措施

1.按神经外科一般护理常规

2.卧位根据手术定卧位,高颈位手术取半卧位,脊髓手术取侧卧

位,脊髓修补取俯卧位。术后2h翻身一次,翻身时注意保持头与身体的水平位。搬动患者时要保持脊髓水平位。宜睡木板床。

3.血压每小时测量1次,连续3次,肢体活动每2h1次,连续12

次。

4.麻醉清醒后可进流质或半流质,呕吐暂不进食

5.截瘫患者按截瘫护理

6.术后6—8h不能排尿者给予导尿并保留之,3d后须继续保留的,应定时膀胱冲洗,按保留导尿护理常规,术后禁用热水袋

健康教育

1.了解患者心理反应,给予鼓励,使之增强恢复期的信心,并说

明功能的恢复会有各种可能性,如痊愈、好转、部分好转,并也有恶

化的可能,使家属思想上有所准备。

2.预防褥疮按时翻身,保持皮肤及床单的清洁平整。对已产生的褥疮应积极治疗,对症处理。

3.感觉麻木或消失的肢体应当心烫伤,瘫痪肢体要保持功能位,预防关节畸形,足下垂等

4.保持大小便通畅,有导尿管应保持尿道口的清沽,做好保留导尿护理。便秘时可用轻泻剂。大便稀薄,刺激肛门周围皮肤时可用金霉

素油膏涂擦,保护肛周皮肤。

5.指导患者肢体功能锻炼,做到自动运动与被动运动相结合。用能动的肢体带动瘫痪肢体活动,促进肢体功能恢复,并教育患者自我护理的方法。

6。加强营养,进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的饮食。多食水果、蔬菜。

7.按时服药,定期门诊随访

八、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治疗护理常规

观察要点

1.观察患者精神状态

2.观察患者头痛、呕吐情况

3.观察患者听力,有无声嘶、面瘫等并发症

4.观察有无口唇庖疹

护理措施:

1.同神经外科一般护理常规

2.心理护理疏导患者,转移其注意力

3.术后平卧48小时,防止低颅压引起头痛

4.口唇庖疹应予局部治疗,采用龙胆紫、庖疹净涂抹患处。涂抹

药物时避免水庖破裂。

健康教育:

1.饮食指导:补充高热量、清淡易消化食物,避免腥辣等刺激性

食物,疼痛时暂不进食,等症状缓解后方可进食。

2.休息指导。患者间歇疼痛时须卧床休息,无痛时可在床边散步保持充足睡眠,避免过度劳累。

3.定时复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九、神经外科介入治疗护理常规

观察要点

l_观察术后穿刺点有无局部血肿及患侧足背动脉搏动情况。

2.观察生命体征,有效控制血压、脉搏

3.对应用抗凝治疗患者做好并发症的观察

护理措施

1.心理护理。消除紧张情绪。

2.碘过敏实验

3.备皮(腹股沟处)

4.术前禁食。造影术前禁食4小时;栓塞术前禁食8小时;术前用药。

5.术后平卧12小时,穿刺侧下肢制动4小时,沙袋压迫4小时

6.准确遵守医嘱用药,保持患者大小便通畅

健康教育

1.定期复查

2.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3.保持充足睡眠,避免过度劳累

十、脑血管造影。脑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护理常规

一、术前准备

(1).心理护理:了解病情;向病人及家属解释治疗的必要性,可

行性和安全性;帮助患者克服消极情绪、紧张心理

(2).术前备皮、皮试,做常规检查

(3).术前执行医嘱,正确给予术前药

(4).术前6—8小时禁食、禁水

(5).备好术中用物及床头抢救设备、吸引器、氧气、输液泵、心

电监护等

二、术中配合

(1).操作前用尼莫通

(2).备好介入包,选择好导管,做好输液用物,抢救车,吸引器,

氧气及铅衣等的准备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nicolet公司生产的全数字化癫痫脑电定位及治疗评估系统,进行癫痫的诊断,术前、术中定位和术后评估,能精确地监测、定位病人的癫痫病灶,大大提高了癫痫的诊断正确率和难治性癫痫的手术治愈率。

椎管内肿瘤的诊疗

椎管肿瘤都有哪些临床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