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役军人事迹5则
(篇一)
夜幕低垂,华灯初上,伴着丝绸般的凉风,忙碌的**很难得地陪着妻子来到阳光沙滩,漫步沂河绿道,感受夏夜的清静,沂河以她宽容的胸怀送来阵阵温润的气息。**静静地站立在河边陷入了沉思之中。妻子温柔地挽起他的胳膊说道:“**,又想起你心中的那片海了。”**感叹道:“是啊,咱是当过海军的人,让我如何不想它。”
1986年10月,从小就做个无数个海军梦的**如愿以偿地来到中国海军北海舰队一支队201大队,穿上了心爱的海军蓝。面对浩瀚的大海,对每名海军来说,不仅要有过硬的身体条件,还要有相当的知识水平和理伦素养。和那些五大三粗战友们相比,那时的**显得非常瘦小单薄,况且他还是个地地道道的“旱鸭子”,别说出海了,看着停在码头上的那个庞然大物就一阵发晕。他却暗暗发誓“我一定会成为大队最好的兵。”
为了增强体能,在训练中他给自己加码提价,一套简单的训练课目,如果中间任何一个小环节一次不达标,他就要把这套动作重复做十次、二十次,直到熟练掌握。其他战友在场外休息了,他还在那里训练。为了提高文化水平,只有初中学历的他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恶补”,那时,网络还没有普及,他就来个“三多”:多看书,能借到的专业书籍一本也不放过;多请教,见到教官和老兵,一个也不放过;多笔记,遇到不明白的一问题,每个都记录下来。功夫不忘初心人,年度考核中,**各科目都取得了优秀,再也没有人瞧不起这个新兵蛋子了。
北海舰队一支队201大队是一支英雄的舰队,常年担负着重要的海上巡航和科研任务。对没有当过海军的人来说广袤的大海充满了浪漫和刺激,但对海军战士来说却更多的是无聊与危机四伏。每次执行任务,特别是天气预报恶劣天气的时候,很多同志心里发怵,但他都却积极报名。有人问他:“你不怕死吗。”他笑笑说:“怕死别当兵。”有一次,在(海)执行防台风任务,俗话说,海上无风三尺浪,更何况这么大的台风。舰艇一片树叶在排山倒海的巨浪里摇摆,很多同志趴在甲板上狂吐。屋漏偏逢连阴雨,舰艇动力右机故障,在这样的恶劣环境中,没了右机动力系统,舰艇出码头是极其危险的,情况十分危机。**主动向舰长汇报:“让我试试吧。”他一手操舵,一手操车,很艰难的使舰艇的驶离码头,成功避免了一次搁浅事故的发生。及时排除了隐患,舰艇恢复正常航行。
从1986年到**年,**同志五年海军生涯里,先后出海100余次,圆满完成了各项巡航和科研任务,在海军训练部组织海军装备大检查中,**所在的3104舰艇航海装备中取得一致好评,在总结会上部长多次提到表扬。**在1990年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获得嘉奖5次。
****年从部队转业被分配到**市园林管理处工作。他放弃舒适的机关工作,直接到绿化一线工作。由于工作认真负责,很快被提升为绿化副队长、队长。上任伊始正值北园路绿化工程建设施工,但在选择何种苗木时却发生了分歧。当时北园路道路是“四带三板”即主干道,两侧绿化带,绿化带外侧各一条人行道,人行道外再设绿化带。大多数人参照解放路的做法,坚持选用生长快、遮阴效果好的法桐做为主要绿化树种。在总支专题会议上,**同志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城市绿化不仅提高城市绿量,更要注重美化城市,可以借鉴在上海、北京、青岛等大城市,栽植赏花观叶灌木。最后,北园路绿化苗木确定了主干道两侧绿化带栽植紫叶李、人行道外侧栽植柳树的设计方案,花红柳绿,美丽妖绕,**城有了第一条以花为主体的城市主道路。**同志一入门就交了一份不错的“投名状”,实现开门红,领导和同事们都竖起了大拇指。接着又负责了临西五路与金五路的绿化工程施工,还有解放路东段和西段行道树栽植。也受到领导和市民们的一致好评。
**年,**市人民广场开工建设,这是**城市建设的大事。做为一个城市建设水平并不高的三线城市,能在市中心重要位置建设这样一个大型广场,充分体现了市领导建设发展**城的决心和魄力,领导关注,社会各界和广大市民也十分关注。园林处作为园林绿化施工单位之一,抽派精兵强将,**同志又派上了用场。他天天靠在工地上,每一平方土地平整,每一棵草木栽植,他必须亲自到现场拍板。粗略估计,从广场开工建设到竣工,他在广场上至少走了一千公里,脚印可以完全覆盖整个广场。在施工资档案管理上,他提出不管工期多紧,要养成做好施工记录的习惯,档案专人负责,当天的资料当天入档,一事一件,一件一档。正是由于平时注重档案的整理,人民广场竣工验收时,由市园林处负责的园林建设工程才一次性通过验收。从此,加强施工档案管理成为市园林处一个优良传统。
**年,随着**滨河景区工程建设,**城市建设迎来突飞猛进的发展阶段。**园林事业也迎来了欣欣向荣的春天。**同志被抽调到滨河景区建设领导小组任办公室副主任。在领导小组,他只是一名正科级,官衔最低,但他无论面对市县级领导还是知名专家,他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他的这种冒失常常让领导专家面子上过不去。好心的老领导劝他不可锋芒太盛。他却说:“我只如一片绿叶,任它在滨河工程的洪流风吹浪打,沉落河底化为淤泥也可壮两岸树和花。”
尽管滨河景区建设为**创国家园林城市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年市委市政府提出创省级、国家级园林城市时,做为城市园林绿化主管单位—市园林处还是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创国家园林城市涉及到城市公园、人均绿地等硬性指标。当时,滨河景区面绿地面积不足**万平方米,城市街道两侧绿化不足1000万平方米,按**城区常住人口300万计算,仅绿地面积一项缺少300多万平方米。城区内处了人民公园、东方红游园有限几个公园外,像样的公园少之又少。
就在创园林城期间,为了在有限的城市空间多增绿量,**同志提出了楼顶绿化。但是,楼顶立体绿化当时是个较新的课题,在国际上方兴未艾,国内也只有上海、北京等有限的几个大城市偿使在搞,没有成熟的可借鉴的经验。在很多人心里,我们这个时候搞楼顶绿化主要是为了应对创城检查。但**却拿鸡毛当令箭,认了真。他认真查阅资料,多次到省住建厅咨询相关专家,并带领技术人员南征北战,去北京到上海,现场观摩学习。他不仅结合**实际,从植物选择、土层铺设、水系循环、病虫害以及景观效果等方面反复推敲论证,甚至调来**近几年的气象数据,认真分析**天气温度、空气湿度、降雨天气、冰冻天数。功夫不忘初心人,**用一年的时间,建成楼顶绿化300万余平方米,不仅实现了**楼顶绿化“零”的突破,从起步一举跃入全国前列,并获得**市科学进步二等奖,国家园林城市验收组对此项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吸引了很多城市借鉴学习。中国园林专家组组长贾祥云称赞他:“不做则已,做则最好;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敢吃螃蟹,敢为人先,**性格的真实写照。**年,**市园林管理处和**市滨河景区管理办公室合并成**市园林局,无论从工作上还是人员上正处在紧张的磨合期,**省第四届园博会却不期而至,这届园博园也是**省首届落地式园博园,即全省十七地市、**五区九县和省内部分一级园林企业分独立建园,共需建设36个展园,时间为2年。公共部分和主展馆等配套建设费用相当大。当时,**七城联创,城建资金非常紧张,建设资金一再下调,由最初的2.3个亿到6000万。特别是选址问题一直到**年3月才最终确定下来,但离开园时间只有200多天了。时间紧,任务重,资金不到位,一点都不为过。为了加快推进工程建设,市园林局成立了八个工作组,**同志分配到规划设计组,并负责**园和菊花展两项工作。工程建设,规划先行,为了赶工期,他大胆采用边设计、边评审、边施工的非常规工作法,这就对设计单位和人员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为了帮助设计方拿出切实可行的方案,他派技术人员跟踪服务,发现问题,及时沟通、立即修改,评审时一次通过,避免重复返工。工程最紧张的时候,为了不耽误施工,一套图纸要分几次送过来。
园博园全面开工后,设计任务相对轻松。闲不住的他又管起了闲事。天天在各个展园转,督促进度,协调关系,指导建设。即当监督员,又当教练员,还是调解员、后期保障部长。9月份,为了提前做好开幕式,他主动带领导综合组的同志到**、青岛等地学习办展办会经验。看他这么爱操心,还经常受委屈,伙计劝他,那些又不是你的事,你管那么多图个啥。”他最不爱听就这个,立即反驳说:“**园林的事就是我的事,凭什么不管。”**年9月,园博园顺利竣工开园,**负责的第九届中国菊花博览会和**园也分别获得综合大奖第一名。
为了**园林,更是为了广大**市民。**年**滨河景区进行提升工程建设,**同志提出绿道工程建设规划计划,被领导同意并实施,并任命**同志负责祊河段工程建设。在施工过程中,左岸(北城段)涉及到几处苗圃、私家园林和经营项目拆迁,他一边协调兰山区拆迁部门协助,一边亲自上门做工作。一次不行两次,两次不行三次十次。对方实在熬不住他的软磨硬泡,无可奈何地说:“**呀**,你这么卖力,你到底为了谁呀。”我为了**的广大市民。**年底,沂河、祊河城区段两岸绿道全线开通,总长30余公里,成为**市民的健康路、休闲路、观光路、幸福路。
**是**园林的斗士,但他不是只会逞强斗狠的莽夫,他是**园林的一名善学好问的智者。1993年,**同志已经在**园林行业中摸爬滚打近三个年头,并取得不少的成绩,个人也小有名气。但随着他对园林行业的越深入了解,越发现自己专业知识的匮乏,很多做法都是野路子。这一年,他放弃单位提拔的机会,报名参加了**省建设厅第一届所队长培训班,培训结束后,偿到学习甜头的他又到**城建学校脱产学习三年,后来相继参加建设部、省建设厅组织的各项专业学习,增长了知识,开阔了眼界,并在学习中与北京林业大学教授、**省园林协会贾祥云结下了深情厚谊。
十年磨一剑,人到中年的**在**园林行业中渐渐“声名鹊起”,先后抽调到**滨河景区建设指挥部、**大学建设指挥部、**市铁路建设指挥部、**市南片区建设指挥部、**市东关片区改造指挥部工作。先后负责了中国第七届世博园(**)**园建设、中国花博会(青岛)**园建设、中国第九届第十届菊花博览会**园的建设等工程建设,并多次获得大奖。现任中国园林学会古树名木专业委员、**省园林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参与了《**园林系列从书》、《海岱园林》、《**古树名木》等书箱的编写工作。
在困难面前,**是冲锋在前的战士,但他不是单打独斗,因为他带动了整个园林队伍不断前行。**年,**同志任**市园林局企业办主任。在他之前,企业办是园林局内设机构,缺少对园林企业管理的有效抓手,基本上是“爱管不管”的状态,局属企业管不了,社会企业管不着。**市的园林企业由于缺少统一管理,也是各自为战,没有行业**园林行业的合力。**同志到任后,首先理顺了园林企业审批程序和制定出台了企业年审制度,加强了企业资质和业绩的考核,不管什么性质的园林企业,一个标准管到底,以质量信誉论英雄。同年底,实行了园林企业年会制度,定期培训,相互交流,互相通气,拉近了管理部门与企业的距离。**年,成立了**园林协会,成立之初,并担任副会长。各园林企业在协会指导下,携手共进,共同发展形成即有竞争又相互合作的良好氛围,**园林企业实现了前年未有的发展。
企业有发展,职工有饭吃,园林企业才能生存下去。**年,全国范围内机构改革,园林行业被推到改革大潮的风头浪尖上。多年来,**市园林行业企事不分、管养不分的问题让行业改革困难重重。如何实现局属沂蒙湖开发中心等国有企业与市园林局的剥离和重组,摆在局党委的面前。时任行业科科长的**又受命于危难之间,负责沂蒙湖开发中心等企业改革工作。他不等不靠,经过群众走访和实地调研,很快拿出了局属企业合并成立沂蒙湖开发建设有限公司,公司180名职工和所有资产划归**市国资委的实施意见,为了帮助企业造血再生,沂蒙湖开发建设有限公司负责**市园林局下属全额事业单位的园林绿地养护管理。他多次协调市园林局、国资委领导,方案很快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同意。**年3月,市府办正式下文批复。正是他的不懈努力,为企业生存和发展抢得了先机。**市原政协李桂祥主席知道这事后,在不同场合多次说**同志在**园林行业做出极大的贡献。
**同志在工作面前雷厉风行,在荣誉面前却十分低调。同事小周给他调换办公桌椅时,才发现满满一抽屉的荣誉证书:中国建设部先进工作者称号并记三等功、**省建设系统劳动模范、**省建设技术创新二等奖、**市建设系统优秀工作者、振兴沂蒙劳动奖章、市级优秀共产党员、**市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小周问他为什么不跟同志们说说。他平淡回答:“过去的事有什么好说的”。
群众的标准就是最高的标准,群众喜欢的我们就努力去做,群众痛恨的我们坚决不做。他多年来,他参与了无数大大小小的园林工程建设,从经手的工程资金动辄几百万、上千万,但每一分钱他都花的清清楚楚。很多家人亲戚朋友想通过他找点活干。**明确地告诉他们:“我管的工程,你们想都别想,我管不着的工程你们凭本事自己搞。”他常告诫他的家人和身边的同事:“做人要干干净净,做事要清清白白,身上无私、内心无愧,说话办事才硬气。”人生惟有廉洁重,世界须凭气骨撑,正是这种惟有廉洁重的气骨才铸就了他的硬气。
城在变,园林在变,不变的是事业无私奉献、兢兢业业的情怀。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就是**的真实写照,他就这样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在这样一个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默默无闻的奉献他满腔的热血
(篇二)
褪下军装不褪本色实现群众美好期待
**,**市**区**村人,1983年入伍,1988年退伍。32年来,他不忘初心永葆军人本色,回到家乡带领群众发展生产、发家致富,**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群众过上了富裕幸福的生活。他也被称为群众贴心人和领路人,深受群众好评。
▲将青春奉献国防事业
说起自己的军旅生涯,**很是骄傲。80年代初,百业待兴。部队就像一个大熔炉,锤炼了他不屈不挠,勇于进取的精神。“那时候年轻,在部队,一切行动都要听指挥,训练也很辛苦,但是,也让我得到了锻炼和成长。”他对笔者说。后来退伍,他毅然选择回到家乡,参与到家乡的建设之中,在部队里锤炼的质量,让他在日后的工作中得心应手。
家乡建设生力军
征地拆迁是伴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而不可回避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关系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涉及千家万户,任务艰巨而又复杂。**年8月6日,**市挂牌成立。**所在的村屯,也面临着同样的拆迁问题。
▲奔走在新型城镇化一线
为了加快工作的进展,**甘当城市建设铺路石,积极投入到佛子屯新园、园博园、石景林西段延长线、龙峡山西段延长线、**路、江南路西段等项目征地拆迁工作,先后共完成了涉及**社区3000多亩的征地任务,如今,这些项目建成使用,推进了城市建设的进程。面对这些成绩,**对笔者表示,他和社区其他成员一起,克服了重重困难,坚持原则程序不动摇。始终维护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不动摇,做到合法补偿、有情拆迁,征地拆迁的各项工作才得以有效推进。除了在征地拆迁工作颇有成效以外,**始终谨记“为人民服务”宗旨,一切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为己任,为群众办了很多实事,好事。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男,63岁,党员,居住于**市**镇**社区8组,于1977年1月应征入伍,1983年12月退出现役,在退役后积极参加村社区的生产建设。2020年1月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为了确保社区居民的生活安全,他自发组织社区其他志愿者,每天游走在社区各个角落,协助社区向居民住户宣传疫情防控、排查外来及重点人员等工作,对返乡人员进行在册登记和劝离。
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日子里,我们时常看见他们几个既模糊又熟悉背影,听见“不要聚集围堆堆,出门记到戴口……”的声音,穿行在场镇、农贸市场和小区之间,身背喷雾器,不怕寒风,他们是一名退伍军人和志愿者。
致敬。新时代最可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