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征兵工作经验交流–5.17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仁们。大家好。
很高兴能有机会参加这次德育工作交流会,局里安排我在此做德育工作经验分享的发言。接到这个任务,我心里有些忐忑,我想,我这次发言主要是谈谈我校在德育工作方面的一些做法,这其中还有许多方面需要进一步探索、提高,如果有说得不对的地方,我真诚地希望各位给予批评指正。
课程是教育的核心,是联系社会要求和学校教育的桥梁和纽带。德育功能的发挥取决于德育课程的结构。课程结构不合理就有可能导致人的片面发展,德育课程结构的不合理则有可能导致知与行的脱节。
“云载梦想,和而不同”的理念导入德育课程化
随着课程理论的发展,对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的认识更加全面和深刻,课程的外延也在不断扩大,德育课程化,不是追求形式上的创新,而是基于对新时期德育的深层思考。在我校,随着德育课程意识的不断增强,探究活动的不断深入,学校的德育也从内涵上在发生着变化。根据人们历来对德育规律的认识,学生思想认识的提高和品行的养成受学科的影响、学生自身经验的影响和校内外环境的影响,德育课程也应由三部分组成,即认知性德育课程、活动性德育课程和隐性课程。下面我就这三个方面谈谈我们学校的一些做法。
一、认知性德育课程。
认知性德育课程又称知识性德育课程,它主要从知识、理论角度入手培养学生的道德品性。对于学校的德育工作,如果说学校的管理是舵,掌握学校发展的具体方向,那么学生行为就是帆,而学生行为的主阵地和落脚点则是课堂。除了学校开设的思想品德课、班会课等德育学科外,我校也就德育活动校本化如何通过课堂教育的渗透做了尝试。
自2010年二中实施导案教学的课改主张后,我们越来越深刻的感觉到了,课堂教学中德育教育渗透的重要性。在导案课堂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全面的提升,同时也对学生的全方面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我们学校的小组一般是有6位成员,按照学习成绩a档两位,b档两位,c档两位。但是在合作导学的课堂中,后进的不是拖后腿,同样问题a的同学回答只可以加1分,而b同学加2分,但是组里薄弱的c同学就可以加3分,这样的加分原则就使得后进生反而成为了组里“加高分”的“宝”,这样好的就会教后进的,在这个过程当中,不知不觉就学会了热情助人,增强了团体意识,集体荣誉感,而后进
生也在这个过程中学会感恩,学会主动参与到活动中来,这一切德育的活动都是是通过学生的真切的体验,在真实的互助行为中获得了道德层次的提升。
在我们的课堂中德育精神的渗透,再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民族精神等抽象概念的灌输,而是让学生们在导案展示过程中有德育精神的实践和领悟。做到真正的把德育渗透到学生的学习和行为之中。
二、活动课程。
杜威是活动课程的主要倡导者,他主张“学校即社会,社会即学校”,要求儿童从“做中学”,通过学生主体的实践性的学习活动,促进其人格的全面发展。而德本身也要求道德教育中纳入活动、实践。
(一)2+1课堂的德育普及
为了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凸显学生在学校生活中的主体地位,我校展开了富有特色、丰富多彩、自由民主的德育特色课堂即“2+1”课堂。“2+1”课堂依照学生兴趣和发展需要设计制定课堂内容。具体有篮球、排球、羽毛球、围棋、象棋、呼啦圈等十二种不同的内容,在全段十个班中轮流,每周二的“2+1”课都是学生们最快乐和开心的时候。学校的“2+1”课程的设立,更好的普及了学生的兴趣,特长,而特训课堂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特长生,为我校争得了多项的荣誉。比如我校多年来蝉联县中小学运动会初中组的第一,校篮球队连续多年代表云和县参加市里的比赛。
(二)社团化活动的德育延伸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的目的是不教。各种教育都在力争让学生可以实现自主管理,德育教育也不例外。为了更好地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学生的自我管理,我校开展社团化的教育,将德育活动校本化延伸到更广的领域。我校有:广播社团、木玩比拼社团、实验操作社团、民乐社团、读书社团等、涵盖学习和运动技能的社团17个。我相信这种德育活动的延伸已不仅是一种简单意义上的丰富,更是一种人生体验的拓展,这样的活动必将是终身受益的。
(三)常规工作、重点工作、一般工作三类工作的有序开展。
为使各科室教师明确分工,共同参与德育工作。我们将工作分为三类:常规工作、重点工作、一般工作。学校的常规工作即每学期固定时间进行的活动。如每月进行的校园安全排查、仪容仪表检查、卫生情况月巡逻等。重点工作即在县县教育精神指导下的固定时间段的重点,如3月份的学雷锋活动、eba篮球赛,四月份的班级风采展示、春季防火及防疾病教育,五月份的五四青年文化活动、
512防震减灾预演等;一般工作即在本年度德育工作中被具体化和程序化的工作,如植树节、志愿者服务、县中小学篮球赛,这类工作如学校德育工作中的工作具体课程一样,以课程表一样的方式呈现在每个负责人的时间表中。这样工作分层处理,可以使学校工作繁而不乱,使教职工的工作密而不疏。一切在系统与规划的工作制度下有条不紊,各有侧重,完善措施的运作过程。
(四)依托县德育活动,开展德育教育。
以县级优秀班级评比为契机开展班级班风班貌展示演讲,各班学生搜集资料,整理班级事迹,撰写演讲稿,做ppt,由该班学生参加演说推荐自己班级,学校组织老师担任评委。学生完全是主动的,这个过程就是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锻炼的过程。
三、隐形德育课程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四、评价制度保障
德育队伍的建设不能单纯依靠班主任和德育处,学校里的每一个教师都应该肩负起德育的责任。由我校陈捷老师自主研发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系统”,它让班主任、任课教师、教辅人员全体参与到学生管理和评价中来,扩大了学校教育对学生的影响力和约束力,从而实现了学校德育建设和班级管理的稳定。学生的闪光点,如见到老师主动问好,捡到钱物交给值周老师等,每一位教师看到后都可以给相应的学生综合素质加分,违反安全及校园纪律,也做相应的扣分。我校还将老师的评价情况与月绩效挂钩,每月评价达到20次的老师德育考核40分中帮扶这一块就满分(10分),1次都没有的拿10分扣完。同时每学期2次对得分高的学生和评价次数多的老师进行表彰发奖。一年多下来,我们的老师细心地发现每一位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为他们的每一个好习惯、好行为加分,同时也耐心地对同学们身上存在的不良行为提出了指正和批评。我们明显感到了管理系统对学生的行为产生的明显导向作用。而我们的同学也时刻以一个中学生该有的行为规范来要求和约束自己,不断改正不良习惯、主动向老师问好、随手捡起地上的垃圾、力去争取学业的优秀„„我们亲眼见证了学校的优良校风、班风、学风的逐步形成。
很多年来,正是由于我们学校领导重视,全体教师努力,德育活动才能做到内容丰富,活动扎实,成效显著。我们明白:德育之路依然任重而道远,再传佳绩还需上下求索,继续努力,务实创新,进一步提高德育工作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