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范文

2020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范文当习总书记记在新词贺词中发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和脱贫攻坚决战决胜的伟大号召时,就注定了2020年,必然是不平凡的一年。新年伊始,新冠肺炎肆虐武汉、蔓延全国,举国上下众志成城、抗击疫情。这种不屈不挠、团结奋进的精神力量,那些逆行前进、无惧生死的抗疫英雄,让全世界为之震惊,也必将在我们每个人的记忆中留下永生难忘的一笔。在这个特殊年份,作为党员干部,我们虽然没有身处风暴之中,但这些抗疫英雄的事迹,是洗涤我们灵魂、激励我们奋斗的精神力量。下面,我以致敬、反思、奋进3个词为主题谈谈个人的一些体会。

一、致敬—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太多震撼心灵、感人肺腑的画面,让我们铭刻在心、热泪盈眶

习总书记记强调,中华民族是崇尚英雄、成就英雄、英雄辈出的民族。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是一个个同心同向的普通人,铸起了抗疫斗争的钢铁长城。

一是向风暴面前勇敢冲锋的逆行者致敬。逆行,是明知危险,却无惧无畏、勇于前行。这次疫情中,我们又看见无数个坚定不移的背影,他们听从党的号令,冒着生命危险,奔赴湖北、驰援武汉,一幅幅奋勇向前的悲壮场景再次呈现,一个个令人景仰的伟岸身姿在逆行奋进。17年前,钟南山院士领战非典,而现在,84岁的他,一边建议公众不要去武汉,自己却独自乘坐高铁第一时间奔赴防疫前线。一个96年的女孩,担心疫情严重、同事难以应对,自己骑自行车300多公里,辗转三天三夜,从荆州返回武汉卫生院上班。截止目前,全国共计有4万多名医护人员,奔赴湖北和武汉,人民军队派出4000余名官兵,战斗在火神山、金银潭医院等最危险、最重要的地方。让我们在回顾那些逆行者的感人瞬间。不计报酬、无畏生死,是这千万个志愿支援武汉的医疗工作者的铮铮誓言。他们有很多都是初出校门、还在父母庇护下的孩子,正直青春年少;他们也有父母和亲人,也有自己的牵挂,但他们却都在病毒中逆行,为所有人拼命。我们要向他们致敬,向他们学习。

二是向风暴中心忘我奉献的坚守者致敬。武汉是疫情发源地,也是病毒风暴的中心。无论是本地还是增援的医护人员,那种直面生死、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是我们常人无法感受到的。武汉金银潭医院,担负着全市最重的定点诊治任务,院长张定宇自己身患渐冻症-一种根本无法治愈的绝症,而妻子确诊新冠肺炎,但他在抗疫一线坚守奋战40多天。他说:愿意用渐冻的生命,与千千万万白衣卫士一起托起信心和希望。新冠肺炎的确诊,必须通过咽试子标本,但一个张嘴的动作,将产生大量携带病毒的气溶胶,这是采集护士们必须面对的风险,他们被称为隔离病区的刀尖舞者。这张照片上的,是战斗在武汉抗疫一线的22岁护士的双手,因为每天忙碌、橡胶手套、消毒液、滑石粉反复侵蚀,导致皮肤受损浮肿,满是伤口。2月11日下午,火神山医院出现了让人心碎的一幕,当我这个七尺男儿看到这个新闻时,也是心如刀割、湿了眼眶。不单在医护战线,武汉市各行各业都有无数忘我奉献的坚守者,他们是火神山医院还未投入使用便手握钢枪、上哨执勤的武警湖北总队的年轻官兵,他们是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的上万名背井离乡、主动请战的建设者,他们是几百名冒着被感染奉献、志愿无偿运送病号的出租车、私家车司机,他们是环卫工人、快递小哥、保洁阿姨,等等。他们在坚守在自己的岗位,坚守在风暴中心,用平凡的行动践行着神圣的担当。我们要向他们致敬,向他们学习。

三是向风暴外围恪尽职守的执行者致敬。我的的两位高中同学,他们在街道办事处、乡镇政府负责人的岗位上。从疫情开始,他们就没日没夜的奋战在基层防疫的最一线上,走街串巷、查访管控,做着最具体、最普通也是最重要的防控工作。我想,目前疫情防控工作之所以能够步步为营、不断推进,有相当一部分原因就在于那些基层最普通的工作人员的忠于职守、坚决执行,在于那些物业公司的员工、小区的保安,以及自发投入的志愿者。在我们身边,也是这样恪尽职守的执行者。相比较于奋斗在一线的英雄,我们可能不会在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留下自己的名字,但是正是这种默默无闻的付出,才拉起了整个社会疫情防控的钢铁网络,为每一名群众筑起了生命安全的屏障。我们要向他们致敬,向他们学习。

四是向风暴背后倾力相助的无私者致敬。滴水能够汇聚成河,星火足以点燃火把。疫情从武汉到全国,支援从全国到武汉,爱与希望比病毒传播得更快。大家从电视、手机上看到,全国、乃至全世界,有无数人慷慨解囊、倾力相助。大家看这个图上面,都是国内各大企业机构为保卫武汉捐款的记录,其中有一个公司很特别,他就是河南本土、在许昌、新乡2个四线城市经营超市的小企业胖东来,老板个人捐款5000万。成都一名68岁的大爷李学明,把自己做环卫工5年的积蓄10071元全部捐给了武汉。这些人间大爱,还有很多很多,有名字、或者没有名字的的支持者,在这场战疫中,不计得失、倾囊相助,有的出钱、有的出力、有的出人。我们要向他们致敬,向他们学习。周小平说,我们正经历着历史上最强有力的饱和式抗疫。我想,为什么是最有强力、饱和式。就是因为我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有人回家,就有人守护回家的路;有人奔赴一线,就有人筑起有力的后勤保障。每个人作出自己的贡献,就能形成相互依偎、彼此支撑的强大力量。所以说,哪有什么英雄,不过是闪着亮光的普通人。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一是珍惜荣誉、再接再厉的历史责任。去年底,我们被评为了先进科室,捧回了阔别已久的奖状。成绩来之不易,弥足珍贵。但一切过往,皆为序章,荣誉终究已成为过去,我们面对的是如何珍惜荣誉、再接再厉。如何把年初定下的思路目标变成现实,需要我们不断振奋精神,立即从春节延长假期、疫情管控中相对宽松的氛围中走出来,集中精力、昂扬状态,全身心投入到年度各项具体工作中;需要我们科学谋划工作,一边严密抓好疫情防控工作,不能有丝毫放松懈怠,还要一边搞好新年度工作的谋划部署、开局起步,把每个岗位的事想明白、想清楚,把计划定科学、定具体;需要我们提升工作标准,今年有领导退休,有新的领导补充进党委班子,我们要搞好领导班子的服务工作,把握好轻重缓急,确实做到不遗漏、不误事,确保各部门顺畅运转。

二是立足本职、干事创业的岗位责任。疫情防控中,习总书记记反复强调,领导干部要靠坚守岗位、靠前指挥,做到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负责。我们可以看到,不仅仅领导干部,各行各业的人都在立足岗位、尽职尽责,无数公安干警坚守在基层执法第一线,广大教师将三尺讲台搬上了直播平台,快递员、售货员等等,都坚守在自己的岗位,尽自己所能的发光发热,更不说救死扶伤的医护人员了。作为一名党办人,一名党员干部,我们能做什么,该做什么。唯一的答案,就是立足本职、干事创业,把应尽之责尽好。这攻坚决胜之年,我们要坚定执着追求,以寝食不安、食不甘味、忘我工作的态度,投入到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中,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成一行;要敢于担责尽责,以强烈的担当对待本职、对待任务,不讲条件、不怕困难,主动作为、攻坚克难;要正确看待得失,始终保持一颗平常心,真正把使命责任看重一些,把个人名利地位看淡一些,做到宠辱不惊、去留无意,得之淡然、失之泰然。

三是只争朝夕、不负韶华的人生责任。天地生人,有一人应有一人之业;人生在世,生一人当尽一日之勤,这是山西一个晋商马洪翰家族的组训,道尽了人生在世、面对光阴的真谛。习总书记记在新年贺词的最后讲到:让我们只争朝夕、不负韶华,共同迎接2020年的到来。现在,2020年已然到来,而且以一个不同寻常的开端走到了我们面前。我想说,韶华易逝,莫负流年。面对今年繁重的工作任务,面对异乎寻常的风险考验,大家一定要珍惜宝贵光阴、珍惜工作岗位,用汗水浇灌收获、以实干笃定前行,为高标准高质量推进全面工作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