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卫生健康局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计划
2022年,区卫健局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紧紧围绕疫情防控为重点,以深化卫生健康综合改革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切入点,以改革求创新、促转型、强能力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提升我区卫生健康工作水平,现将2022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2022工作总结
1.疫情防控总体向好。今年以来,在省市的坚强领导下,在区委区政府的统筹指挥下,坚持“外防输入、内防扩散总策略,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1-11月,累计排查管控省外返零人员89638人,全部按要求落实管控措施。成功处置“3.18”“9.25”过境疫情,卫健系统出动医务人员2526人,请求外市、室内各县市区支援医疗队人员1406人,排查密接6558人,为打好打赢了“11.02”疫情防控全民战、阻击战、攻坚战、歼灭战贡献卫健力量。
2.床位建设进一步加速。《健康**行动》2021年考核在全市卫健系统排名第三。区中医综合救治应急能力及占地面积64921平方米(约98亩)。初步规划总建筑面积约70000平方米,编制床位600张,总投资4.5亿元的中医康复建设项目(区中医医院搬迁)有序推进。妇保中心整体搬迁项目正在进行室内装修变更设计。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即将全面完成。
3.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构建有序的就医和诊疗新格局,推进全区紧密型医共体建设。成立医管委,制定方案组建**市第四人民医院医共体和区中医医院医共体两个紧密型医共体,设立了医共体内部运营机构(“二室六部”),全面开展紧密型医共体建设。扶持临床重点学科,2022年区财政从基层卫生院收入调控资金中安排一定的资金予以支持专科建设(创建国家重点专科奖300万元,省级重点专科奖200万元,市级重点专科奖100万元)。**市第四人民医院和区中医院积极开展三级医院创建,获市卫健委审批同意。加强基层卫生高质量发展。2022年基层医疗机构开展2个特色专科创建工作,**中心卫生院的尘肺工作站已通过验收,***中心卫生院的疼痛科已建成投入使用。
4.卫生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优化。全区现有中医执业(含助理)医师183名,中医执业护士23名。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有全科医生140人,已注册140人,注册率为100%。2022年农村定向免费本科医学生培训计划8名,2022年农医特岗生培训计划20名。2022年开展“5.12”国际护士节表彰活动,共表彰“优质护理服务先进科室”6个,“优秀护理管理者”6名,“优秀护士”37名。开展“8.19”中国医师节表彰大会,共表彰“名院长”3名、“名医生”5名、“名护士”5名以及“好院长”3名、“好医生”33名、“好护士”37名。
5.重点民生实事得到有效落实。根据省、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和安排,区卫健局承担的重点民生实事项目共4项,截止11月28日,“两癌”筛查累计完成12001人,完成总任务的100%;产前筛查累计完成2412人,完成率104.84%;老年人免费体检完成45013人,完成率90.03%。
6.中医药事业创新发展。以**区中医医院为龙头,大力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区中医医院**卷烟厂分院改扩建项目于2022年1月17日正式投入使用,总投资1500万元,新增床位70张,主要满足社区便捷就医和医养服务。鼓励社会力量举办中医医疗机构,截止2022年11月底,**区辖区内共有中医类民营医院1家,中医类诊所36家。持续推进基层中医药人才培养。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3.深入开展深化医药体制改革工作。一是推进医改重点工作。2023年全区医改工作的总体思路是按照国家、省、市医改工作要求,以推进紧密型医共体为抓手,对医改落实情况制定工作台账,确保各项医改工作落地见效,力争医改工作全市排名靠前。二是进一步推进医共体内涵建设。真正实现医共体内“八统一”。三是推进分级诊疗。充分发挥区域转诊服务中心功效,建立健全转诊制度,充分调动医疗机构的积极性,有效落实“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
4.全面推进健康**行动。普及健康生活方式,广泛宣传普及健康知识与技能。开展健康素养监测,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提高到25%,深入开展无烟党政机关、无烟医疗卫生机构、无烟学校、无烟家庭建设活动。健全精神卫生综合管理机制,规范开展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服务。维护重点人群健康,保障妇女儿童和老年人健康,呵护青少年身心健康,加强职业健康保护,对无责任主体的尘肺病农民工实施救助;加强重大疾病防控,实施慢性病综合防治策略,继续开展全国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积极防控传染病及地方病,严格落实国家免疫规划,适龄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报告接种率保持在95%以上。
5.深入开展医德医风建设。以创建“清廉医院”为契机,扎实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持续纠治医药购销领域和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加强行业自律。加强医德医风制度建设,强化医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开展平安医院创建,严厉打击医闹,构建和谐医患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