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安置军转干部、退伍军人情况
为促进双拥工作顺利进展,真正做到接收安置军转干部、退伍军人,也为了我单位争创双拥模范单位,真正体现我校职工拥军优属的一片真情,维护边疆的政治、经济、社会稳定,接收安置军转干部、退伍军人,以保证双拥工作奋斗目标进一步得以实现。
1、全体职工要提高认识接收安置军转干部、退伍军人,端正态度,尽快熟悉有关双拥工作的政策、法规。
2、接收安置军转干部、退伍军人工作既要做细、做实,又要做具体。
3、加大接收安置军转干部、退伍军人宣传力度,使群众树立起军民一家人的意识观念。
4、健全接收安置军转干部、退伍军人各项制度,如领导小组定期定时召开有关会议,办公室例会。
5、接收安置军转干部、退伍军人工作标准要细,对工作中
碰到的困难,双方要互相商量,共同决策后予以解决。
6、双拥办公室对接收安置军转干部、退伍军人工作要认真完成,进一步开创我校军民共建工作的新局面。
阿克苏市第二小学
双拥办公室
第二篇。军转干部安置经验1、转业安置要早作打算。
这点军转们心里应该都清楚,转业安置关系到我们后半生,对待这个事情上需要做足够细致的准备工作。
首先应该多接触地方的人,了解地方的事情。确切一点就是多去接触对地方了解的人,如果能接触到在安置上可以有所帮助的朋友当然最好;另外也要了解各个单位怎么样,工作性质、发展、福利如何等等,这样方便我们找准努力的方向和切入点。这个方面其实在确定转业前就应该开始,甚至只要确定自己不能长留部队就要开始着手。关于人脉的问题,有些军转可能不太擅长发掘人脉,那么就要发动一切可以利用的关系为安置做打算,可能算是废话吧,不过仍然忍不住要强调一下。
还有些准备工作就算没有关系也是力所能及的范畴,比如个人简历。
这里特别要强调一点,在地方上关系很重要,但不是全部。各单位其实也需要做事情的人,甚至部分领导需要新人,原因很多,部分原因是领导想干点工作、想要出点成绩。不管什么原因,对我们来说都是需要把握的机会,一些事情也不象我们想的那么糟糕,当然这里面需要一些运气。其实如果不怕辛苦,甚至可以拿着精心准备的个人简历到心仪的单位试试运气。
2、充分地分析个人的实际情况。
必须要充分地分析个人在转业安置上的综合能量。分析确
定有哪些单位你有意愿去,你可以去,你有能力去,去了以后对个人有发展。这里我所指的发展其实很宽泛,主要取决于个人意向和喜好,比如是选择福利待遇还是仕途或者别的发展机遇等等。
3、正确合理地设定个人期望值。
除非有不寻常的背景和关系,否则不要抱太高的期望,平常心很重要,当然个人的后路和备用方案必须要明晰,强调这点更不代表过程中个人不去努力。临到转业的年纪了,有一点应该要清楚,那就是很多事情只靠个人努力是不够的,运气也很重要,新年要到了,在这里也祝愿大家新年运气好,都安置到如意的单位。
4、要及时、充分了解安置地军转安置的制度、程序、进展等情况。
地方安置工作开始后会编制当年的安置单位名录和相应的安置指标。关于安置指标这里有个情况要跟大家说明,之所以要制定安置指标,部分原因在于地方安置压力大,不愿意接收军转干部。一般来说如果定下指标不会再做更改,但是如果碰到某些单位愿意多要人,单位是可以增加指标名额的,当然必须单位领导向上级申报解决。
总之就是一句话,制度是死的,具体事情是可以灵活的,况且中国的制度都会留后门的。
5、遇事不急噪,要多思考。
具体事情具体分析,除了自己分析还要多向比自己高明的
人请教,这点非常重要。
6、等待安置的过程中,多学点东西、冲冲电,为即将开始的地方工作做一些准备。比如不会开车的同志去考个驾照,熟悉熟悉安置地路况之类,否则以后工作中可能会出现领导开车你坐车的一类窘事,虽然不敢说是坏事,至少也算不很光彩的事。
需要说明一点每个人情况不一样,需要具体分析,不一定各个适用,具体事项个人把握。
再次祝愿军转们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家庭幸福、生活美满、工作顺利。
过完年就要上班了。一年来,经历挺多,感觉有写下来的必要,办关系之余,写了一点文字,也许能对后来人有点用。还是用三点论吧,过程,体会,建议,转友们莫见笑。过程值得回味。
我曾经努力过。我所在的省,省直是需要考试的,而且一旦考取第一(一个单位一般只招一个人),则会直接录取,没有任何繁文缛节。转业之初,我就朝着这个目标努力。第一,我把老婆孩子送到岳父家,两天或三天去看望;第二,饭菜多做,放冰箱里,每天热着吃,
省时间。我曾经做一大盆土豆茄子豆角,热了七顿才吃完,汗啊;第三,保证每天至少十个小时以上的学习时间,不得中断,有事必须事后补上。学习的内容就是公务员基础知识和时事。从转业离队到八月初的考试,彻底修行了一把。然而考试却开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玩笑,由于自己涉猎面有点宽,而考试大多是书上的小标题,虽然在省直考试总成绩中名列前茅,甚至可以说很靠前,但就在我报的单位中,有一个转友比我高一点点,我,挂了。
彷徨、迷茫中艰难寻找。此路不通,另开辟通路吧,等死总不是办法。交待一下,我所在的市,这几年都是警察保底,可以说也是很不错的,但自己对制服实在是谈不上什么感情,于是决定不去。市直的军转安置,既不考试,也无档案分,一句话,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如果自己找不到单位,那就去当光荣的人民警察吧。转业之初,就采取了两条腿走路,能找的关系,可以利用的资源,一个不漏,提前打好招呼,这次考砸了,一通电话,都答应帮忙,但得运作一段时间,等吧。等待的期间,我自己也没闲着,背上包,带上简历、学历学位证明、发表文章、各种证书,自荐去了。事非经过不知难啊,我碰的不是一颗钉子,碰的是体制的一块钢板。百般推拖,空话套话我就不细说了,更无法理喻的是,有的单位交待保安,军转干部自荐的,拒绝入内,大火。几天下来,舌生疮,嘴起泡,省老婆,睡不着觉啊。灯火阑珊处,我如愿了。曙光来得太及时了,在我彷徨不知何处去时,通过熟人联系到军转办人员,帮着推荐了一个很不错的单位,通知我去面试。我本着死马当活马医、宁杀一千不放一个的思维,来到了目标单位。之前,我仅知道面试我的是管人事的处长,当我推开处长的房门,兴奋指数一下子顶点,估计就是股票十个涨停板的感觉。面试我的处长,竟然是我的战友,略长我一些,曾在一个小小的政治处共事过几年,一起喝过酒,打过牌,玩过球,当时我们就感叹世界太小,寒喧了一番之后,问我自己有什么想法。我就把自己的情况赘述了一遍,想法也说了。他就拿着我的简历,直接向单位老大汇报,老大到他的办公室,又和我了解了情况,又给我曾经共事的一位领导打电话,侧面了解一下,最后基本同意进人。当然,我个人的条件自以为不错,学历、经历、材料,都说得过去。我的战友,最后和我拍板,工作包在他身上。(他在组织部工作多年,解决实职才下来当处长,见到我时,刚到这个单位一个月)。好事多磨,由于想进目标单位的人太多,都是相当一级的领导的关系,我战友最后找到市委常委一级,才把这事搞定,年前通知我办关系。天亮了的感觉真好。体会也是难免不了的。
部队不是地狱,地方不是天堂。很多转友一提起部队,恨不得扒皮割肉,敲骨吸髓,我认为,大可不必。诚然,基层的、边远的、野战的单位,确实是一些的艰苦的单位。但我们只是草根,不在最苦最累的地方努力,能成就自己的事业吗。部队也有好地方,你自己能不能去上。就算能去上,那里都是一些什么人,干不了几年,转业时首选让你走,你没关系啊。调职也轮不上你,因为有比你更有门路的人在那等着呢。最后,只能象温水煮青蛙一样,让你的意志消沉,让你心劲泯灭。地方的情况,远不如网上说的那样,福利超好,工作超闲,办事超顺,记住一点,位高权重责任轻的好事,不会轮到我们的手中,我们更多的是做事,而没有机会给你使权。大部分转友,回到地方之后,工资收入比不上部队,有的地方会差一大截,而且花销会增大,如果没有车,天天挤公交,就会让你烦的不得了,我是烦了。工作时间卡的很紧,不象部队,说一声就可以晚一点,还可以打打球,一待八个小时,也够喝一壶的。强调一点的是,如果你是草根,不要想换个环境,就可一步登天,你,没机会的。做一个好人。做坏人也是需要本钱的,如果你不能比别人更坏,我建议你还是做个好人,是是非非会少一些,尔虞我诈会少一些。当然,我没有做坏人的本钱,我也相信大多数人会选择做好人的。我在部队有挺长一段时间了,也见多互相倾轧,尤其是调职的时候,同学同事之间勾心斗角,无根据的匿名信狂飞乱舞,背后使坏也是经常得见,如果我那样了,那么,如何在多年未联系之后仍得到哥们的信任。在前文提到的曾经共事的领导,并不是直接和主
管的领导,但交办的事情,也会尽心尽完成,转业之后,也曾经问候过几次,也因为如此,这位领导也美言甚多,在一定程度上也促成此事。俗话说的好,两山到不了一块,两人总有到一块的时候,做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好人,也是不错的选择。
进则想退,退则想进。在一切你认为顺利的时候,应当寻找不顺利的证据,继续完善自己的工作,尽善尽美,如果不顺利的时候,应当寻找顺利的证据,给自己以信心,同时做到全面出击。如托人找关系,一切都很顺利,自以为即将成功的时候,要寻找关系人说话、办事的纰露,佐证办不成功,以有所准备;托人找关系,如果事事不顺,步步是坎,也要寻找证明关系人有信心、有能力的事,防止过早陷入迷茫,还要做多手准备,避免竹篮打水。
几点建议
浪费时间是不对的。不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在军转论坛上,记住,是大量,因为你的着力点不在于此,而在于自己的转业安置,论坛里只有个别贴子能用得上,尤其是你安置省市的专属区,才会给你最大的帮助。如果花大量的时间在涨资、裁军间徘徊,个人认为,一点用也没有,这也不是你左右的;不要为了一点点积分,顶贴子,回贴子,除了增加论坛的人气和为坛主的广告增加收益外,你什么也没得到;也不要打开军转论坛就发呆,世界上那些最容易的事情中,拖延时间最不费力。
懈怠是最不负责的行为。给自己一个机会,虽然无法达到还世界一个奇迹的宏图,至少让你的妻子、孩子及至于周围的人,看到一个努力的你,勤奋的你,不甘为人后的你。用句俗话,思维顶天,工作落地。咱们思维不顶天,定一个蹦一蹦,够得着的目标,总还是可以的吧,连目标都没有,那就说不过去了;工作落地,一个人,不能仅有想法,而无行动,最简单的道理,从小学走到大学,历经十二载而成就一个目标,现在几个月乃至一年,就不努力了,于情于理说不过去啊,兄弟们。继续、持续、连续的努力,因为,我们还没有到休息的时候。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我省军转安置部门不断改革创新,着力在完善社会保障、做好管理服务、促进就业创业、抓好整体稳定上下功夫,连续10年推动实施自主择业安置方式,取得明显效果。各地通过开展管理服务工作培训、建立网络管理制度、编印自主择业手册和文件汇编、加大宣传力度等措施,有效提升了自主择业安置管理服务水平。去年,全省发放退役金近2.2亿元,重点兑现了3956名自主择业军转干部2009年7月至2012年4月自主择业生活补贴近亿元,确保了自主择业军转干部各项待遇的落实。全省去年接收自主择业军转干部356人,80%的自主择业军转干部实现了不同形式的就业、创业。10年来,全省累计接收自主择业军转干部3994人。
全省各地积极落实企业军转解困政策,确保了企业军转工作顺利展开。建立了解困补助动态调整机制,提高了补助标准,在岗、内退、下岗和退休企业军转干部月补助标准分别增加了265元、225元、540元和558元;通过面对面地宣传政策、沟通思想、交流感情,把党和政府的关怀送到企业军转干部的心中,保持了企业军转干部整体稳定。
我省不断加强军转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创新培训方式,加大经费投入,形成了由离队培训、集中培训、网络培训、专业培训组成的培训系统;建立了军地责任明确、各负其责、协调配合的培训分级管理体系,确保了培训人员、时间、内容、效果“4落实”,提高了军转干部适应地方工作和后续发展能力,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人才资源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