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评级工作自评报告1
中电投新疆能源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乌苏热电分公司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自评报告
批准:审定:审核:
编制:
二〇一二年八月
目录
一、企业概况二、企业安全管理概况三、基本条件符合情况四、自评工作开展情况五、自评情况与结论
六、查评结果、发现问题及整改措施计划七、附件
中电投新疆能源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乌苏热电分公司电力企业
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评级自查报告
为全面提升安全生产水平,加强安全生产管理,规范安全生产行为,建立持续改进的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积极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安排部署。根据国家电监会《关于深入开展电力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指导意见》(电监安全[2011]21号)文件和中电投集团公司、新疆公司关于电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的相关文件精神,中电投新疆能源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公司乌苏热电分公司(以下简称“分公司”)精心策划,合理安排,于2011年10月起开展了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创建活动,在创建活动中,分公司把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进行了合理分解、学习消化和吸收,使之溶于日常管理工作、溶于分公司管理制度体系,成为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支撑。
通过分公司各级人员的共同努力,分公司于2012年8月10日,顺利完成了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评级创建自查工作。对照《电力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评级管理办法(试行)》、《电力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评级实施细则(试行)》、《发电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及达标评级标准》的要求,分公司专门成立了以总经理为组长的“安全生产标准化自评考核领导小组”,在负责安全生产标准化的落实、监察及评价工作,本着“化整为零、分步实施、逐渐推进、整体提高”和pdca循环改进原则,对分公司的安全生产基础管理工作、设备设施的安全状况、作业环境与职业健康等工作进行
了全面详细的自评,基本符合电力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二级企业的要求。下面就分公司电力安全生产标准化开展情况、安全管理工作总结如下:
一、企业概况
分公司隶属于中电投新疆能源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位于塔城地区乌苏市东工业园区,距离乌苏市市区约7km,目前装机为2台330mw机组,是集空冷、脱硫、热电联产为一体的循环经济项目。
分公司1、2号机组采用的机组型式为燃煤亚临界直接空冷抽汽凝汽式汽轮发电机组,配2×1180t/h亚临界煤粉炉,采用全烟气量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工艺。1号机组于2010年12月26日正式投产发电,2号机组于2011年7月15日正式投产发电。
1、2号机组锅炉、汽轮机、发电机均由上海电气股份有限责任公司生产。锅炉采用燃煤、亚临界、自然循环、单汽包、单炉膛、四角切圆燃烧、一次中间再热、平衡通风、紧身封闭、全钢构架悬吊结构、直流燃烧器四角布置、固态排渣煤粉炉,型号为sg-1180/17.5-m4001,锅炉采用三分仓回转式(容克式)空气预热器。汽轮机采用亚临界、中间再热、单轴、双缸双排汽(高中压合缸)直接空冷、供热凝汽式汽轮机,型号为czk330-16.7/0.4/538/538。发电机为双水内冷型发电机,静态励磁,型号为qfs2-330-2。
1、2号汽轮发电机组采用发电机-变压器组单元制接线,经主变升压后接入220kv母线。
1、2号主变采用特变电工股份有限公司新疆变压器厂生产的强迫油循环风冷变压器,型号为sfp10-400000/220。
分公司一期工程自2009年8月26日开工建设以来,首台机组于2010年12月26日投产发电,2号机组于2011年7月15日投产发电。电厂的建成,使之成为北疆地区重要骨干型支撑电源,有利于解决了北疆地区电力供应短缺问题,提高了全区电网稳定运行水平,并对改善电网运行状况,提高电网运行的安全性、经济型、可靠性,特别是优化北疆地区的电源结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电厂的建成有利的带动了煤炭、制作加工等相关上下游产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企业安全管理概况
分公司安全管理组织体系健全、人员构成满足要求,安全监督体系运转正常,成立了以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为主任的安全生产委员会,建立了涵盖外委单位的公司、部门、班组三级安全监督网络。安全管理制度体系较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职责清晰,制订、发布安全管理制度35部。建立了应急指挥和保障体系,定期按要求开展应急救援预案的培训和演练活动。此外,分公司严格按制度要求定期组织召开安委会、月度安全生产分析会、安全监督网例会、班组安全活动以及各类安全检查和教育培训活动。截止8月10日,分公司实现年度安全生产221天,累计安全生产586天。
分公司自机组投产以来,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坚持以安全生产为基础,以降本增效为目的,以生产经营为核心,以抓规章制度建设、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电力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来固本健体,以开展“安
评价、安全生产活动以及消防保卫等安全生产费用投入到位。
2、发现问题及整改计划
未制定安全投入费用计划,投入虽然到位,但费用管理仍有不足,扣分:3分。整改计划:建立安全生产费用管理办法,加强安全生产费用的计划及使用管理,整改完成时间:11月15日。
(四)法律法规与安全管理制度1、评分项目自查情况
分公司已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生产制度,建立了标准化管理平台,保证各个员工及时获取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同时也落实标准识别、获取跟踪的责任,保证分公司所识别的外来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符合分公司安全生产需要并且是有效版本。分公司制定的标准严格按照一个一审,定期修订的要求,及时将法律法规、外来标准的要求、精神转化成分公司的标准制度,保证分公司的所有经营活动、设备设施的技术状况符合法律、法规及相关标准的要求。
2、发现问题及整改计划
(1)新识别的法律、法规培训的记录不全,扣2分。整改计划:新法律法规识别后,逐级落实培训工作并保全记录,整改时间:全年。(2)安全事件管理中,没有“四不放过”相关资料的统计记录表,扣分:2分。整改计划:制定“四不放过”记录表,将人员教育、事件处罚、防范措施的落实等记录完整,整改完成时间:全年。
(五)教育培训1、评分项目自查情况
分公司对员工的生产技术、安全教育的培训相当重视,制订了《培训教育管理》和《安全教育管理》两项制度,专门对安全生产教育培训作了明确的规定。每年年初制定培训计划,培训记录和档案齐全。对于新上岗人员、外来人员及临时工严格执行三级安全教育,严格审批工作票“三种人”资质,等级检修和重要项目开工前均进行了安全技术交底。外委单位特种作业人员、特种设备作业人员严格按公司《特种作业人员管理》要求开展培训教育,均持证上岗。
1、发现问题及整改计划
(1)部分班组班后会记录不全,扣2分。督促班组按规定开展班后会并保全记录。整改时间:全年。
(2)部门和班组未按要求逐级制定安全文化建设实施方案,扣1分。督促各部门、班组按照分公司安全文化建设实施纲要制定本部门、班组安全文化建设实施方案。整改时间:10月31日前。
(3)个别培训效果的评估报告未编制,扣2分。整改计划:每次培训后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和改进,整改完成时间:全年。
(六)生产设备设施
评分项目自查情况
(1)分公司安全设备设施符合“三同时”要求。
(2)设备责任制已制定并落实,保证设备分工分界合理、责任到岗。设备质量标准、缺陷管理、设备异动管理、保护投退等管理制度完善、工作程序和流程明确。备品、备件的采购、储备满足生产需求。设备点检定修制度完善,等级检修实行项目管理制度,组织措施、技术措施都能得到很好的保障。
(3)运行部门责任分工明确,责任落实到岗。监控设备运行工况认真,调节设备状态参数合理,能够正确有效地处理各类异常事件。
(4)电气一次、二次设备系统、热控系统、锅炉、汽机设备及系统、化学、环保设备及系统、输煤设备及系统、水处理系统满足安全生产需要,符合《发电企业安全生产标准规范及评级标准》的相关规定和要求。
(5)各控制系统满足安全生产需要,符合《发电企业安全生产标准规范及评级标准》的相关规定和要求。
存在问题:安全设施的“三同时”还未经过自治区主管部门验收。扣分:2分,整改措施:尽快与自治区安监局联系,进行安全设施专项验收。
(七)作业安全1、评分项目自查情况
(1)建构筑物布局合理,特殊材料库、油库等危险场所与办公楼、运行值班楼等距离符合安全要求。生产厂房内外清洁完整,无积水、油、杂物等,通道畅通。
(2)现场区域安全设施配置、维护符合国家有关安全规定,照明充足布局合理。集控室等重点场所按要求设置事故照明并定期切换检查。高温管道、容器等保温齐全、完整,表面温度符合安规要求。管道着色、介质流向符合国家工业管理要求。
(3)检修电源布置合理,命名、门窗完好,箱体接地良好。临时用电严格按照《检修电源和临时电源使用管理》标准执行。
(4)公司已制订《特殊危险作业管理》,并严格执行。分公司的起重作业、焊接作业等特殊作业人员资质、作业管理符合标准要求。
(5)安全标志、设备命名齐全、规范,色标、介质流向等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6)外包工程承包商、物资、服务供应商等相关方管理制度完善、职责、要求明确,详细地规定了承包商、供应商的资质审查、比选、人员安全教育、现场安全、职业卫生管理等内容。承包工程开工前按均签订安全协议。
2、发现问题及整改计划
(1)未定期委托防雷检测单位进行检测,扣2分。整改计划: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定期进行防雷检测,整改完成时间:11月1日。
(2)部分设备标识缺失,未及时增补,扣分:2分。整改计划:加强标牌管理,举一反三,对现场设备标识进行大检查,及时增补缺少标牌。整改时间:全年。
(3)应急疏散场地标识配置缺少,扣2分,整改措施:完善应急预案后,及时增设。整改时间:11月20日前完成。
(八)隐患排查和治理1、评分项目自查情况
制定了隐患排查管理制度,明确目的、范围和方法,落实责任人。分公司还结合年度安全性评价、春秋查、反违章检查等日常性工作,深入开展隐患检查,公司领导每月亲自带队检查,部门按要求开展。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实行闭环管理。
2、发现问题及整改计划
没有定期对隐患排查治理效果进行验证和评估,隐患排查档案单归档不规范,扣2分。整改措施:定期对隐患排查治理效果进行验证和评估,利用mis系统,固化流程,实现闭环管理。整改完成时间:10月15日。
(九)重大危险源监控1、评分项目自查情况
分公司已制定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对全厂危险源进行了辨识和评估,并形成了评估报告,建立了重大危险源的档案,对重大危险源设备的检修、改造、事故记录齐全,制定了相应的反事故技术措施,制定了重大危险源的日常检查制度,定期对其进行检测和制定了相应的应急预案。
2、发现问题及整改计划本次查评无发现问题。
(十)职业健康1、评分项目自查情况
(1)现场有职业危害因素的位置均按规定设置了安全警示标识,相应处所配置应急药品等。
(2)已书面告知员工现场职业危害因素及防护措施。提供员工相应的劳动防护用品,如耳塞、防尘口罩、防酸服等。现场职业危害因素检测结果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3)每年安排职工进行职业健康体检。
(4)职业危害因素每年通过信息平台向地方监督部门申报。
2、发现问题及整改计划
(1)由于职业危害专项验收仍在进行,未委托具有资质的检测单位定期进行检测,扣分:2分。整改计划:定期委托具有资质的检测单位定期进行职业危害因素的检测,整改完成时间:11月5日。
(2)由于生产人员到港前大多是应届毕业生,接触职业危害因素的员工上岗前未进行职业健康体检,扣2分。定期进行岗中的职业健康体检,做好离岗的职业健康体检。整改时间:持续。
(十一)应急教援1、评分项目自查情况
(1)应急组织机构完善、工作分工明确。为保证应急体系的正常运作,分公司《生产安全突发事件综合应急预案》对分公司应急组织体系的
组成和工作职责做了详细的规定,成立了由应急领导小组、各应急指挥部和各部门(包括各应急队伍)组成的应急组织体系,并以分公司文件形式发布。分公司应急领导小组为应急管理的常设机构,负责建立完善的应急组织体系和预案体系,组织落实各级政府和上级部门有关应急管理工作要求,决定公司应急管理的重大事项。应急领导小组组长由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担任,副组长由各副总经理担任,成员由总经理助理、副总工程师、副总经济师、各部门负责人组成。应急领导小组下设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为分公司应急领导小组的常设办事机构。办公室设在安全监察部,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由安全监察部主任担任,安全监察部其他成员为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成员。分公司成立与各专项预案相对应的应急指挥部,负责预案的管理和应急救援工作的组织和指挥。各部门(包括各应急队伍)是分公司的主要应急救援力量,在应急指挥部的领导下,按照各自的应急响应职能实施应急抢险。
(2)根据中电投集团公司关于应急预案编制有关规的要求,建立了包括由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三级构成的应急预案体系。目前,公司的预案体系包括1个综合预案,59个专项预案。
(3)分公司制定并发布应急演练规划及年度演练计划,及时进行预案的评估,对演练发现的问题,及时采取纠正措施,实现闭环管理。查评期间,分公司已经按计划完成了防台防火、全厂停电应急预案的演习,并按规定进行评审。
2、发现问题及整改计划
(1)应急预案编制未严格按照电监会下发文件要求的目录编制,缺少公共卫生类应急预案,如:传染病疫情事件应急预案、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应急预案等,扣5分。整改措施:按照电监会要求,全面梳理分公司应急预案体系,制定整改计划,结合实际进行整改,整改完成时间:11月20日。
(十二)信息报送与事故调查1、评分项目自查情况
已制订《安全事件管理制度》,事故事件信息报送和事故事件调查符合国家电监会、中电投集团规定,明确事故事件处理职责,落实了信息报送责任部门、责任人。对事故事件处理也作了明确的规定。评价期内分公司未发生轻伤以上人身事故事件,未发生电力设备事故,未发生消防、维稳事故事件,未发生环境事件,未发现职业病或疑似病例。
2、发现问题及整改计划本次查评无发现问题
(十三)绩效评定和持续改进1、评分项目自查情况
(1)已制定《安全生产标准化和安全绩效评定管理》(含实施细则)并认真贯彻执行。
(2)每年对安全绩效评定结果进行奖惩兑现。
(3)安全绩效评定提出的问题均按闭环管理要求得到落实整改。
2、发现问题及整改计划本次查评无发现问题。详见附件五。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附件七
中电投新疆公司乌苏分公司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结果明细表
评价序号5.15.1.15.1.25.1.35.25.2.15.2.25.2.35.2.45.35.3.15.3.25.45.4.15.4.2目标目标的制定目标的控制与落实目标的监督与考核组织机构和职责安全生产委员会安全生产保障体系安全生产监督体系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投入费用管理费用使用法律法规与安全管理制度法律法规与标准规范规章制度项目标准分(分)401015156010102020401525601515应得分(分)401015156010102020401525601515实得分(分)40101515541081620371225531312得分率(%)100%100%100%100%90%100%80%80%100%92.5%80%100%88%86.6%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