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讨交流:坚守党校初心 奋力推动铁路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内涵丰富、思想深刻、意义重大,是推动新时代党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在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第一次创造性地提出了“党校初心”这个重大论断,科学回答了“党校初心是什么”“如何坚守党校初心”等一系列重大问题。铁路党校要坚守党校初心,就是要在奋力推动铁路高质量发展,率先实现铁路现代化,勇当服务和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火车头”中发挥独特价值。

一、深刻领悟党校初心的丰富内涵

党校始终不变的初心就是为党育才、为党献策。党校初心这一重大论断的提出,有其深刻的内在逻辑和实践价值。

(一)党校初心是对党校事业的高度肯定

党校与中国共产党相伴而生,近百年来,在革命、建设、改革以及新时代,培养了一批又一批领导干部,为推动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前进作出重要贡献。中国共产党办党校的经验得到了不少外国政要的赞叹,党校被称为我们党成功的“秘密武器”。1924年5月,中共中央通过的《党内组织及宣传教育问题决议案》明确指出:“党内教育的问题非常重要,而且急于设立党校养成指导人才”。之后,安源党校、北京党校相继成立,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最早成立的地方党校。1933年3月,马克思共产主义学校在瑞金成立,标志着中央党校的创办。延安时期,党校成为淬炼革命先锋的熔炉,在推动党的宣传工作、统一党内思想等方面发挥了主阵地、主渠道作用。参加党的七大的752位代表中,有486人曾在中央党校学习或工作过,所占的比例高达65%,中央党校成为党的中高级干部的集结地。毛泽东在党的七大对党校工作给予高度评价:“中央在这里,党校在这里,七大在这里开,这个问题解决了,中华民族就胜利了”。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逐渐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党校教育体系,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培养了大批人才。改革开放后,各级党校紧密围绕党的事业发展全局,坚持解放思想,在推动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统一全党思想、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方面作出重大贡献。党的十八大以来,党校事业迎来大发展。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党校工作,多次亲自到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讲课,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全国党校(行政学院)系统深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中国共产党党校(行政学院)工作条例》为基本遵循,充分发挥为党育才、为党献策的优势和独特价值,继续打造中国共产党成功的“秘密武器”,努力把党校锻造成为“党之重器”。

(二)党校初心是对党校功能职责的高度凝练

党校因党而立、因党而兴、因党而强,“为党育才、为党献策”的党校初心是贯穿党校事业发展的一条红线。这份初心,源于百年前安源、北京燃起的星星之火,历经百年传承,已经成为党校人的光荣传统,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党校人接续践行、从未改变。为党育才、为党献策的党校初心的本质在于:党需要什么样的干部,党校就培养什么样的干部;党需要研究解决什么重大问题,党校就努力在那些方面建言献策。自党校创建以来,各级各类党校坚守为党育才初心,围绕不同历史时期党的事业发展需要,培养了一批又一批领导干部,为党的人才队伍建设作出突出贡献;坚守为党献策初心,围绕不同历史时期党需要解决的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开展理论和对策性研究,取得显著成效。

(三)党校初心是对党校办学治校规律的科学把握坚持党对党校工作的全面领导,是我们党办党校的根本经验,也是推动党校事业健康发展的根本保障。党校是党创办的学校,是党的重要部门。党校必然姓党,这是天经地义的。坚守党校初心,必须始终坚持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意志为意志、以党的使命为使命。坚持高标准办学,把质量立校作为办学治校的生命工程。坚持从严治校、质量立校,把全面从严治党与从严治校结合起来,遵循最严格的政治标准、学术标准、教学标准、管理标准,让学员时时刻刻感受到学习之风、朴素之风、清朗之风。

(四)党校初心是中国共产党初心使命的党校实践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是中国共产党人砥砺前行的力量之源,是中国共产党历经百年仍然朝气蓬勃的精神密码。党校历史也充分表明,党校的命运与党的命运始终息息相关,命运与共。党校之所以能够从诞生、成长到不断发展壮大,就是因为在不同历史时期,都始终坚守为党育才、为党献策这一初心,无论形势如何变化,党校初心始终未曾改变。“为党育才、为党献策”的党校初心,是党的初心使命在党校的生动实践和具体体现。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二)为铁路率先实现现代化献良策

一要加强理论研究,增强理论自信。充分发挥党校理论优势、学科优势和人才优势,加大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党的创新理论研究宣传阐释力度,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看家本领。深入研究阐释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对铁路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努力揭示蕴含其中的道理学理哲理,以深厚的理论研究为做好探索规律、经世致用大学问提供坚实支撑。二要做好对策研究,增强实践自信。不断探索理论指导实践规律,聚焦党和国家、铁路率先实现现代化亟须解决的问题,积极开展前瞻性、对策性研究。着重研究铁路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率先实现铁路现代化的内在逻辑,围绕“六个铁路现代化体系”“十个对标”等重大课题加强对策研究,形成更多更高质量的决策资政成果,努力为党和国家、铁路事业发展建言献策。三要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增强方法自信。调查研究是中国共产党的传家宝,也是党校教研人员做好理论研究、对策研究的基本功。今年,党中央已经决定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刚刚发布的《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对调查研究工作作出战略部署,要求调查要直奔问题去,实行问题大梳理、难题大排查,着力打通高质量发展的堵点淤点难点。作为党校教师,只有通过调查研究,才能真正弄清楚党需要什么样的干部、需要研究解决什么重大问题,以及铁路事业发展需要什么样的干部、需要研究解决什么重大问题,才能充分发挥党校为党育才、为党献策的独特价值。

进入新时代,迈上新征程,党校事业发展迎来新机遇,面临新挑战。我们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牢记殷殷嘱托,坚守党校初心,为奋力推动铁路高质量发展,率先实现铁路现代化,勇当服务和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火车头”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