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秘传经:高质量材料的三条标准
浑浑噩噩写材料这么多年,白了青丝,圆了肚皮,凸了双眼,钝了灵性,少了人话,成了专职笔杆子。既唏嘘喟叹青春不再、功名未成,又自鸣得意佳作三千、报刊署名。说句不好听的大话,看过的材料、写过的公文比刚进机关的小愣青吃过的盐巴还要多哩。驰骋机关文场这么多年,别的不敢夸海口,这公文优劣、质量高低,咱还是有点数的。好公文、大材料、高水平的文章,无非就看这三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二是逻辑性。公文最怕杂乱无章,东一榔头西一棒子,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叫人云里雾里,不知所云,不得要领。好的材料、美的讲话给人是美好高贵的外在、沁人心脾的内涵、清晰明朗的脉络。不管你是采用“总——分——总”,还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抑或“纵式递进、横式条块”,还是别的什么模式、结构、范式,逻辑性强的原则要贯穿文章始终,要让人感觉到行云流水、顺畅自如,而不是天马行空、恣意盎然,更不能乱成一团麻、没有了章法。公文的逻辑性往往就蕴含于醒目的大小标题中,当然语句的逻辑也很重要。如果把一篇文章比作一棵树,那么树干、树枝、叶脉就是它的结构和逻辑,杂乱无章的文章就如同没有树干、树枝、叶脉的树,实在不可想象。
三是生动性。文字材料不能搞成党八股,尤其是领导讲话稿、汇报材料,能生动就尽量生动些,越形象就越受欢迎。“治大国如烹小鲜”“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这样入耳入脑走心的比喻句多多益善。正如马克思所言,“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的理论,不是晦涩深奥的语言,而是群众耳熟能详的俗语顺口溜,是群众一听就懂的比喻句、口头语。所以,那些概括性强的“五位一体”“四个全面”“十个坚持”等表述,“十个指头弹钢琴”“不管黑猫白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等比喻句,往往能让听众过目不忘、铭记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