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纪委监委以“四个强化”推动审查调查工作高质量发展
今年以来,x县纪委监委聚焦主责主业,以“四个强化”为抓手,推动审查调查工作提质增效。上半年,该县共立案x人,同比上升x%,其中科级及以上干部x人、同比上升x%;结案x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x人;留置x人,移送司法机关x人;挽回经济损失x万元。
一、强化全面摸排,拓宽线索来源“主动脉”。一是信访举报“排”线索。畅通信、访、网、电渠道,通过设立举报信箱、发放宣传册,在县电视台、微信公众号、廉政宣传栏等媒介上公开举报电话、邮箱等,广泛接收信访反映,认真排查问题线索。上半年,共受理群众信访举报x件,其中检举控告类x件。二是部门联动“挖”线索。强化反腐败协调小组职能,加强与成员单位及职能部门的横向联系,落实与司法、财政、审计等部门的线索移送机制,深挖倒查失职失责、违纪违法问题线索。上半年,共收到相关部门移交问题线索x条。三是巡视巡察“移”线索。全力配合省委巡视工作,受理省委巡视组转信x件,办结x件;受理移交问题线索x条,结案x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x人。高质量推进县委巡察全覆盖,上半年巡察县直单位x个,发现问题x个、问题线索x条。四是惠民平台“筛”线索。发挥惠民信息平台大数据比对功能,对全县x项公开惠民事项开展专项治理,以点带面,逐一过筛,共发现违纪违法问题线索x条,核查违规领取资金x万元。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三、强化底线思维,严守办案安全“生命线”。一方面,抓好软件建设,完善制度规范。按照上级纪委监委有关规定,对问题线索受理处置、审查调查措施使用等流程进行再细化再规范,统一制定各类文书格式,确保依规依纪依法、安全文明办案。强化对“走读式”谈话的安全管控,严格履行谈前审批、谈后回访等制度要求,积极运用劝导式、印证式、托底式谈话,最大限度降低“走读式”谈话风险。另一方面,抓好硬件建设,提升保障水平。在县纪委监委机关建成办案谈话中心,在x个乡镇建成规范化“走读式”谈话点,实现监控设备“全覆盖”、急救药物“齐配备”;与县医院签订协议,实行专业医生“随需驻点”,对谈话对象进行必要体检,详细记录情况并存档。高度重视办案场所疫情防控,严格落实佩戴口罩、定期消毒、体温检测、核酸检测等各项措施,有效保障审查调查工作顺利开展。上半年,共开展“走读式”谈话x次,保持“双安全”“零事故”。
四、强化标本兼治,抓好以案促改“后半篇”。一是突出“准”,选好用好典型案例。建立警示教育案例库,动态收集重点领域、重要人员违纪违法典型案例,每月编印《每月一案例》,每季度在“xx清风”公众号发布《以案说纪》,制作x部警示教育专题片,以身边事教育警醒身边人。二是突出“实”,督促抓好问题整改。发挥“两书一函”作用,督促案发单位针对反馈问题,逐条逐项抓好落实整改。上半年,共发出纪检监察建议书x份,督促x个单位针对日常监管不力、财务管理混乱、超预算招投标、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等问题进行整改。三是突出“建”,及时堵塞制度漏洞。针对审查调查发现的问题,督促案发单位进一步织密制度笼子,强化监督制约,规范权力运行,形成靠制度管权、管事、管人的长效机制。上半年,共责成x个部门建立完善相关制度x项。如,针对死亡人员账户领取惠民补贴问题,督促县x制定《困难x救助资金(临时救助)工作管理制度》,加大信息公开和动态监管力度,确保惠民资金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