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斯煤尘爆炸的工伤风险分级评价方法

摘要。利用三类危险源理论,结合历史事故资料,建立了瓦斯煤尘爆炸事故模型,对瓦斯煤尘爆炸的工伤风险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并对煤矿瓦斯煤尘爆炸的工伤风险进行了评价分级。评价分级的结果既可为制定合理的工伤保险费率提供依据。也可为实施分级安全监察提供技术支持。

关键词:瓦斯煤尘爆炸;工伤保险;工伤风险;分级评价;费率

我国煤矿企业工伤事故频发、职业危害严重是不争的事实,近年来虽有所好转,但形势依然严峻,特别是重特大事故仍频繁发生。为了改善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状况,国家制订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其中,实施强制工伤保险,利用经济杠杆调动煤矿安全生产积极性是重点之一。进行煤矿工伤风险分级的研究既可为制定合理的工伤保险费率提供依据,也可为实施分级安全监察提供技术支持,对推动煤矿安全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根据风险理论,拟从事故发生可能性和事故后果严重度两个方面出发,对影响煤矿安全状况的主要灾害之一——瓦斯煤尘爆炸的工伤风险进行分级评价,并做实例分析,以期获得符合实际的结果,为进行合理的煤矿工伤风险分级奠定基础。

1瓦斯煤尘爆炸工伤风险的影响因素

由风险理论可知,煤矿瓦斯煤尘爆炸的工伤风险受到2个方面因素的影响:爆炸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严重度。可用下面的公式表示:

瓦斯煤尘爆炸工伤风险=事故发生可能性×后果严重度

其中,后果严重度指爆炸事故发生后可能造成的人员伤亡程度。

1.1事故发生可能性影响因素分析

事故致因理论告诉我们,事故致因因素就是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因素,这些因素的出现情况影响着事故是否发生以及发生的难易程度。瓦斯煤尘爆炸危险源系统是一个多层次、多因素的复杂巨系统,事故致因因素较多。其中,固有危险源主要是包括煤层瓦斯赋存情况在内的矿井自然条件;诱发危险源由防爆技术及措施的失误、装备投入不足构成;而第三类危险源一一组织失误则由组织与管理的缺陷和失误组成。依据三类危险源理论,结合瓦斯煤尘爆炸事故的统计资料,可以得到瓦斯煤尘爆炸的事故模型,见图1。

依据上述事故模型,在研究瓦斯煤尘爆炸事故致因因素的基础上,从以下3个方面来分析事故发生可能性的影响因素。

(1)矿井自然条件。瓦斯积聚超限是瓦斯爆炸的必要条件,而煤层瓦斯涌出形式及瓦斯涌出量则是影响瓦斯积聚状况的客观因素。煤尘是否具有爆炸性,是煤尘能否参与爆炸的前提。多年的实践和统计数据显示,煤层瓦斯涌出形式及涌出量、煤尘爆炸指数以及地质构造等矿井自然条件决定了瓦斯煤尘爆炸的客观危险性。

(2)技术及装备。限制瓦斯煤尘积聚和控制火源是防止瓦斯煤尘爆炸的技术途径。矿井通风、瓦斯抽放、瓦斯监控、矿井开采方法、煤尘沉积及采掘面个数等因素影响瓦斯煤尘积聚;电气设备、劳保用品等的使用状况和放炮等危险操作以及防静电、防雷击的技术措施是火源控制的主要方面。此外,装备的投入情况也是影响防爆工作成效的重要因素。

(3)组织与管理。防止瓦斯煤尘爆炸是一项十分艰巨的系统工程,除了技术上的保障外,还需要组织、管理上的支持,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和热情。严格的制度及其执行情况、合理的机构人员配备以及有效的安全教育培训可以大大提高防爆工作的效率,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严重度,进而使工伤风险程度大大减小。

1.2事故严重度影响因素分析

通过对历史事故资料的分析,同时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从爆炸影响范围、现场人员密度及救灾能力3个方面分析瓦斯煤尘爆炸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程度。其中,瓦斯煤尘爆炸影响范围的主要影响因素有通风系统稳定性、煤尘沉积范围、防爆设施状况以及煤尘爆炸性等;救灾能力可从个人避灾逃生能力和矿井应急救援能力两方面考虑。

2瓦斯煤尘爆炸工伤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确定指标选择范围,然后依据特定性、可测量性、可得到性、相关性及可追踪性等smart原则,并结合专家的意见,确定最终的评价指标,建立瓦斯煤尘爆炸工伤风险评价指标体系,见图2。

该指标体系由可能性和严重度两个子指标体系组成。可能性指标体系由自然条件、技术及装备、组织与管理三个方面的指标组成,反映了矿井瓦斯煤尘爆炸事故发生的可能程度;后果严重度指标体系则从爆炸影响范围、现场人员密度和救灾能力三个方面建立,反映了爆炸事故发生后可能造成的人员伤亡程度。

3瓦斯煤尘爆炸工伤风险分级评价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4评价实例

利用上述评价指标体系及分级评价方法,对25个矿井的瓦斯煤尘爆炸工伤风险进行了评价分级,部分结果见表1。

从实际评价的结果可以看出。①普通矿井均具有一定的爆炸风险,但风险程度极高(一级)的矿井很少,无风险(五级)的矿井则几乎没有;②乡镇及个体中小煤矿比国有大矿的风险程度高,说明中小煤矿是预防瓦斯爆炸的重点;③该评价结果与各矿井的现场实际情况较为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