睢宁县耕地质量监测点土壤肥力变化趋势分析 睢宁县

摘要针对睢宁县耕地质量监测点不同年份的土壤投入与产出情况进行分析,找出影响耕地质量监测点土壤肥力变化趋势的根本原因,探索提高耕地质量的有效途径。关键词耕地质量监测;肥力变化;对策;江苏睢宁

中图分类号s15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09)11-0156-01

为及时掌握耕地质量监测点肥力的演变动态,了解肥料投放效果,睢宁县从1982年开始,对分布面积较大的主要土属,选择有代表性的田块,设置13个土壤肥力监测点,2006年5月又新增9个耕地质量监测点,合计22个监测点,其中省级6个。通过20多年来的监测研究,耕地质量变化趋势明显。现主要以22个监测点的投入与产出结果来分析耕地质量的变化趋势。

1不同年度的土壤投入与产出

1.1氮素的投入与产出

1983~2005年氮素的投入逐年增加,1990年之前变化明显,到1990年以后投入的氮肥较高,但变化趋势较平缓。而产出曲线总的趋势上升,到20世纪90年代以后变化则较为平缓,年度间变化不大(见表1)。

1.2五氧化二磷的投入与产出

五氧化二磷的投入曲线中除1984年因14个监测点全都未施化学磷肥为一低谷外,总的趋势五氧化二磷的投入是增逐年增加的。而产出曲线变化较为平缓,1990年后则略有上升之势(见表1)。

1.3氧化钾的投入与产出

睢宁县氯化钾的投入主要依靠有机肥料和复合肥中的化学钾肥。20世纪90年代之后氧化钾投入量明显上升,因为这时人们开始认识和使用复合肥。在产出曲线中,1987~1988年是下降的,其余年份都在上升。20多年间每一年度投入量总是小于产出量,其间我县土壤速效钾的下降在所难免,并且不可逆转(见表1)。

2土壤肥力的变化与分析

2.1土壤有机质

20世纪90年代以前,每年投入的有机肥为38.4t/hm2,折有机碳11.5t/hm2,加上根茬3t/hm2,折有机碳1.2t/hm2,两者合计共投入有机碳12.7t/hm2,而每年产出的籽粒和秸秆(谷∶草=1∶1)平均折有机碳9132kg/hm2,这样以来还剩余有机碳3568kg/hm2,睢宁县有机肥料一般为半腐熟状态,故腐殖化系数以0.4计,可形成土壤有机质1427.2kg/hm2。即可推算出每年土壤有机质可增加6.4g/kg。但是到了90年代以后,大量富余劳力向城镇转移,每年投入的有机肥为4500kg/hm2左右,大部分为卫生田,有机肥的投入明显不足,导致土壤有机质呈下降趋势(见表2)。

2.2土壤氮素

每年投入纯氮(460.50±63.75)kg/hm2,其中有机氮(138.15±26.10)kg/hm2,占总施氮量的30%左右。化学纯氮(370.05±91.65)kg/hm2,折算标准肥(1820.25±458.25)kg/hm2。据22个监测点20年的统计结果(根茬除外,下同)平均每年产出纯氮(250.6±11.1)kg/hm2,产投比为0.544。由于每年土壤有盈余纯氮(210.00±52.65)kg/hm2,故土壤全氮含量由1982年的0.65g/kg上升至2000年的0.83g/kg,18年上升0.18g/kg,平均每年上升0.01g/kg。至2000年以后基本稳定(见表2)。

2.3土壤磷素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11.

[2]段建南,赵丽兵,王改兰,等.长期定位试验条件下土地生产力和土壤肥力的变化[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6):479-482.

本文为全文原貌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