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市委领导在全市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召开全市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部署,紧扣“举旗帜聚民心、防风险保安全、强治理惠民生、增动能促发展、谋合作图共赢”的使命任务,加快建设网络强市,扎实推动网信事业高质量发展,为谱写**新篇、争做**示范提供坚强支撑。

今年,是我国全功能接入国际互联网30周年,也是网络强国战略目标提出10周年。20**年2月27日,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首次提出“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网络强国”的战略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网信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探索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治网之道,正从网络大国阔步迈向网络强国。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习近平总书记着眼于人类的前途命运和共同福祉,创造性地提出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中国作为负责任网络大国的使命和担当。

习近平总书记始终高度重视网络信息化建设,从智能互联到共创未来,始终坚守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理念。在河北正定县工作时,就指出“科技是关键,信息是灵魂”;在福建任职期间,创造性地提出建设“数字福建”战略;在浙江和上海工作期间,相继提出“数字浙江”“智慧上海”发展战略。20**年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成立,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担任组长并主持召开了第一次工作会议,对世界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发展作出前瞻性思考,将“把我国建设成为网络强国”确立为重要战略目标。20**年在巴西国会演讲时,习近平主席第一次在国际舞台上向世界各国提出网络空间治理的愿景,即“共同构建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同年11月,习近平主席向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致贺词指出:“互联网真正让世界变成了地球村,让国际社会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第一次将互联网与“命运共同体”同时并提,也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理念的雏形。

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刻剖析互联网对人类社会和文明发展的关键作用时,明确要求“做到发展共同推进、安全共同维护、治理共同参与、成果共同分享”。

其一,推进共同体建设。“发展共同推进”要求推动全球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适合的网络服务。“安全共同维护”强调网络安全需要世界各国共同维护。“治理共同参与”强调世界各国应坚持多边和多方参与,积极推进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的改革和建设,制定适合各国遵守的网络空间治理规则。“成果共同分享”强调互联网的发展和治理成果应由世界各国共同分享,使不同国家、民族和人群都能平等享有互联网发展红利。基于此,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加强沟通、扩大共识、深化合作、共同构建”的实践要求。

其二,制定网络空间规则。推进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理念的贯彻落实,需要制定网络空间规则,建立符合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治理的制度秩序。我国所倡议的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原则和主张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与认同,为全球网络空间治理提供了制度要求和保障。

其三,加强交流与合作。加强国际话语传播和人文情感交流,是维护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精神秩序。世界互联网大会的召开,就是由中国倡议搭建起的一个国际互联互通和共建共享的平台,在求共识、求合作和创共赢中为世界各国人民提供情感交流互动的网络空间。习近平总书记正是在自觉把握网络信息空间发展动力中,科学总结世界发展理论和实践,贯通历史、现实和未来,从具体实践要求的维度回应“如何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这一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把握网络信息技术发展的“时”和“势”,对加强网络空间全球合作与治理进行深邃思考,擘画了具有鲜明特色的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构建蓝图,其中蕴含着科学思维。

一、战略思维、科学谋划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构建目标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战略思维的运用,坚持运用战略思维把握时代脉搏、分析发展大势,并对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构建进行战略谋划。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理念内蕴着战略思维,是对新形势下如何应对全球网络空间治理难题和实现美好网络生活需求的战略部署。

其一,前瞻性思考。“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全球网络信息的飞速发展,使网络空间发展出现失衡、网络空间安全面临威胁、规则不够健全和网络空间秩序不合理等问题,对国家安全造成一定威胁。对此,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全球历史发展高度,纵观世界各国互联网衍生的方向,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首次提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理念,并在之后的世界互联网大会中使这一理念得到逐步丰富、发展和完善,这是对新时代全球网络空间安全发展、治理等问题的深刻回应。

其二,全局性谋划。习近平总书记整体审视世界互联网发展问题,在与时俱进发展中适时提出互联网治理的“四项原则”和“五点主张”,并针对新形势下网络安全面临的威胁与挑战,强调要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以维护各国共同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推动构建更加公平合理、开放包容、安全稳定、富有生机活力的网络空间,让互联网更好造福世界各国人民”。在尊重网络主权、构建国际新秩序和奉行合作共赢中走出一条互信共治之路。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我们要结合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学深悟透这一重要思想,深刻把握网信工作的地位作用、使命任务、原则要求,抢抓机遇、应对挑战,敢作善为、攻坚克难,不断提升管网、治网、用网水平,奋力开创全市网信工作新局面,以实际行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要强化阵地意识,持续深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网上宣传,巩固壮大网上主流思想舆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防范网络意识形态风险,不断提高网络综合治理效能。要以强信心为重点,围绕深化“三个年”活动和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民营经济、开放型经济、数字经济等加强正面宣传,讲好中国经济光明论的**故事。要树牢底线思维,践行正确网络安全观,加快构建大网络安全工作格局,加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强化数据安全管理和防护,全面推进网络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要坚持需求牵引,以关键核心技术新突破培育新质生产力,聚焦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催生发展新动能,运用数字技术提升省域治理效能,优化普及数字公共服务,充分发挥信息化驱动引领作用。要加强党的领导,坚持党管互联网,严格落实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和网络安全工作责任制,深化网信工作体制机制改革,健全完善网信工作体系,强化实践锻炼和专业训练,着力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网信工作队伍,不断凝聚做好网信工作的强大合力。

要加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强化数据安全治理监管能力建设,着力构建系统完备、有效衔接的大网络安全格局。要坚持网络为民、网络惠民、网络便民,让人民群众在信息化发展中不断提升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要有序促进数据资源的流动和利用,挖掘数据要素价值,抓好数字政府和数字社会建设,更好服务支撑**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