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辅导党课:全面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筑牢国家安全屏障
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维护国家安全是全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所在。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社会稳定是国家强盛的前提。”进入新时代,我国国家安全形势发生重大变化,面对新挑战新问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加强对国家安全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创造性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对国家安全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开创维护国家安全的崭新局面。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需要应对的风险和挑战、需要解决的矛盾和问题比以往更加错综复杂,维护国家安全的任务更加艰巨繁重。在重大风险、重大挑战面前,我们一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更高站位、更严标准、更实举措推动总体国家安全观落地落实,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有力有效防范化解各类风险隐患,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持续巩固发展政治安全、社会安定、人民安宁的良好局面,更好地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保驾护航。
一、把总体国家安全观作为基本遵循,自觉做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坚定信仰者、模范践行者、忠实捍卫者
总体国家安全观,是马克思主义国家安全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标志着我们党对国家安全基本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是做好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作出战略部署,充分体现了新时代新征程国家安全工作在党和国家事业全局中的极端重要性。当前,全党上下正在开展主题教育,我们要持续推动总体国家安全观学习宣传贯彻工作向基层延伸、向各领域拓展、向全体党员干部覆盖,筑牢维护国家安全的政治基石和思想长城。
(一)深刻认识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重大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加强国家安全战略谋划和顶层设计,建立集中统一、高效权威的国家安全领导体制,设立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担任主席。20**年4月15日,在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为做好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推动国家安全工作实现了从分散到集中、迟缓到高效、被动到主动的历史性变革。党的十九大将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纳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并写入党章。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作出了部署。总体国家安全观关键在“总体”,强调“大安全”理念,涵盖政治、军事、国土、经济、文化、网络、生物等诸多领域,并将随着社会发展不断拓展。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把维护国家安全贯穿党和国家工作各方面全过程,坚定维护政权安全、制度安全、意识形态安全,顶住和反击外部极端打压遏制,在涉港、涉台、涉疆、涉藏、涉海、人权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上,敢斗善斗,打赢多场硬仗,有力地回击外部势力对我国内政的干涉。
(二)坚定不移用总体国家安全观统一思想、统一行动。我们要深刻领会总体国家安全观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关于维护国家安全的决策部署上来,树牢忧患意识,强化底线思维,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以实际行动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深入学习领会总书记关于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重要论述,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自觉用总体国家安全观统领全区国家安全工作,坚定担当起维护全国安全稳定大局的政治责任。始终坚持以人民安全为宗旨,既立足当前、着力解决突出问题,又立足长远、不断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增强公共安全保障能力。
(三)坚持党对国家安全工作的绝对领导、全面领导。总体国家安全观,是马克思主义国家安全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标志着我们党对国家安全基本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处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地位。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做好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必须加强统筹协调,把党的领导贯穿到国家安全工作各方面全过程。要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国家治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二、把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作为根本遵循,坚持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
当前,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面对复杂严峻的形势和前所未有的风险挑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以统揽全局的战略思维和宽广的世界眼光深刻把握国家安全问题,以强烈的忧患意识和责任担当谋划国家安全工作,大力推进国家安全领域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走出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这条道路契合新的时代条件下维护国家安全的紧迫要求,彰显鲜明中国特色。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二)着力提高维护国家安全的能力本领。维护国家安全既需要过硬担当,也需要过硬能力。要坚持管得住是硬道理、管得好是真担当,在提升风险意识、化解能力、处置本领上下足功夫,善抓、会管、能干的“行家里手”越来越多。健全完善国家安全部门联动制度,风险评估、情报信息搜集、重大事项请示报告等各项机制制度,促进国家安全工作跨部门、跨领域协调联动,推动形成各地各部门共同参与、优势互补、协同作战的局面。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突出实战、实用、实效导向,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维护国家安全的能力,锻造一支维护国家安全头脑特别清醒、眼睛特别明亮、立场特别坚定、本领特别高超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三)着力筑牢人民防线。人民是国家安全的信心之源、力量之源。要推动有关法律法规进社区、进学校、进机关、进企业、进军营、进网络,组织接地气的普法宣传,将国家安全教育纳入课程体系、实践活动,对照普法责任制清单,线上线下提高市民对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知晓率,丰富多彩的宣教活动让国家安全意识深入人心;充分利用传统有效的普法方式基础上,更加注重新媒体、新技术的运用。善于运用公众喜闻乐见、便于参与的方式调动大家对国家安全法律知识的学习积极性;要通过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和日常的学习,提高市民国家安全意识和法治意识,同时还要不断将这些意识转化为维护国家安全的具体行动。只要我们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自觉践行国家安全法、反间谍法、数据安全法、网络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国家安全的铁壁铜墙就能在我们手中构筑起来,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的社会基础就会更加牢固。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并且用专章对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作出了全面部署,这在党的历次代表大会上都是第一次。习近平总书记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处理好的若干重大关系作出深刻阐释、提出明确要求,强调“要统筹发展和安全,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健全国家安全体系,增强维护国家安全能力,坚定维护国家政权安全、制度安全、意识形态安全和重点领域安全”。有了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指引,必将汇聚起护航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强大力量,必将形成一体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强大合力,让新时代每一个中国人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