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控制的思考

——质量管理中的10大问题

唐金钟

海丝特第一纺丝制造部

前言

本文围绕纺丝多人员、多机台为主要特点,就如何搞好基层质量控制作了较多的思考和总结,重点是针对10个问题指出了一些质量控制有针对性的手段和办法,重在寻找基层质量控制的方法论和思想论。

关键词:工序质量管理提升质量要素系统管理质量细节质量制度

纺丝作为本行业生产质量控制的关键工序,是所有质量控制要素的集中反映的流程,再加上人员多且素质差异大,机群大且运行环境差,使得纺丝的质量控制上的难度就更大。要搞好纺丝的质量管理,就必须从纺丝固有的特点出发,系统控制,适时应变,不断修正和解决基层管理的疑问,才能真正使品质持续受控。为此,本文围绕纺丝质量管理过程中一些常见的管理问题来阐述自己的一些观点或对一些科学管理理论的应用情况的叙述。

问题一:

为什么我们需要不断地查找质量控制中的漏洞,什么样的质量控制方式才是最严密的——基于“蛛网”控制思想在纺丝的设想和应用

蛛网的中心所在位臵就是质量控制者所占位臵,我们将质量项目或质量目标放在这里,这是质量控制者的职责和控制目的,然后将各种质量控制要素放在蛛网的各节点上并注意相互间的影响关系,管理者找出关键节点设臵专职人员建立控制岗位或专项控制办法(兼职人员负责此岗位的职能使这个节点受控),这样就建立了质量的控制“蛛网”。节点的多少和相互功能的发挥就确保能网住质量的负面因素,从而达到控制质量的目的。

基于这种设想,部门近几年不断分析查找节点,建立了如水嘴检测岗位、温度管理职责、单丝留取制度、部门重要因素控制岗位、三级检查岗位等等,使得部分的质量控制网越来越密,越来越可靠,以保证各质量各指标的稳定提升。

问题二:

为什么我们面对一个质量整改面时会感到不知所措,什么样的办法才能找到最直接、最快捷、最有效的质量控制关键点——纺丝很适合“帕雷托20/80”法则的应用

2-8法则在部门质量控制上的应用很多也是很重要的,该法则主要是指导我们寻找关键的控制因素和合理的分配资源,比如:

重奖对质量贡献非常重要和突出的20%的管理者和20%的员工,引导更多的人积极投身于质量攻关工作,树立质量形象,保证关键质量项目的推进。这一措施使得部门基层管理者对质量的兴趣和责任感非常强,长期处于良好的质量进击状态。

不断教育和培训处于团队后20%的员工和管理者,这一措施使得部门今年的员工队伍的整体素质提升较大。

长期坚持对纺区排在后20%的设备进行不断整改,特别是坚持对普遍性的设备问题按照此办法开展工作,各辅助员工能完成,辅助部门能接受,从而使一纺丝的机台状况在近半年多以来改进非常大,而且改进永不停止。

质量管理也要抓住20%的时机创造80%的效果,比如我们将质量控制的重心放在了交接班前后两个小时、落丝前后一个小时、升车前后一个小时,等等,这些时机的选择对质量的保证效果是非常明显而重要的。

第1页

对指标的管理我们也是围绕此法则来实施的,比如每日分析外观最差的责任人、最差的机台;染色降等最敏感的人和机台、最敏感的时间;控制好每班最差的员工等等

目前部门的决大多数管理办法和措施都是围绕此法则来开展的。

问题三:如何看待内外质量关系,工序质量控制管好内部就够了吗——纺丝质量的控制也需要管好“两头”

我们都知道,粘胶制备的好坏对纺丝可纺性而言无疑是决定性的,所以与上工序配合搞好信息沟通和质量督促,对纺丝质量管理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控制要素,所以每次面对质量问题时坚持对三道过滤和酸浴同时分析,这一点尤为重要,往往我们会发现三道过滤针对发现的问题都会“有事可干”。

对整个公司和部门的质量目标来说,丝饼送到后工序并不算完,还需要根据纺丝工艺质量情况与精炼做好配合,从而最终保证产品品质。

可见,对纺丝质量控制来说,管好两头也是非常必要的。

问题四:

为什么很多基层管理者会感到“有的问题老是没人负责,没人去干”,感觉自己内心很累——面对复杂的管理要素和关系,我们需要质量控制倡导主体责任

纺丝质量控制的因素复杂,涉及的人、财、物和需要关注、协调的对象也很多,面对机台、面对质量各质量相关方只有具备了强有力的主体责任感,才能保证每一个问题得到及时高效地得到解决。特别是运行人员必须要建立对设备使用、安全保障、质量控制、质量改进等各方面的主体责任意识,有了这个意识,才能使整个纺丝的管理达到事事有人管、事事有人干的良好状态,这一点对质量控制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这样就不会出现“没人负责,没人干”而是“就该自己干,自己负责”。

问题五:

为什么我们管得很累质量却反而不行——领导管好员工,员工管好质量,只有员工才能管好质量

我们常说“质量是员工的双手创造产品的同时创造出来的”,这个观点不假,但是我们更应该发掘出这句话隐含的重要意义,就是员工在创造产品时也有可能创造不出质量,而是产生废品和次品。那么如何来解决这个问题呢。既然员工在创造产品的同时质量就已经得到了创造,那么也就是说此时质量的好坏也已经得到固化,所以只有员工在创造产品的同时作出对产品质量最有保证的动作才能得到有保证的质量,也就是说员工工作质量的好坏最终决定了产品质量的好坏。可以想见要通过外界的监督来控制员工这些动作来达到质量受控的难度是很大的,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所以只有员工自己才能控制好这些动作,也只有员工自己才能控制好质量。这一点正是部门“推行工作质量保证金使得产品质量得到大幅度提升”的最好诠释。

可见,领导只能通过管理好员工来实现质量的控制,只有员工才能直接控制好质量的各种因素,这样就能避免“顾此失彼”的事情发生。当然由于领导及技术人员与员工技术功底有较大的差异使得他们比员工在质量提升和改进的措施上有更大的作用,但是这些作用还是需要员工来得以实现。

所以,面向员工的质量控制办法才能发挥作用,这是各级基层管理者必须重视的。

问题六:我们的质量为什么会反复——质量控制需要基层管理者树立长远意识与建立长期规划

一般来讲基层质量指标的好坏取决于三个基础,即设备基础、人员基础、工艺操作控制状况,只有保持这三个方面的持续改进质量才能持续改进。但是,从公司现状看,由于干部考核机制和干部个人需求的差异性,使得在岗干部大都热衷于短期目标的改进而不愿意开展对公司意义重大但是短期见效慢的工作,比如部门、工段的长远规划性的建设,再比如设备的长期管理与持续改进,员工的持续教育与培养,这些问

题无疑是对公司质量持续提升意义重大的。为什么日本旭化成等国外先进的质量控制方式到我们公司就不能发挥作用,如锭位分析管理办法、刮喷头的办法等等。我们都知道,这并不是他们的技术不如我们,真正原因是我们还没有发展到可以应用其方法的阶段,归根结底是发展还不到时候,三个基础还很薄弱,所以我们就不断发现过去不接受的往往是最好的,常常有“大彻大悟”的感觉。可见我们要走的路还很长,还需要快速的发展,所以各级质量管理者对自己的管辖范围必须建立长远发展的意识并建立长期规划并坚持去做,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公司整体管理、质量水平不断快速发展,而不致老是在行业中处于被动局面,或是部门老是处于迎接不断整顿的局面。当然,这种情况海丝特公司近几年有很大改善,但在整个集团公司来看,这种现象不在少数。

只有质量管理者树立了这种思想,才会真正想到“应用周期管理的思路去控制各质量的要素”,适时应变找出适合当前质量控制要求的手段和方法,质量也就能够保持健康发展了。

问题七:

为什么我们在管理质量过程中会得“冷热病”——质量控制者必须具备“质量三心”

由于长丝生产流程长、周期长、人员多等太多的质量要素,任何一环控制不好,特别是系统影响的因素,一旦波动质量就会出严重问题,有时甚至会频繁地出现波动。基层管理者中,很多适合坚持干顺生产,质量越干越好,干劲越干越大,但是在质量波动时往往情绪波动、急躁,甚至丧失信心;有的又希望在质量波动时发挥自己的优势,质量稍微提升,就觉得很了不起了,不能持之以恒;有的在一出现困难就想当“逃兵”。这些质量管理者的个性直接就反映在质量的波动中去了。我们发现,每个基层管理者都有管理的情绪周期,这些周期使得质量也呈现出周期波动。就拿染色来说,有的工段质量稳定周期为4~6天,有的为7~10天,差异是很大的。要解决这些问题,除了要认识到要在周期到来之前采取措施外,最重要的就是必须让基层管理人员具备质量管理的“三心”,即决心、信心、恒心,选拔工段长和培养工段长都必须重视这一点。

问题八:

为什么制度总是难以发挥出我们所想象的作用,为什么必须坚持不断更新,质量管理制度究竟应当如何制定呢——制度是有缺陷的,制度是有生命周期的,制度间具有平衡关系,周期管理是解决制度持续有效的关键

在质量管理过程中,在制定质量方案和制度时,我们许多人都希望自己拿出最完美的东西或认为自己的制度、方案是最完善的,但结果往往存在较大的差距,甚至我们还遇到过这样一个情况,现场质量管理急需一个其实很简单的补充完善制度,可一位技术人员花了好几天也不能完成制定工作,问其原因,竟是他老是感觉这个制度无论怎样作都有漏洞,我们看了他写的制度也没有进行修改,并且执行效果并不差。“千万不要使用各相关方都认为很好的制度”。

实际上,每一个制度不可能百分之百的完美,它总是存在一定漏洞的,这才需要我们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地去改进或调整管理的重点。其原因就在于各质量制度之间都是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平衡关系,这些制度之所以能发生作用,除了员工荣誉责任等意识的东西以外更重要的是员工在取舍,特别是在操作过程中对同时出现的很多制度要点进行取舍。因此,制定一个好的制度应当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一定是面对被执行者,跟被执行者的利益取舍是有很大关系的,制度的有效性一定是满足员工对该制度有更大的倾向性

2、有70%以上的成功可能即可,过高的成功几率却并不一定成功,员工对于这种面面俱到的制度没法取舍或不能取舍、或者无法执行,最终造成制度“流产”

3、正因为制度是不可能100%完善的,所以制度一定是有生命周期的,必须在新情况出现时及时更新,否则就会产生相关的新的质量问题。对纺丝而言,一般的现场质量制度的生命周期仅为7~10天,跟员工一般利益相关的制度生命周期为30天

左右,跟员工生存利益相关的制度如工资考核办法的生命周期为3个月左右。

4、部门或岗位制度多容易造成员工取舍困难,所以制定和贯彻制度一定要以当前的质量需要为前提,引导教育员工尤为重要

5、关注制度间的平衡关系,不要造成其它重大的质量隐患

6、搞好制度的周期管理和更新

问题九:如何避免质量假数据的产生,为什么大家目标一致还会为数据的差异而争论——建立务实的团队质量意识,注重质量细节,控制质量源头

过去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形,降废丝一定会出现废丝乱扔的现象,提升生丝饼外观一定会增加废丝或员工争议,提升染色均匀性一定会增加隔离丝……有时我们认为这是正常的,实际上反应了一个事实,那就是原先的质量数据一定是假的,没有真实的反应质量现状,这无疑对我们的质量管理是不利的。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实际上,我们忽略了一些重要的东西:

1、基层质量管理者的质量取向决定员工的质量意识。我们常说“管理者重视的一定会是员工重视的”,所以基层管理者一定要有务实的质量精神,这样员工才能有一颗务实的心。

2、质量管理一定要注重质量细节,控制住质量的源头。所以基层质量管理者一定要深入现场查找质量问题产生的源头因素,这就是质量的细节。解决质量问题,就要从这里开始。一般而言,从指标项目开始向下分析到第三层时多半会是质量源头,这里就是关注的重点细节。

3、质量引导要“以不管质量来管理质量”,就是不要单纯为追求指标而下行政命令,工作的落脚点放在解决具体问题上去。这就是为什么公司领导在每次下达目标指标后总要召开措施落实的会议的意义所在。部门在每次下达任务的同时也一定会找出落实任务的具体措施,只有这样,指标才是真实有保证的。

4、用好看板管理,及时发现指标异常,寻找办法和措施也是避免假数据的重要手段

问题十:究竟是选择质量提升还是质量控制——质量提升是质量控制最好的办法

俗话说“进攻是最好的防守”,质量管理也是一样,只有不断地提升才能保持质量的市场水平,否则就是倒退,因为质量的市场需求一定是发展的。就质量提升而言,应当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质量管理必须不断创新和深入,特别是技术进步才是促使质量进步的重要手段,创新也是公司的核心文化

2、质量要求的标准必须不断提升,要求提高才能给管理者和技术人员思维的空间。保持质量目标与现实质量水平一定的差距,是保持质量提升动力的好办法。并且公司的整体质量水平与与有些同行还有一定的差距,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3、不断灌输质量危机、进行质量危机教育对保持质量管理团队的动力很重要

4、要不断调整基层质量攻关的重点和方向、寻找新的质量突破点,以调整和保持员工对质量追求的积极性

以上是针对质量管理容易出现的10大问题个人的一些解决办法,鉴于内容过多,没有对每一个问题进行详细的阐述。同时通过我们第一阶段的粘胶工艺技术的学习,我相信在工艺技术方面的大家的体会一定是很多的,这里也就不再赘述。

参考文献:

[1]《成功销售必读的24本书》孙路弘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2]《工序质量控制理论与实务与应用》于涛经济管理2008.5

[3]《80/20法则(个人版)》【英】

理查德〃科克【译】

王师中信出版社2008.12

第二篇:对如何进行审计质量控制的几点思考对如何进行审计质量控制的几点思考

刘家义审计长在今年的全国审计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加强审计过程控制,加强组织领导,领导干部要坚持深入一线,做到决策科学,要求明确,指挥有力。要落实分工和责任,把责任细化到完成时限、质量标准、进度要求和工作实效上,确保审计实施每一个细节的责任都能落实到人。要强化各环节控制,将方案制定、现场实施、质量检查与责任追究结合起来,高标准制定并严格执行审计方案,确保实施中不偏离、不走样、不架空;规范审计取证,做到有关联、讲程序、重事实,形成能支撑审计结论的证据链条;加强审计审理和质量检查工作,探索对重大项目的审计实施过程进行跟踪审理,提高质量控制效果。

审计质量控制是指审计组织和审计人员为确保审计质量,提高工作效率,而制定和运用的各项政策和程序。通过质量控制,可以降低风险,促进审计工作的发展,使审计工作适应企业内外部环境变化的需要。要提高审计质量,必须加强审计质量控制。审计质量控制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计划、实施、报告、复核等各个环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对审计人员综合素质的控制

审计质量控制中最活跃、最积极因素是人。加强审计质量控制,必须加强审计队伍建设,全面提高审计人员的政治素质、职业道德水平和专业能力。

一是加强落实对审计人员的政治理论学习和思想教育,通过学习提高审计人员的政策理论水平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审计人员在实际审计工作中,做到清正廉洁、客观公正、实事求是,能在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时,不掺杂个人的主观意愿,真实反映审计结果,提出客观公正的审计意见

二是加强对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使审计人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提高审计人员知纪、守纪和执纪的自觉性,增强审计人员自我约束力和免疫力,自觉抵制不良行为

三是加强审计人员专业知识和工作技能培训,全面提高审计人员业务素质。无论是国家审计人员还是社会审计人员必须坚持独立性原则。对各种问题的处理必须依据客观事实,而不能带有任何偏见。因此审计组织应建立保证审计人员独立性的法律规定,并对审计人员的独立性,随时予以监督。审计人员应定期汇报自己在工作中是否遵循独立性原则的情况,以及在被审计单位有无应予回避的人际关系;审计人员必须经过严格的专业培训,掌握充分的专业知识和

技能,并精通所承担的工作。审计组织应建立严格的专业培训和继续教育制度,不断提高审计人员的思想与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保证审计人员随时掌握与更新履行其职责应具备的知识、技能并不断提高熟练程度;还应建立科学的、严格的、与淘汰相结合的晋升制度,通过有效的竞争上岗、项目招投标、整合内部资源降低审计成本(即对审计人员实行统一指挥,集中调配)等方式,优胜劣汰,以保证各阶层的审计人员都能“审的出来、说的明白、写的清晰”;审计组织应推行审计问责和责任追究制度,促进审计人员依法、公正、高效地履行职责,杜绝违规问题的发生。

二、对审计计划阶段的控制

科学制定审计项目计划,建立和完善计划执行情况考核和评估制度。加强调查研究,掌握审计资源,对拟定审计项目进行必要性、合理性和可行性研究,形成对象明确、范围合理、目标可行、进度可控、要素完整的审计项目计划。

三、对审计实施阶段的控制

1.审计调查是制定好审计实施计方案的基础。审计调查质量高低,直接影响着审计项目结果,对提高审计项目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审计调查作为审计项目质量控制的重要基础环节,审计组要紧紧围绕审计工作方案确定的审计重点,有针对性的开展审计调查,要全面掌握审计对象内部控制环节及所起的作用,充分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充分收集与审计对象所处行业相关资料,了解掌握其情况及特点,同时收集该行业涉及的法律、法规和行业准则。要强化在审计调查阶段就开始收集审计对象的会计数据和业务数据,初步评价财务管理体制和制度建立健全情况,以便确定审计重点,寻找有价值的审计线索。审计机关也要建立健全审计调查相关法规和规章制度,严格依法开展审计调查,减少审计调查工作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2.审计实施方案的编制是提高审计质量的基础,所以做好审计实施方案的编制工作显得尤为重要。编制好审计实施方案是审计质量控制的基础和灵魂,是指导审计人员现场工作的依据,它对实施审计起着全面控制作用。编制审计实施方案时,要认真分析审计调查取得的资料,结合以往的审计成果,分析可能存在的问题和线索;确定审计步骤和方法,编制审计步骤和方法的原则要能够指导审计人员实施审计,具有操作性,并且能够减少随意性,避免审计资源浪费。

3.审计实施过程的控制是提高审计质量的中心环节。审计现场质量的控制

需要建立在规范操作之上。首先,应明确审计人员的责任,建立行之有效的审计复核制度;其次,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审计程序,按照审计准则的有关要求,获取直接、有效、确凿的审计证据,审计证据必须足以证明审计事项的真相、足以支持审计处理处罚决定,然后根据取得的审计证据编制观点明确、条理清楚、格式规范、手续完备、有理有据的审计工作底稿。

4.优化审计报告编制,是审计质量控制的关键。审计报告是审计意见的载体,是审计工作的最终产品,不仅受到审计理论研究的高度重视,更是审计实务的重要内容之一。要想提高审计项目的质量,重视审计报告的撰写是非常必要的。审计报告的材料源于审计实施过程中所发生的每一次具体工作内容,审计报告应以审计工作底稿为基础,以审计证据为依据。在出具审计报告前,对每一个审计项目从审计工作底稿到审计决定,都要严格复核程序、复核权限,进行全面复核和检查,规避审计风险。

四、对审计后续工作的控制

跟踪落实和整理档案阶段的工作是审计项目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审计成果的最终体现。因此,要切实加强对党政领导批示意见、审计决定、审计查明问题的整改,审计意见建议的采纳及移交纪检司法机关处理案件的跟踪督办,把它作为巩固审计成果、扩大效果的一项具体措施,切实促进有关部门、单位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收到标本兼治的效果。同时应当按照审计档案管理要求收集与审计项目有关材料,做好建立审计档案工作,审计档案是审计经验、业绩、责任等的一个积累,是审计历史的一个浓缩,它所保存的都是在审计过程中形成的各种文字、图表等等的历史记录,对今后的审计发展具有借鉴意义,所以在档案的建立、保管、查阅等方面都要形成质量管理制度,以约束档案的各项管理行为,比如:在档案的装订上,明确责任,实行谁审计谁立卷,审结卷成,而且必须装订整齐、规范。在归档的内容上,必须规定哪些内容可以归入档案,哪些不能归入,作到归入档案的内容必须真实,来源依据充分,经过确认的证据材料。在归档资料的顺序上,要有明确的排列规则,作到清晰、规范。在档案的保管期间,作到按规定日期保管,做到查阅、借阅登记制度,明确档案内容保密责任等。为日后的审计监督打下良好的基础。在审计后续阶段,建议建立审计质量评价制度以及责任追究制度。审计质量评价包括对对整个审计项目的评价和对审计人员的评价。对项目的评价包括审计实施方案的执行情况、目标的完成情况、与被审计单位的沟通、审计证据的质量、预期的审计发现和结果及审计小组的整体情况等;对审计人员的评价主要包括专业胜任能力和工作效率等情况。通过审计质量评价可以总结值得借鉴的经验教训,促进审计工作质量的提高。责任追究制度,并不是简单的惩罚措施,而

是要通过必要的监督和制约,把审计质量控制落到实处。

审计质量的好坏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审计中的每一项具体工作均需以审计质量为立足点,使审计质量意识贯穿于项目始终,从审前准备到审计后续工作都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审计质量。只有重视审计质量,才能规范审计人员在各阶段的行为,保证质量控制目标的实现,使每一个审计项目都成为审计精品,同时为审计工作创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王景景)

第三篇:质量控制★知识点精要

1.建筑工程施工项目质量计划编制依据:

(1)工程承包合同、设计图纸及相关文件;

(2)企业和项目经理部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及其要求;

(3)国家和地方相关的法律、法规、技术标准、规范,有关施工操作规程;

(4)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施工方案及项目计划。

2.基坑(槽)验槽,应重点观察柱基、墙角、承重墙下或其他受力较大部位

3.边坡塌方的原因:

基坑(槽)开挖坡度不够,或放坡不当;有地表水、地下水作用时,未采取有效的降排水措施,造成涌砂涌泥、涌水;边坡顶部堆载过大,或受外力振动影响;土质松软,开挖次序、方法不当等。

4.回填土密实度达不到要求的原因:

土的含水率过大或过小;填方土料不符合要求;碾压或夯实机具能量不够,达不到影响深度要求,使土的密实度降低。

5.工程质量不符合要求时的处理原则是什么

答:

(1)经返工重做,应重新进行验收;

(2)经有资质的检测单位检测鉴定能够达到设计要求的检验批,应予以验收;

(3)经有资质的检测单位检测鉴定达不到设计要求、但经原设计单位核算认可能够满足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的检验批,可予以验收。

(4)经返修或加固处理的分项、分部工程,虽然改变外形尺寸但仍能满足安全使用要求,可按技术处理方案和协商文件进行验收。

(5)通过返修或加固处理仍不能满足安全使用要求的分部工程、单位(子单位)工程,严禁验收。

6.施工项目质量计划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主要内容是:编制依据;项目概况;质量目标;组织机构;质量控制及管理组织协调的系统描述;必要的质量控制手段;关键工序和特殊过程的确定;与施工阶段相适应的检验、实验要求;改进和完善质量计划的程序。

表2-2工程质量事故分级

1.施工单位应当按照审查合格的设计文件和建筑节能施工标准的要求进行施工保证工程施工质量。对未按照节能设计进行施工的施工单位,责令改正,整改所发生的工程费用,由负责。

a.建设单位

b.设计单位

c.监理单位

d.施工单位

【答案】

d

【解析】

施工单位应当按照审查合格的设计文件和建筑节能施工标准的要求进行施工保证工程施工质量。对未按照节能设计进行施工的施工单位,责令改正,整改所发生的工程费用,由施工单位负责。

2.当参加验收各方对工程质量验收意见不一致时,可请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协调处理

a.验收组织者.

b.工程质量监督机构

c.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

d.总监理工程师

【答案】

b

【解析】

竣工验收时,当参加验收各方对工程质量验收意见不一致时,可请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协调处理。

3.当建筑工程质量不符合要求时正确的处理方法是

a.经返工重做或更换器具、设备的检验批,不需要重新进行验收

b.经有资质的检测单位检测签定能达到设计要求的检验批,应予以验收

c.经有资质的检测单位检测鉴定达不到设计要求。虽经原设计单位核算能满足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的检验批,但仍不可予以验收

d.经返修或加固处理的分项、分部工程,一律不予验收

【答案】

b

【解析】

当建筑工程质量不符合要求时,应按下列规定进行处理:

(1)经返工重做或更换器具、设备的检验批,应重新进行验收。

(2)经有资质的检测单位检测鉴定能够达到设计要求的检验批,应予以验收。

(3)经有资质的检测单位检测鉴定达不到设计要求、但经原设计单位核算认可能够满足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的检验批,可予以验收。

(4)经返修或加固处理的分项、分部工程,虽然改变外形尺寸但仍能满足安全使用要求,可按技术处理方案和协商文件进行验收。

(5)通过返修或加固处理仍不能满足安全使用要求的分部工程、单位(子单位)工程,严禁验收。

4.钢材、钢铸件的等应符合国家产品标准和设计要求

a.品种

b.规格

c.性能

d.出厂时间

e.生产单位

【答案】

abc

【解析】

钢材、钢铸件的品种、规格、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产品标准和设计要求。

5.造成挖方边坡大面积塌方的原因可能有

a.基坑(槽)开挖坡度不够

b.土方施工机械配置不合理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5、严格执行国家对使用添加剂等食品辅助原料的规定,杜绝使用非食用的化工原料和不符合食品卫生要求的其它物资,使每个环节都成为食品安全的保障

6、严格企业的监督管理体系,建立纵横交错的监管制度一是要以企业自身的质量管理体系为保障;二是要自觉接受政府执法部门的监管;三是要严把原料、辅料、包装物、容器、工具等物资的质量关和产品销售过程的储存关及运输关

7、建立有效的应急反应机制。有了这样的机制,企业就能有效预防,积极应对,及时控制重大食品安全事故,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