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反思

革新传统安全意识、树立安全新理念

———“7.23”事故安全大检查活动安全大反思材料

从“7.23”事故发生至今,全路上下开展起大规模、高标准的安全大检查活动,通过安全大检查活动及时查找自身不足,审视安全薄弱环节,革新安全意识,消除安全隐患。通过一段时期的安全大检查工作的开展,通过生产安全、质量安全、技术安全的全面检查和整理,我个人对安全工作也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具体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严密的管理会最大限度降低不可抗因素导致的损失——从“7.23”事故反思车间安全工作

“7.23”事故发生后5天,在7月28日,动车追尾事故国务院调查组全体会议召开,上海铁路局长发言称,经初步调查显示,由于温州南站信号灯设备存在缺陷,应该显示绿灯的时候显示红灯,没有给后车提供应有的信号,相关调度人员也没有发出预警,引发追尾事故。事故虽然已经过去半个多月,但事故留给我们的思考还远没有结束。从事故原因上看,尽管具体的原因细节仍在调查中,但从初步的事故原因可以看出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信号设备的设计工作管理不善,表明设计单位存在管理漏洞。第二,2009年9月甬温线投入使用,在运行期间没有及时有效地发现设备缺陷,表明使用单位查找不足的力度不够。第三,信号发生故障后,相应预警机制未及时启动,表明列车调度指挥应急管理不严密。

从“7.23”事故所暴露出的三个方面问题,结合车间的生产实践,我进行了深入反思:首先,安全工作是过程管理,贯穿在生产过程的

1每个细小环节。在生产实际中,一系列的工作流程的每个细小环节中都离不开安全管理,安全工作贯穿了整个流程中,涉及到全过程的管理中。因此,把好每个环节,掌控每个操作过程的安全,才能做好车间的安全管理工作。其次,安全意识应当保持时刻警醒,消除“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的惯性意识。在日常的安全管理过程中,我们常常习惯了“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的意识,每次提到安全的时候,总是认为安全似乎如空中楼阁,似乎只有涉及大问题、大事故的才属于安全,而未能设身处地地结合实际来看待安全,因此导致了安全工作与实际结合的不够紧密。第三,严密的管理如同严谨的大脑,能够最大限度降低不可控因素带来的损失。从事故的教训中,有一条是值得深思的,那就是,管理就是车间的中枢系统,是车间的运行的大脑,大脑的思维不严密,势必影响整体的安全工作,如果有了严密的管理,就像一个人具有缜密的思维,能够尽最大可能将安全问题预想周全,这样才可能在不可抗的因素袭来时,最大程度减少损失。

二、安全是基础、效率是保障、效益是目标,辩证处理三者关系——反思安全与效率、安全与效益关系及处理方式

安全与效率、安全与效益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处理安全与效率、安全与效益,这个是值得我们深思的主题。在非高铁时代,由于车速较低,虽然安全第一作为一个重要口号,但实际上效率和效益比安全更为受人关注。但是随着高铁时代的到来,随着铁路快速发展,安全作为我们铁路企业的立身之本,已经被广大干部职工所认同,安全已经成为我们铁路企业赢得效益的基础。在当前新形势下,安全是一切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上面的几点不足,充分暴露出一点就是安全意识与安全实践存在割裂现象,因此,必须在日后的工作中革新以往“安全挂嘴边,实践放一边”的传统安全意识,树立“安全大如天,责任重如山”的安全新理念。

安全大检查活动是一个过程也是一个起点,是铁路安全建设的新起点,通过安全大检查不仅切实查找、发现、解决了一批生产实践中的安全问题、安全隐患、安全难题,更为重大的意义是,这次活动开启了铁路新时期下开展安全工作的新篇章,使我们铁路人能真正从自身角度去思考安全工作、去实践安全管理、去履行安全责任,为铁路的快速发展奠定安全的坚实基础。

注。(本文为上传者原创,下载使用者请进行修改。)8月12日上传的不知道被谁给删除了,本次倾情奉献给网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