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推进国企党建与安全生产管理进展情况的调研与思考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可以不惜一切代价。作为电力国企,公司党委始终把保护职工群众生命安全放在各项工作首位,以“党建+安全生产管理提升”工作机制为载体,深化党建工作和安全生产双融互促,引领保障企业高质量发展。
一、新形势下推进国企党建与安全生产管理提升存在的主要问题
梳理分析近五年国内能源国企安全事故案例,发现问题主要表现为“三个比较集中”:责任事故比较集中;一线班组事故比较集中;承包商事故比较集中。原因主要表现为五个方面。
一是部分领导干部对安全生产重视不够。一些企业在“发展”与“效益”的驱动下,对“安全第一”的认识和摆位出现了问题,算不清大账小账。一部分领导干部对“三管三必须”(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要求置若罔闻,风险意识、忧患意识、底线意识弱化,在面对安全与发展的选择题时,选错了根本站位。
二是安全生产责任落实不到位。国家电投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由三大责任体系共同履行:安全生产保证责任体系是基础和核心,安全生产监督责任体系起到监督检查和指导协调的作用,安全生产支持责任体系起到引领督促和支持保障的作用。分析近几年发生的安全事故案例,会发现因为安全生产责任落实不到位,三大责任体系运转不畅,导致安全事故发生。
三是基层基础管理相对比较薄弱。首先,班组长安全管理能力不足。班组是企业最基层的生产组织,班组长是班组的核心与灵魂人物。抓好班组长这个“兵头将尾”管理能力的提升,是确保一线职工安全保质保量完成生产作业任务的第一道防线。其次,生产一线职工安全技能水平参差不齐。随着企业高速发展,增量资产的种类和数量不断增加,大批生产人员得到岗位提拔或跨项目、跨专业交流。一方面造成有经验、高水平的生产管理人员的配置被稀释,另一方面也造成生产人员的整体技能水平与管理需求存在差距,导致整个生产管理体系防范与化解安全生产隐患的能力相对薄弱。再次,信息化运用程度不高。从公司开展的《班组建设管理提升问卷调研》中,在回答“您认为目前班组最主要的负担有哪些”时,有65.28%的人选择“需要手工整理的文字台账、资料太多”,有61.55%的人选择“活动、会议太多,存在多头管理、重复工作多”。目前解决这类问题的最佳手段就是加快信息化建设,这也反证了基层班组信息化程度不高、信息化功能作用发挥不充分的现状。其四,新产业、新情况带来安全管理新挑战。贯彻国家电投创新发展要求,电能管家、“综合智慧零碳电厂”等新技术、新业态不断涌现,公司生产管理的复杂性、管理难度越来越高。尤其是分布式、储能、综合智慧能源等“点多面广”项目的快速增长,对安全管理提出了更高标准和要求。
四是承包商队伍规模大、难管理。承包商安全管理“顽疾”难除。承包商管理机制不健全,准入把关不严、许可流于形式、过程管控失效等共性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以包代管,包而不管,管而不严”的问题突出;外委队伍管理存在盲区。外委单位及人员稳定性较差,流动性大,普遍缺乏系统的安全知识培训和安全教育,技术管理和运维技能均存在不足,业主方安全及技术管理制度和措施,不能有效地贯彻落实到基层运维班组。再加上通常外委项目部有自己的一套管理制度体系,业主深入项目管理很难,有时还会造成业主方与项目管理团队的冲突;外委班组专业、种类复杂。不同的外委单位带来不同类型的外委队伍,涉及到生产运维、技改和等级检修、工程建设、后勤服务等多个领域,既有长周期工作,也有短周期工作,例如土建施工、技改检修等等,这对业主单位的承包商管理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第三,党建引领保障强化顶层推动。党委牵头顶层推动。一是党委会专题研究。在党委会上通过“第一议题”的形式及时传达学习党中央、国务院、国资委和国家电投安全生产会议精神。党委会定期开展安全事故案例学习,听取专题汇报,制定行动措施,全力维护企业安全生产稳定局面。二是中心组专题学习研讨。把安全生产工作列入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重要学习内容,党委委员交流学习体会,并结合分管工作和联系点单位实际,提出强化安全生产工作要求;安全总监、各职能部门分别就安全生产保证体系、监督体系和支持体系运作,结合职能管理责任进行交流发言。三是党委成员一线调研推动。严格执行“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和“三管三必须”要求,构建了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直接领导、协管负责人协助、班子成员分工负责的安全生产领导体系。要求党委委员到三级单位调研时必查必问安全生产工作,对发现的问题现场反馈、限期整改。四是党群纪检部门强力督办落实。党群纪检部门深入一线加强实地督导检查,到所属各单位对相关主要领导、分管领导谈话,督促“一把手”履职尽责。把保电保安全专项监督、能源保供、生态环保等工作纳入全年“大监督”工作计划有序推进。结合国家电投有关要求及监督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向安监、生产等部门、所属单位下发监督提示函、抽查值班值守情况。巡察调研督导组将安全生产事项纳入巡察调研工作,对部分单位安全生产整改落实情况进行重点监督。调查研究解剖麻雀。一是深入开展安全监督队伍建设调研收资。针对普遍存在专职安全总监深入公司安全生产管理审批流程不足、作用发挥不充分的问题,公司党委安排专业部门,在国家电投集团内外部开展专题调研收资。最后形成分析报告和建议措施,为提升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提供决策参考。二是组织开展安全生产六项制度审查会。党群部门牵头,组织召开“党建+安全生产管理提升”课题研究制度审查会,全体党委委员和相关部门,围绕四类班组安全管理办法,以及加强安全监督队伍、技术队伍建设和履职的管理规定等6项制度内容进行深入研究讨论。三是开展基层班组安全管理问卷调查。党群部门牵头组织开展了公司“班组建设管理提升问卷调研”,对调查结果进行认真统计分析,总结梳理突出问题,为有针对性制订工作措施,提供了详实参考依据。党建引领逐个突破。一是聚焦根治顽疾重症。针对外委单位安全生产“以包代管”顽疾,抓住班组建设这个基础和关键,公司党委书记亲自带队,赴9家三级单位生产和工程建设现场,与23名一线班组长(含外委单位)面对面交流座谈,征询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二是强化系统保障力量。坚持问题导向,公司党委专题研究明确三级单位安全总监、生产部门专职安全员和班组安全员配备工作,实现了应设必设。优化生产技术责任制落实,完善“总工程师-部门技术负责人-班组技术员”三级技术管理梯队建设,200名技术岗位人员全部建制到位。三是提供针对性解决方案。在外委班组同质化管理过程中,注意区分不同班组的工作领域和特色特点,把外委班组分为四类班组,分别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办法。明确细化各部门(中心)、各三级单位、承包商的管理职责,对准入阶段、选择阶段、使用阶段、评价阶段的安全管理要求做出详细规定,使各类外委班组的同质化管理有据可依、运转更加规范高效。
三、“党建+安全生产管理提升”工作体系探索的启示
一是必须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这样才能统筹好安全与发展的关系,才能增强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才能理直气壮地抓好安全生产各项工作。二是必须坚持党建引领保障。要始终把解决安全生产难点作为党建工作重点,坚持党委顶层推进,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齐心协力,共同推进安全管理各项创新措施落实落地。“党建+安全管理提升”机制是公司强化党建引领,保障电力国企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三是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公司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全面梳理问题清单,精准发力,补齐短板弱项,既成功解决了国企党建与中心工作“两张皮”这一长期存在的问题,又探索出了根治“以包代管”安全生产管理顽疾的一套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达到了相融互促的目标。四是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安全生产是一项长治久安的工作,一些良好实践经验、正确安全理念制度的有效传承至关重要。如果原来一些好的做法和理念随着企业主要领导的更换而被闲置甚至抛弃,让原本稳定的安全形势逐渐式微,最终会导致重大安全事故发生。我们要坚持目标引领,敢于面对新矛盾新挑战,积极作为勇于担当,开创企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