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城市党建引领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调研报告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新型城镇化工作,明确提出以人为核心、以提高质量为导向的新型城镇化战略,并多次作出重要部署和批示指示。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明确了新型城镇化目标任务和政策举措,为“十四五”及未来一段时期新型城镇化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基本遵循。

站在“十四五”开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开启的新起点上,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作为一个偏远山区县,城市化呈现基数小、增速快的显著特点。近×年来,县城区面积由××平方公里扩展到近××平方公里,增长两倍;全县城镇人口从××万增加到××万,增长一倍。随着城市空间快速拓展,城市品位不断提升,让××成为“城在山中、水在城中、居在园中、行在绿中”的山水园林城市,实现由城市变“景区”的华丽转身。但城市化在推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使经济社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全县××%的人口生活在城市,××%以上的党员集聚在城市,人口、资源的集聚,公共服务需求的提高,给城市建设管理服务带来新挑战,对加强和改进城市基层党建提出了新课题。为此,××县认真学习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坚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不断健全基层组织,优化组织设置,创新活动方式,探索城市党建引领城市发展治理的新模式,引领推动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

一、xx城市发展变革对基层党建工作产生深刻影响

1.城市人口资源急速增长,对各类群众的教育引领提出了新要求。伴随城镇化的发展,各类思想价值多元、利益诉求各异的群体涌向城市,滋生了三类问题。一是“新市民”群体对城市的认同感弱的问题。在城市扩张中,近××失地农民变成了市民,并以安置小区的方式集中、分片居住,拆迁安置、就业保障、物业管理等矛盾问题突出。“新市民”脱离了习惯的农村生产生活方式,对城市生活方式难以适应认同感不强。二是“半城市化”群体对城市归属感弱的问题。城市吸引了近××万流动人口就业,并成为支撑城市建设发展的主力。该群体户籍在农村、生活在城市,其在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等方面享受不到与城市居民同等的权利,对城市缺乏归属感。三是“城市候鸟”群体对城市融入感弱的问题。随着城市品质形象的提升和康养旅游产业的蓬勃发展,全县××%以上的新建商品房被外地人群购买。每年冬春季节约××万“候鸟”人群涌入县城,与原有城市居民在城市资源、公共服务等方面形成“竞争”态势,城市候鸟群体对城市的融入感弱。

2.城市社会形态多元发展,对各个领域的覆盖引领提出了新目标。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产业园区、商圈组织等新兴领域不断涌现,失地农民安置小区、居民生活小区、楼栋不断增多,但是党组织建设未及时跟进,存在盲点。在社区“大党委”建设方面,社区党组织对区域联动的组织整合无力,单位党建、行业党建、区域党建条块分割、互不衔接,大部分社区单位参与社区建设较多的停留在临时性工作层面。在新兴领域党建方面,基层党组织立足党的建设与新兴领域在发展目标、资源互补、人才配置、科学管理等方面的结合不紧密,在引导各行业诚信经营等各方面结合不够。在小区党建方面,党组织建设停留在社区一级,以党组织为引领的自治机制,对物业管理的约束评价机制等不完善,对安置小区农民变市民的教育引导不经常,导致了小区、楼栋(院落)管理无序,矛盾多发。

3.城市资源条块投入增大,对下沉社区的力量整合提出了新挑战。随着城市人口的增长,各部门单位投入社区的力量资源也不断在增加,但力量分散,未能形成合力。一是各种下沉到社区的力量以条块管理为主未有效整合。进驻社区工作人员多头管理、分散管理,缺乏整合和考核评价的有效机制。比如民政、人社、政法委等部门分别选派××支队伍(社区干部、专职社工、居民小组长,劳动保障协理员、社区公益性岗位、专职网格员、专职调解员、城区专兼职巡防队员、平安志愿者)到社区,但对人力资源整合不够,服务效能不高。二是各种公共资源以条块使用为主共享不充分。各部门单位建设的党群活动中心、文化、体育等场所分别只对对应的群体开放,没有实现有效共建共享,有时甚至出现这边无设施可用,那边设施长期废置的情况。三是各类党员以条块活动为主作用未有效发挥。机关党员8小时之外,不愿在社区或居住小区主动亮明党员身份,主动参与小区建设;“流动党员”不愿意亮明身份,不能正常参加组织生活和活动。

4.城市生活方式加速转变,对服务群众的内容手段提出了新方向。党组织的服务内容和手段没有随着城市居民生产生活的转变而及时“更新”,导致城市管理矛盾激增。一是要素保障跟不上群众生产生活的需求。在以往的城市规划建设,更多从空间布局上进行拓展,对社区阵地、党群活动场所等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上缺乏规划和统筹,投入保障力度不够,基本阵地功能不配套、面积不达标。全县××余个老旧小区、楼栋(院落)普遍没有固定党群活动场所、管理用房。二是服务的内容跟不上形势的变化。在工作实践中,一些社区党组织继续沿袭传统工作理念和旧的工作方法,服务内容停留在代收水电气上,对目前城市兴起的小区快递收发、家政服务、幼教养老等服务内容没有及时跟进。三是服务的手段跟不上时代的发展。没有信息化思维,对党员群众的宣传服务发动还停留在传统媒体上,对网络一站式服务、微信、互联网的宣传运用得不多。新问题新事物的发展,倒逼基层党建工作内容和方式转变。

二、xx探索党建引领城市发展治理的新模式

××聚焦城镇化带来的新情况、新问题,立足城镇化建设和基层治理的现实需要,始终坚持以党建为引领,着力健全加强城市基层党建的组织机制、治理机制、服务机制和考核机制,不断探索党建引领城市发展治理的新模式、新路径。

1.构建整体联动的组织机制。坚持把城市基层党建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织密纵向抓联动、横向抓统筹的组织网络,构建整体

联动的组织机制,切实增强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整体性、系统性。一是构建“大党建”的工作格局。坚持县委抓总,把加强党的建设贯穿于城市建设发展全过程,放在管总的位置来系统谋划,与城市扩展、棚户区改造、环境整治等中心任务同步部署。制定推动城市基层党建工作全面提升“1+5”文件,将社区、机关、行业及商务楼宇、商圈市场等新兴领域党的建设全部纳入城市基层党建范畴整体推进。二是构建纵向联动的组织体系。围绕城市基层党组织延伸不够、引领弱化等问题,建立起县委统一领导、乡镇党委主责、社区主抓的县、乡镇、社区三级联动机制。突出社区党组织核心作用,把党支部建在小区,让组织覆盖楼栋,构建起“社区党组织-小区党支部-楼栋(院落)党小组-党员中心户”的四级组织体系,实现党建工作进楼入户、全域覆盖、纵向联通。三是构建横向统筹的工作机制。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组建“1+n”的区域化党工委,吸纳“双报到”单位、驻区企业、社会组织等党组织负责人任兼职委员,不断强化乡镇和社区党组织统筹功能。通过签订共驻共建协议,落实党建联席会议制度,推动全县××余家驻区单位和群团组织融入社区,整合撬动了各部门、行业资源力量,实现条块结合、资源共享。

2.构建党建引领的治理机制。全面加强党组织对基层治理的领导,以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创新。一是加强政治引领,推进居民自治。突出社区党组织在城市基层治理中的核心地位,加强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3.必须坚持人民中心,健全服务凝聚群众的常态机制。城市的主体是人,核心和灵魂是人。加强城市基层党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回应好人民美好生活需要。要把重心下移、资源下沉,加大经费、力量、阵地等保障力度,为群众提供更加精准化精细化服务。要搭建服务平台,创新服务载体,深化“双报到”等党员志愿服务,始终把群众凝聚在党的周围。

4.必须坚持资源整合,建立利益联结的长效机制。城市基层党建涉及多元主体,资源和力量丰富但条块分割,必须坚持以推进区域化党建为方向,条块结合、整合资源。要发挥乡镇党委、社区党组织的统筹功能,通过构建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的“1+n”区域化“大党委”,建立起“双向认领、双向服务”的利益纽带,实现横向融通,把组织集聚到社区、力量汇集到社区、资源整合到社区,实现共驻共建、资源共享。

5.必须坚持开放融合,以机制创新增强党建生命力。从实践来看,城市化、工业化、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党建模式越来越难以适应日益复杂的城市发展需求,必须紧跟时代要求,不断创新和改进城市基层党建的模式和路径。要打破现有行政体制、隶属关系的壁垒,健全党委统揽、多级联动的城市基层党建工作体系,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推动工作理念创新、政策机制创新、组织设置创新、管理模式创新、活动方式创新,实现城市基层党建模式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