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的转变演讲稿
社会的发展需要企业的贡献,社会的安定需要企业的安全。我们的生存需要企业提供就业环境,企业的良性发展需要我们安全的生产,家庭的幸福需要我们健康,我们的健康离不开安全。安全需要我们每个人的付出,我们也需要安全。社会要发展、我们要生存都离不开安全。我们来分析一下“要我安全”和“我要安全、我会安全、我能安全”两个不同阶段的表现。
一、“要我安全”的阶段表现
这一阶段的主要表现是。安全制度仅仅停留在口头上、会议上,落实在墙壁上、资料柜中。企业未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即使配备了也都是些不具备专业知识的和不具备安全管理的能力。
单位的安全培训工作流于形式。有些单位员工的培训不堪一提,除了培训开始领导的讲话,整个培训过程都看不到领导的身影,原因是领导有“更重要的事”要处理,尽管要求严格培训考勤,但领导不以身作则的培训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要我安全”阶段看到最多的现象就是安全罚款,谁违章,谁不安全就罚款,安全部门每年年底会有一沓子安全罚款单。但罚款解决不了问题,解决不了违章,被查到的违章只不过是冰山一角,被查到了自认倒霉,该怎样做还怎样做,因为人的安全意识还没有提高,安全技能没有掌握。
所以说我们今后要从企业安全文化上下手。企业安全文化是指企业管理组织在组织企业生产作业过程中及职工在生产生活过程中,为维护自己免受意外伤亡及职业伤害而创造的各类物质的和意识形态领域成果的总和。它是从保护人的身心健康,尊重人的生命,实现人的安全价值观的文化,是企业安全形象的重要标志,是树立企业安全理念和安全精神的动力。将安全生产工作提高到安全文化高度去认识,依靠安全文化的潜移默化作用,就能从根本上提高全员安全意识和整体安全文化素质,最终使“要我安全”变为“我要安全”。
二、“我要安全、我会安全、我能安全”阶段的表现
随着“以人为本”理念的不断深入,残酷的事故案例的广泛宣传,随着安全许可制度、安全标准化等法律、法规制度的不断完善,“三标一体化”(质量管理体系iso9000、环境管理体系iso14000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ohsas18000)管理体系在多个领域的推广实施,这些都为我们营造一个良好的制度氛围,找到了执法的依据。
我们要通过开展“现场管理”达标活动,使现场物品做到“有物必有区、有区必分类、分类必标识”,干净、整洁、有序的工作环境为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现在注册安全工程师越来越被企业所接受,有些企业成立了以注册安全工程师为主的专职安全管理队伍,真正做到会管、敢管。从管理上建立了一支过硬的安全管理队伍,保障了企业管理中的“执法”者的素质。
安全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态度,对安全的责任和态度通过安全意识提高来实现,单位负责人除了自己认真学习安全法律、法规,认真履行自己的安全职责外,还聘请专家讲授安全知识,提高全员安全意识,提高安全投入,改善作业环境,从意识上、硬件设施上保障了安全生产。
今年公司要举办一系列的安全活动,通过安全管理知识大赛,安全管理项目创新活动,安全技能大赛,应急演练等活动检验安全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只有安全知识、安全技能的提高才能做到“我要安全、我会安全、我能安全”。要通过表彰安全先进个人、先进集体,营造人人讲安全、人人都能做到安全的氛围,营造一个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
从安全罚款到安全奖励,改变以前“安全是一项不受表扬的工作”的想法,使不安全行为没有了存在的土壤,一个人的不安全行为会导致整个班组、车间都没有获得奖励的机会。安全正激励的实行,让一个存在不安全行为的人不会得到大家的姑息,会受到周围工友的监督。从成功企业的实践来看,安全文化的内涵应包括以下四点:一是指物态的安全文化。即生产设备的安全防护设施,个人劳动防护用品以及生产场所、环境、装置的本质安全化,以及各种安全技术和科研成果。二是指行为规范的安全文化。即安全生产法规、规章制度、技术操作规程建设,以营造一种强制力,对人们的不安全行为和危险动作以有效的束缚,使人们对自己的行为承担的法律的、道义的责任。三是包括对人们行为的安全引导。使人们认同安全的行为后放心去做,同时也否认危险动作,而抗拒并抵制,使人类的活动能安全,有序地进行。四是包括人们对自己安全的关注。即既不要被别人伤害,又不要伤害别人。时时事事都要有所警觉,形成良好的安全心态。
安全是广大安全工程专业研究人员、安全管理人员和无数操作员工孜孜不倦的追求。我们要以对工作的热心,对家庭、对社会的强烈责任感来完成安全生产这一艰巨而又利人、利己的神圣使命。安全工作无止境,是一项只有起点而没有终点的工作。虽然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我会安全、我能安全”的转变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应居安思危,警钟长鸣,在漫长而渐进的转变过程中得到安全的回报,实现“安全每一人,安全每一天”。
安全其实跟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安全就是父母宽慰的笑容、贤妻诚挚的心声、儿女绕膝的幸福。安全,是纽带,时刻维系着我们和亲人的纽带。当你出门上班的时候,一双期盼的眼睛默默地为你祈祷:“一定要注意安全。”当你下班回家时,一桌可口的饭菜期待着你平安归来。也许你会觉得这是再普通不过的事,可是,如果亲人们看不到你回家的身影,听不到你熟悉的声音,那么,他们所承受的将是多么大的打击。一切幸福和承诺都将在刹那间嘎然而止,再美好的未来都将灰飞烟灭。
第二篇。作风转变演讲稿各位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大家好。
大家好
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xxxxx作为一名行政后勤的工作者,我担负着医院建设这个重大的任务,我们是临床前线工作者坚强的后盾。来到基建科不到三个月但我已经深深地融入到基建科这个大家庭,虽然我们人不多但是在两位科长的带领下我们每天都积极努力地工作着。工地上有我们严格把关,争取把每一个细节都做到最好的身影,临床科室里,每当他们打来电话我们都第一时间去查看现场并通知工人来处理,或许有的时候因为各种原因我们没来得及处理好,但是看着临床前线工作者们为救护病人而忙碌时我都暗下定决心要在第一时间为他们为我们战斗在一线的医生护士门提供最好的就医环境。作风建设是个永恒的主题,我们党历来注重作风建设,是党在各个时期统一思想,转变作风的法宝。从1937年在延安就开展了以作风建设为重点的整风运动,整洁了党的队伍,统一了全党思想,对开展全面抗日战争和最终取得胜利提供了思想上,政治上和作风上的保障。
有了制度保障,关键就是人的因素。任何制度的设定,都会有它自身不断调整的过程,就会有被别人利用的空间。只有人的思想觉悟,精神境界达到一定水平,实现自我约束,自我管理才能真正的实现作风的好转和提升。
我是一位刚走向社会的大学生,党和人民培养了我15年,学到了科学知识和理论知识,我将那么回报社会。作为八零后的新一代,社会对我们总有一种扶不起的偏见,但我们已在08年的汶川地震,北京奥运会、建国六十周年等重大事件中向社会展示了我们是负责的一代,是有作为的一代。不是吗,鲜血队伍中驻立的身影,奥运会场飘飞的自愿彩旗,都是我们前进的缩影。
付出的不仅是我,还有今天在座的您和他。我们常想,人生苦短,在一生中该留点什么。是物质财富,还是精神财富。物质财富是人们生存的根本,不可缺,但也无需过份追求,过得下就行。百年之后还不是一掊黄土掩风流。
人还是要有点精神的,用真心真诚工作,就是一种基本追求,既可以换来物质,又回报社会。只要我们带着感情,带着真心,用恰当的方法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一张笑脸,一句问候一句对不起真的很重要,很能消除就医群众的怨气,促进问题的解决。
在这里我想先说一个发生在身边的事,前段时间,医院内部装修,几个临床科室需要更换病房,没有人通知,没有领导要求,早晨六点不到,医护、行政、后勤人员就已全部到齐,不论是年轻的还是上了年纪的,不论是等院领导还是普通的职工,大家都争着干、抢着干,汗水浸透了衣服,没有人喊累,喝口水,擦把汗,接着干,到正常上班时,整个搬家工作已经结束。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我们的干部队伍作风已经有了明显好转。但是,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有的时候,我们仍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违背“三用心”的现象,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使命意识不强,不用心想事;宗旨意识不强,不用心谋事;开拓意识不强,不用心干事。比如,我们局机关通过自查自纠,发现个别单位、个别人主要存在着三个方面的问题比较突出:一是办事拖拉,工作效率不高。工作不积极,自由散漫,缺乏紧迫感。上下班不按时现象时有发生,上班精力不集中,擅离岗位,做与工作无关的事情;自觉、主动学习不够,自我感觉良好,不思进娶工作粗放、大而化之,做工作不尽全力,差不多即可,干事业不创一流,过得去就行,精神状态不好,工作无激-情。二是是非不分,不敢坚持原则。明知正确的东西但不敢坚持,明知是错误的东西不敢或不愿反对,有时甚至还坚持错误、明知故犯;人云亦云、随大流,中庸思想,没有开拓创新精神;遇矛盾就绕,遇困难就让,不敢得罪人。三是不爱学习,工作能力不强。不把学习当成一种责任,满足于略知皮毛,一知半解;政治意识不强,理论素养不高,业务技术不精,政治形势认识不深,路线方针政策法规不熟,专业知识不强,规定制度不清。不用心、用力抓工作,满足于应付、过得去。这些作风上的问题,既突出表现于一些单位和个别人,也某种程序上,自觉不自觉地普遍存在于我们中间。目前,我们有三个方面的障碍需要“用心”去突破。一是要突破不敢坚持原则的障碍。始终保持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敢于坚持原则、碰硬逗硬。放开手脚理直气壮地开展工作。要坚决纠正奉行“好人主义”的错误思想,坚决破除明哲保身、一团和气的封建习气。二是要突破不敢面对矛盾的障碍。回避矛盾,不仅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使问题越积越多。直面矛盾,及时研究,积极化解矛盾,这是“三用心”的典型特征。三是要突破缺乏创新的障碍。激-情是工作好坏的外在表现,激-情源于锐意进娶开拓创新,要主动自我加压,才能攻坚克难。
三、学习创新,才能保持政务服务工作的生命力与活力落实“三用心”,提高为民服务的能力,重在学习,贵在学以致用。我们必须围绕提高理论素养,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重大战略思想,不断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要围绕提高执政能力,着力加强对经济、科技、社会管理、法律等方面知识的学习,提高驾驭市场经济、推进自主创新的组织领导、管理社会、依法办事等方面的能力;要围绕提高政策水平,熟悉掌握中央大政方针和省委、市委的重大决策,把学习的成果转化为谋划工作的思路、促进工作的措施、创造业绩的行动。作为政府联系群众的纽带,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政务服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用群众是否满意和方便作为改进工作的风向标,用群众是否支持和赞成作为克服阻力的原动力,保证政务服务工作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永远不变的是改变”。改革与创新既是唯物辩证法发展观的内在要求,也是“与时俱进”的时代要求。在改革和完善行政审批制度的过程中,存在许多矛盾和问题,往往是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问题又产生了。只有坚持用改革创新的思维方式解决出现的问题,认真清理行政审批依据,研究措施和办法,进一步精简行政审批程序,才能真正做到真心为民,才能使政务服务工作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活力。
四、真心为民,真抓实干,才能正确树立诚信公务员的良好形象作风问题说到底是宗旨意识强不强,亲民-意识浓不浓的问题。首先要增强宗旨意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解决好发展为了谁、发展首先依靠谁的问题,把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工作好坏的标准,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完善服务思路,拓展服务范围,转变服务方式,为人民群众服好务。其次要端正服务态度。搞好服务的前提是摆正关系和位置,坚决摒弃任何形式和任何表现的特权思想,坚决杜绝“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和“冷横硬推”的衙门习气。第三要提高服务质量。反对办事拖拉,遇事推诿,“踢皮球”,力求高质量、高效率、高标准、高要求。第四要紧密结合工作为群众服好务。以民为本,关注民生,满足民需,维护民安,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政务服务需求。进驻行政服务中心的每一个政务服务处及其工作人员,都是中心的细胞和元素。勤政为民,是我们每一名公务员的职责之所在。真抓实干,是密切联系群众的根本要求。首先,要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要有对党和国家、对人民群众,对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兢兢业业地做好工作。重实际、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其次,是热情为人民群众服好务。弄清群众之所需,干好群众之所盼,解决群众之所忧。多了解问题,多化解矛盾。第三,要抓落实。要有强烈的敬业精神,凡承诺和程序和时限,要诚信守诺,做到“说了就算,定了就干,干就干好”。只有这样,才能做好本职工作,成为一名人民群众满意的诚信公务员,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演讲完毕,谢谢大家。恭祝大家身体健康、心情舒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