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事故应急处理方案
1总则
1.1目的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总体部署,以邓小平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贯彻《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及《市区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适应本区特点和未来建设、发展的需求,提高政府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保障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区域安全和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1.2工作原则
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统一领导,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管理;依法规范,加强管理;快速反应,协同应对;依靠科技,资源整合。
1.3编制依据
根据《国务院关于实施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决定》(国发[]11号)、《市突发公共事件专项及部门应急预案框架指南》、《市区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市电信公司应急通信(灾害恢复)保障实施细则》及国家相关法律、规章,国务院规章、规范性文件,地方性法规和规章制定本预案。
1.4基本情况
1.4.1本区通信类突发公共事件现状
全区有电信综合机房30座,模块机房99座,铜缆69万线对公里,光缆6.9万芯公里,各类电信用户43万余户。引发电信事故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雷暴雨、台风等灾害天气,主要是通信线路受阻、通信设施受损以及信息安全受到威胁,通信安全的重要性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提高和人民群众信息化手段的多样性也日益凸显。
1.4.2本区通信类突发公共事件的趋势
“”期间,的人口随着东海大桥的开通,洋山深水港码头的使用,临港新城的建成,的常住人口将从目前的95万人上升到145万人,一些重大的自然灾害、事故灾害的隐患将依然存在,在复杂的社会治安形势下,人为破坏通信安全的事件也时有发生,这些必然会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和一定的社会影响。
1.5适用范围
按照国家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定义和分类,突发公共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本方案主要针对由于一些自然灾害、人为因素以及其他不可测性因素所引起的重大和紧急通信故障的抢修及恢复工作。
2组织机构和职责
2.1组织体系
2.1.1组织领导
本区通信事故应急管理工作由区电信局党委统一领导。区电信局是本区通信事故应急管理的行政领导机构和责任主管。
2.1.2领导机构
根据要求,电信局成立应急管理领导小组。电信局局长任组长,电信局分管网络运维的副局长为常务副组长,电信局办公室主任为副组长。
领导小组职责:
(1)研究制定本区应对通信事故的决策和指导意见;
(2)当突发通信事故超出本局处置能力时,依程序请求上级支援;
(3)指导本区通信事故应急重要项目建设并检查落实情况;
(4)部署总结年度通信事故应对工作。
2.1.3办事机构
设立电信局处置通信事故应急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是应急领导小组的常设日常办事机构,设在区电信局办公室,负责综合协调本区通信事故应急管理工作。电信局应急管理领导小组副组长为办公室主任。
设立电信局处置通信事故应急管理工作小组(分3个分组:通信组、物资组和安全组),其职责为:
(1)修改完善通信应急预案,执行领导小组决定,负责本局应急综合协调及相关组织管理工作;
(2)履行值守应急、信息汇总、综合协调工作,发挥运转枢纽作用;
(3)负责接受或办理向上级报送的紧急事项;
(4)实施应急预案的协调、组织、管理工作;
(5)负责通信应急预案的宣传教育、培训工作。
2.2组织体系框架
在突发公共事件时按照“统一指挥、分类管理、分级负责、资源共享、条块结合、属地管理”的原则,开展突发通信事故应对工作。
3预测、预警
3.1信息监测与报告
3.1.1建立突发公共事件监测网络。本局的通信设施、线路的实时运行信息通过综合网管集中到本局监控中心,并与市电信公司各专业网管互联。本局监控中心实施24小时值班,通过对各通信专业设施网管的监控,执行相关的分析处理。围绕监控中心,本局各职能部门通过加强对通信事故监测工作的指导、管理和监督,建立和完善区内可能造成重大影响并涉及公共安全的通信事故信息收集、分析和交流制度,明确监测信息报送渠道、时限、程序。对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的重大信息,按区人民政府和市电信公司有关规定做好保密工作。
3.1.2健全预报机制。本局负责本地区突发通信事故相关信息的汇总、收集、研究,及时做出预报,重要信息要立即报送。
3.2信息报告
3.2.1迅速报告信息。一旦掌握和发现突发通信事故信息,按照“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的原则,立即根据其性质和威胁程度,将有关信息报告区应急联动中心、区应急办。
3.2.2严格报告制度。本局接到报警信息后,要按照相关预案和报告制度的规定,在组织抢险求援和应急处置工作的同时,及时掌握和汇总相关信息,重要信息要及时向区应急联动中心和区应急办报告,并同时向市电信公司报告。应在30分钟内口头向区应急办报告,并在1小时内书面向区应急办报告。做到事发后报告迅速,处置时报告正确,事件结束后要有总结报告。
3.2.3及时处置信息。本局接到重要信息后,要运用信息综合管理等系统,进行分析判断处理,及时提出应急处置建议。
3.3预警级别
3.3.1预警级别
按照突发公共事件性质、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本区的预警级别分为四级,即一般(iv级)、较重(iii级)、严重(ii级)和特别严重(i级),依次用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表示。
蓝色等级(iv级)。预计将要发生一般(iv级)以上突发公共安全事件,事件即将临近,事态可能会扩大。
黄色等级(iii级)。预计将要发生较大(iii级)以上突发公共安全事件,事件即将临近,事态可能会扩大。
橙色等级(ii级)。预计将要发生重大(ii级)以上突发公共安全事件,事件即将临近,事态可能会扩大。
红色等级(i级)。预计将要发生特别重大(i级)以上突发公共安全事件,事件即将临近,事态可能会扩大。
4应急响应
4.1分级响应
本市各类突发公共事件按照其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分为四级:即一般、较大、重大和特大突发公共事件。
一般突发公共事件是指对较小范围的公共安全和社会秩序造成轻度危害与威胁,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需要调度有关方面的力量和资源进行应急联动处置的突发公共事件。
较大突发公共事件是指对一定范围内的公共安全和社会秩序造成一定危害与威胁,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一定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需要调度有关方面的力量和资源进行应急联动处置的突发公共事件。
重大突发公共事件是指对较大范围内的公共安全和社会秩序造成重大危害与威胁,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需要调度有关方面的力量和资源进行应急处置的突发公共事件。
特大突发公共事件是指对大范围内的公共安全和社会秩序造成严重危害与威胁,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特大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需要统一组织、指挥调度全市相关公共资源和力量进行应急处置的突发公共事件。
4.2应急处置
“通信安全无小事”,一旦发生关联到一般、较大、重大和特大突发公共事件的通信事故都属重大通信故障和紧急通信故障,必须根据《市电信有限公司应急预案》的要求,全面启动应急处置预案。并根据通信事故的类型、发生地和影响范围,按照如下步骤处置: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本预案由电信局应急管理领导小组组织制定并负责解释。
8.3预案实施时间
本预案自颁布之日起正式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