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税周年发布会讲话

各位来宾、各位朋友、女士们、先生们:

上午好。

首先,衷心感谢省人大财经委、省政协经济委员会、省委和省政府信息处、省委宣传部新闻处和各位新闻界的领导和朋友百忙之中专门抽出时间参加我们今天的新闻发布会。

长期以来,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社会各界以及中央驻宁媒体、省各媒体对我省国税工作一直十分关心支持,今天又有那么多的领导和朋友光临我们新闻发布会,这既是对我们的关心和支持,也是对我们的激励和鞭策。再过十多天,我们将迎来建国五十五周年华诞。在这喜庆的日子里,我们与各位领导和新闻界的朋友一起庆祝江苏国税成立十周年,共同纪念共和国成立五十五周年,总结江苏国税十年来取得的成绩,我感到特别有意义。

**年,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关于实行分税制财政体制的决定,实施了“建国以来规模最大、范围最广泛、内容最深刻”的税制改革。我们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适应分税制的要求,正式组建了江苏省国家税务局。从**年7月26日,江苏省国家税务局正式挂牌成立,至9月30日,全省各省辖市国税局相继挂牌成立。按照分税制规定,国税部门主要承担中央税和中央地方共享税的征收管理,具体包括增值税、消费税、中央企业所得税、铁道、银行、保险行业集中缴纳的营业税、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车辆购置税、对储蓄存款征收的个人所得税等。从2002年起,所有新办企业的所得税也由国税机关负责征收。

江苏国税成立的十年,是我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十年,也是全省国税系统起步创业、负重奋进,不断开创国税工作新局面的十年。十年来,全省国税系统认真贯彻国家税务总局和省委、省政府各项决策部署,锐意改革创新,不断开拓进取,各项国税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主要体现在七个方面:

一、为国聚财做出突出贡献。各级国税机关不辱使命,尽责尽力为国聚财,**-**年,全省累计组织国税收入6009.7亿元,年均增长19.8%,其中国税部门直接组织收入5006.4亿元,年均增长17.3%。主要国税收入指标比**年翻了两番多。特别是**年以来,国税总收入和国税部门直接组织收入年均增收都在一百亿以上,**年国税总收入实现超千亿的历史性突破,达到1262.54亿元。其中,涉外税收从**年的21.97亿元(不含海关代征),猛增到**年的292.59亿元(不含海关代征),增长13.3倍;个体私营企业入库税收由**年的30.2亿元,跃升到**年的187.8亿元,增长6倍多。

十年间,国税收入始终以高于经济增长的速度递增,全省国税收入稳居全国第三,国税主体税种国内增值税收入跃居全国第二,全省国税干部人均组织税收收入640多万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3倍;国税收入占gdp比重从6.1%提高到11.5%,占全省税收收入的比重达七成以上,在财政收入中的比重达60%。

国税收入持续高幅增长,既是全省经济快速增长的体现,也是全省国税系统转变观念、坚持依法征税、不断强化税收征管的结果。为实现“应收尽收”和克服“收过头税”的现象,1998年我省率先大胆改革收入计划管理,取消指令性税收计划,全面推行以征管质量指标为主考核收入工作的办法,推进了依法征收。面对连续多年高增幅形成的高基数,面对97年亚洲金融危机、98年百年未遇特大洪涝灾害、02年“免抵退”政策性减收和03年突如其来的“非典”等各种困难和考验,各级国税机关一如既往勇挑重担,千方百计堵漏增收、清欠增收、挖潜增收,年年圆满完成和超额完成国家预算收入任务,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今年1至8月份,全省累计入库国税总收入1098.6亿元,全年更有望突破1600亿元。

二、征管体制实现重大转变。为配合新税制实施和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1995年我省在全国较早推行第一轮征管改革,明晰了征纳双方权利义务法律关系,破除了“一员进厂,各税统管,集征管查于一身”的传统征管方式,实现了由税务人员上门收税到纳税人自觉申报纳税、一人统管的管户制向分类管理的管事制的根本转变,为专业化管理和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奠定了基础。**年后,继续按照总局确定的“以申报纳税和优化服务为基础,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集中征收,重点稽查,强化管理”的34字税收征管模式,实施了以信息化为依托,以征管查专业化分工制约为主要内容的第二轮征管改革,在改革过程中,全省各级国税机关积极探索征管工作内在规律,借鉴“流程再造”等现代管理理念,重组征管业务,优化工作流程,压缩管理层级,整体推进征管改革和信息化建设,以“征收电子化、信息集中化、运作网络化、管理集约化、稽查专业化”为内容的征管“五化”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为更好地实现税收征管模式做出了积极努力。

三、税收信息化实现历史性跨越。十年来,全省税收信息化从单机操作到网络运行,信息化建设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年领先全国统一了全省征管软件,现行集税收征管、流程管理、执法监督于一体的“江苏国税管理信息系统”,已覆盖了税收征管的主要环节,各地在税源分析、纳税评估、责任区管理以及个体户、福利企业、用废企业的管理等多个方面,相继开发了实用性较强的管理软件,信息化对税收管理的支撑作用日益突出。**年在全面建成四级宽带广域网基础上,先后实现了征管信息的县、市级集中处理;“一户式”数据管理系统和数据发布平台的开发运行,初步实现了各类涉税信息的互联互通,使信息共享度和综合利用率不断提高;国税系统内外网站的开通,综合性网上办公平台的构建,省、市局内部主要审批事项的网上运作,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年我省在全国首批推行金税工程二期以来,全省22.86万户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全部按期纳入防伪税控系统管理(占全国125.31万户的15.93%),推行户数位居全国第一,金税工程运行质量保持全国领先,在防范和打击涉税违法犯罪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信息技术在税收管理中的广泛运用,转变了国税工作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促进了整个国税工作质量和效率的提高。

四、征管基础工作全面加强。全省各级国税机关始终坚持把加强征管基础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在不断健全征管基础制度的基础上,突出户籍管理、申报管理、发票管理等三项基础工作,强化了税源税基的控管。积极开展稽核评税、纳税评估,建立健全责任区管理员制度,分级实施重点税源管理,使税源的动态管理得到明显加强;大力推行网上申报和税银库联网,严格缓缴审批和欠税分类核算,使纳税申报准期率和入库率不断提高,陈欠税款大幅下降,新增欠税得到有效控制;积极推行增值税“一窗式”管理,防伪税控从税源大户到全面推行,从专用发票到“四小票”管理,以票控税不断加强。推进基层税收工作标准化、执法规范化、管理科学化“三化”建设,使基层征管基础工作水平有了明显提升。自1998年以来,全省税务登记率、准期申报率和税款入库率均保持在98%以上。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2.以人为本,紧紧抓住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必须坚持人民税收为人民,大力支持全民创业、富民强省,营造公平与效率的税收环境,维护好广大人民群众加快发展的积极性,体现治税为民的本质要求;要面向纳税人,增强服务观念,在规范管理中尊重纳税人、服务纳税人、方便纳税人,切实维护纳税人合法权益;要面向广大国税干部,关心人、爱护人、激励人、塑造人,把促进干部的全面发展作为做好国税工作的根本保证。

3.统筹兼顾,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以统筹兼顾的科学思想方法,正确处理好中央与地方、经济与税收、执法与服务、成本与效率、治税与治队等各方面关系,以更宽广的视野审时度势,较好地解决国税工作中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不断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做出新贡献。

4.打牢基础,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抓好各项国税工作。面向征管,面向基层,抓好税收管理基础工作和基层建设工作;面向纳税人,面向全社会,抓好治税环境基础建设,建立强化基础工作的长效机制,在推进依法治税,提高税收管理质量与效率上不断创造新业绩,推动江苏国税事业不断迈上新台阶,为加快实现“两个率先”作出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