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务 十九大体会文章

坚持初心坚实履责砥砺奋进税务新时代

——个人学习十九大报告心得体会***

感谢市局提供的这次学习交流的机会。个人认为,开展“学习十九大,奋进新时代”的专题大讨论,十分必要,十分及时,十分给力,必将为全系统地税干部在思想上进一步提高认识,在行动上进一步统一步调,更好地做好新一年的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十九大报告纵观历史、展望未来,浓缩了5年来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经验与启示,描绘了从现在到2020年乃至本世纪中叶的宏伟蓝图。报告中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提法、新举措,是我们党不忘初心、砥砺奋进的真实的写照,是我们全体中华民族儿女共同奋斗的方向。通过对十九大精神的认真学习,结合自身实际,我既充满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又深深感到时间不等人,形势很逼人,事业更催人。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从以下四点,不断加强学习、改进作风、提升素养,做一名有责任、有情怀、有担当的好党员、好干部。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三、坚实履责,干好当为之务。我在分局长岗位上干到现在,还差两个月就整整十三年了,十三个春秋,记载了基层峥嵘的“税”月,承载了组织满满的信任,搭载了领导默默的支持,也越来越让自己深切体会到,履好职、尽好责,既是政治使命所付,也是职业操守所系,更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重要检验。干好应尽职责,首先,要有一往无前、坚持不懈的工作态度。精神状态昂扬向上,就会始终保持一种敢做善成的勇气,保持一种逆势而上的豪气,困难面前不讲条件,责任面前敢于担当。其次,必须运用法治的思维开展税收工作。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不仅是规范税收管理的内在需要,也是全面依法治国方略在税收领域的必然要求。当前纳税人依法维权意识的不断增强,各方面监督力度不断加大,对税务部门依法行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对地税干部加快养成法治思维形成一种倒逼。所以,地税干部既要结合税收工作实际,深入学习宪法和相关法律法规,弘扬法治精神,做到学法知法尊法守法用法,又要改进行为习惯,牢固树立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意识,细化操作流程,明确职责权限,做到依法履职、依法行权。其三,要以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为履职原则和基本路径。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和组织收入的原则,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区重大决策部署,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大力支持再就业和大众创业,落实小微、“双创”和“走出去”企业税收优惠,积极参与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和优惠政策落实,积极做好个体户“两证整合”改革及后续管理工作,努力打造公平、公正、透明、和谐的税收环境。其四,要切实转变工作作风。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省委“六条意见”、市委七十五条要求,让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切实纠正服务质量不优、水平不高、能力不强、效率低下,着力解决门好进、脸难看、话好听、事难办等懒政怠政问题。

四、坚守底线,修好立身之本。底线是人们对事物能够接受的最低限度、最低要求。底线是道“门槛”,一旦越过这个“门槛”,就会由量变到质变,事物的性质就会发生根本性变化。因此,底线是不可逾越的红线、警戒线、是不能再退的最后一道防线。就个人而言,底线是立身之本,也是处事最基本的原则;就社会而言,底线是社会有序运行的基石和保障。坚守底线并不是降低标准、被动应付,而是积极分析、主动出击;不是因循守旧、无所作为,而是从坏处准备、向好处努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善于运用底线思维的方法,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做到有备无患、遇事不慌,牢牢把握主动权。过去一个时期,少数地税干部底线思维缺失、忧患意识淡化,逾越了道德的底线,触碰了法律的红线,导致了惨痛后果。痛定思痛,我认为,在地税系统强化底线思维,是具有极强现实针对性的。首先,要勤于检视、洗涤心灵。“设心处事,戒之在初,不可不察”,说的是无论是做人还是做事,必须做到心中有底,心中有戒,防微杜渐,防止沉湎于个人得失,防止在复杂的市场经济中迷失方向。逆境时要善于自我反思,勇于自我批评,找准缺点不足,不断提高完善自己;顺境时更要自省,要懂得自我肯定,总结成功的经验。其次,要生于忧患、居安思危。要像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的那样,“不能安于现状、盲目乐观,不能囿于眼前、轻视长远,不能掩盖矛盾、回避问题”,深入排查眼前的与长远的、显现的与潜在的风险,明确安全与风险、常态与危机的分水岭,做到胸有丘壑、泾渭分明。第三,要敏于自警,排查风险。对风险点进行深入分析、审视、权衡,有针对性地制定具体可行的防范措施,明确落实主体,加强内部控制,堵塞管理漏洞,防止可能发生的最坏情况。在“守底”的基础上,着眼于积极转化,从容应对各种不利因素,化挑战为机遇,变险阻为坦途。

二o一八年一月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