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务局“一窗式”管理服务的主要做法及成效
——我局推行上门审核进项税额延伸“一窗式”管理服务的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推行“一窗式”管理进展情况
按照市局统一部署,月份是全面推行“一窗两机三人”“一窗式”管理模式的第一个征期。在推行“一窗式”管理的前期准备工作中,我局从组织领导、人员配置、业务培训和岗位设置、制度约束和责任追究等方面入手,强化措施,狠抓落实,确保了“一窗式”管理模式的如期顺利运行。在组织领导上,成立了“一把手”挂帅的领导小组,专题研究“一窗式”管理模式的具体业务流程和工作安排,特别是在月份征期内,局长陆日生、业务副局长张邵北亲自坐阵窗口指导。在人员配置上,从两个管理科抽调业务骨干组成专门稽核小组,并将人员的管理权直接下放到计征科,按窗口人员进行管理。在业务培训上,月底,分局组织窗口人员对“一窗式”管理模式的操作规程、稽核要求、资料传递等进行集中学习,并按照“一窗两机三人”的岗位设置模式运行具体要求进行了模拟操作,为月征期推行“一窗式”管理奠定了较好的基础。在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上,制定了《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一窗式”管理岗位责任制考核办法》,设置和明确了认证、报税、稽核、申报、综合处理等各个岗位的职责,并实施责任考核,考核按岗位实行百分制计分办法,即对四个岗位分别计分分,对认证报税申报期外的岗位职责视同认证报税申报期内的岗位职责考核,并将岗位考核纳入岗责体系,实行按月检查、按季考核。通过月征期的运行,我局所辖户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在申报期内全部报税成功,共稽核进项抵扣发票余份,窗口申报比对准确率,办税效率进一步提高,增值税专用发票的管理进一步加强,整个运行工作紧凑有序,“一窗式”管理工作受到了市局的通报表彰。
二、推行“一窗式”管理服务中遇到的新情况
推行“一窗式”管理,尽管有效提高了办事效率,缩减了办税时间,方便了纳税人,但在企业申报环节过程中,也逐渐反映出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这些新情况和新问题又集中反映在纳税大户。我局今年工商各税万元,其中“两税”任务达万元。小规模纳税人和“双定户”共户,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户,的税源集中在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其中年纳税超过万的企业有户,税源比例占到“两税”的。由于这些企业规模大、原材料采购和运输费用多,而且以农产品为主要原材料的生产型企业收购发票多,每户企业每月至少有上百份的运输发票、收购发票,最多的甚至高达多份,如果加上增值税专用发票,一些企业的进项抵扣发票达千份以上。如邵阳市纺织机械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邵纺机)年销售额亿元,年实现税金万元,每月运输发票至少有余份,最多月份达到余份;再如邵阳市宝庆实业集团和邵阳市酒厂分别以竹子和粮食为主要生产原材料,收购、运输发票每月都在份以上,最多月份上千份。因此,在申报期内,窗口的对进项发票的审核和表票比对的工作量相当繁重,由此呈现出的问题也显而易见:
一、对进项发票审核重复。对于企业取得的进项抵扣发票的审核要分别由管理科和计征科进行初审和复审,一些大企业每月在申报期前须将当月上千份原始发票从凭证中抽出,送到分局管理科进行初审,由管理科对照原始发票逐一审核,对允许抵扣的发票加盖印章;但到申报期时,企业又要再次将发票抽出到办税窗口,由办税窗口再次逐张进行“票表对比”审核,认证通过后方可进行抵扣。这样一来,即给企业带来了很大的麻烦,同时,也增加了窗口的工作量。
二、发票滞留窗口时间长。面对“一窗式”管理服务,许多纳税人感慨地说:“过去办税来回要跑几趟,现在好了,来一趟就办完了。”尽管如此,但一到大企业上门申报时,窗口就会排起长队,许多纳税人也因此而抱怨,为什么。归根到底,主要是窗口对于大量的增值税专用发票、运输发票、收购发票等进项发票的审核工作量大,发票一般在窗口滞留一到两天时间,才能审核完。这样既延长了企业自身的办税时间,同时也影响了其它中小企业纳税申报,在此期间无法办理中小企业的纳税申报,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办税效率。
三、企业携带原始凭证多次往返税务机关存在安全隐患。由于两次审核都是企业会计携带大量的原始发票到窗口进行比对,期间需要几次往返,十分不便,易丢失发票,给税务部门和企业增加了压力。由于存在安全隐患,企业在申报时总要专人专车护送发票。如邵纺机,该企业一到申报期就要派专车由人护送进项发票到窗口进行审核。
四、审核方式粗放。对进项抵扣凭证的审核一般是采取对发票本身的审核,而运输发票、收购发票和手工发票不能通过认证,仅仅对发票票面的审核,缺少相关的附件资料作参照依据,难以核实抵扣凭证的真实性和合法性。如对运输发票的审核,就运输发票本身而言是合法的抵扣凭证,但运输发票的费用仅限于生产性支出才允许抵扣,而对运送垃圾、办公搬迁等非生产性运费支出不允许抵扣,且其性质不能在发票上直接反映,所以,仅对发票的审核就无法判断其合法性。因审核的深度不够,易造成漏审错审,导致税款流失。
五、对企业的政策辅导性不够。企业到税务机关集中进行审核,审核人员对企业不允许抵扣的发票涉及的各项相关税收政策难以详加辅导,对规范企业财务管理并没有起到很好的督促作用,企业会计往往因为业务上的不熟练,在处理进项税额时产生申报错误,将因税务稽查导致不必要的处罚损失。
三、推行上门审核进项税额延伸“一窗式”管理服务的主要做法
“一窗式”服务作为总局加强增值税管理、优化纳税服务的一项新举措,在推行进程中不可避免会遇到一些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我们认为,在推行“一窗式”管理进程中反映出问题并不要紧,最主要的是在推进进程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新办法和新途径。基于此,我局通过广泛调查,(更多精彩文章来自“秘书不求人”)集思广益,专题研究,确定了以实现“三个转变”为目的,即一是由纳税人到税务机关申报审核为税务机关主动上门延伸服务的转变,二是由对进项抵扣发票的单一审核、实行“票表比对”向审核进项抵扣发票和审核相关附件资料相结合、实行数据汇总、“表册比对”的转变,三是由粗放型检查向辅导型检查的转变。采取了先试点、后拓展的办法,大胆推行“一窗式”管理进项税额上门审核延伸服务。
在试点单位的选择上,鉴于邵纺机电算化水平高、财务核算体制健全、财务人员业务素质好,并且企业有迫切要求,我局从月初开始在邵纺机进行了试点运行,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社会各界及企业的反响非常好。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四)赢得了纳税人广泛认同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想纳税人之所想,急纳税人之所急,我局延伸服务在纳税人及社会各界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在社会上也树立了优质服务的新形象。我局在邵纺机推行“一窗式”上门服务的运行中,邵阳电视台、《邵阳晚报》等四家新闻媒体对我局推行“一窗式”上门服务的做法进行了连续报道,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好的反响。邵纺机财务部长蒋向在接受电视台采访时说:“国税部门推行上门服务大大减轻了我们的负担,我们原来办这些事需要人近天的时间,现在只需要天就可以了。”
邵阳宝庆实业集团得知消息后,该集团总经理粟清舟和副总经理罗湘凤主动找到我局主管副局长张邵北,强烈请求我局将其纳入“一窗式”上门服务对象,两位老总说:“这个办法太好了,会给我们企业减轻很多的工作压力,而且对规范我们的财务管理也有很大的帮助,我们非常欢迎。”
×月×日,《中国税务报》记者对邵纺机进行了现场采访。在谈到国税纳税服务工作时,全国人大代表、郑州工学院兼职教授、邵纺机总经理唐蕾给国税部门评价很中肯,他说:“这几年来,国税部门的工作搞得很好,主要有个特点,一是税务部门很敬业,我们该交的税他们一分都不会少收;二是服务很好,总是想方设法给我们解决实际困难。”邵纺机财务副部长赵知时说:“以往我们送发票到税务部门审核时要个人专车送,现在只要人携带清册就可以了;尽管邵阳每月取得的抵扣发票达千份的企业不多,但对于一些纳税大户多的城市具有非常好的推广价值。”对于企业的肯定,分局局长陆日生表示:“国税部门为纳税人排忧解难,提供优质服务是我们应尽的职责”。邵阳市国税局副局长李剑平对大祥分局推行“一窗式”上门服务的方法给予了充分肯定,并表示国税部门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是应该的,这种服务形式我们还将进一步的丰富,服务的内容进一步拓展,全面提升“一窗式”管理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