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对国税系统一把手监督的对策思考
国税系统一把手是全体国税干部队伍中的骨干,他们行使着方方面面的社会公共权力,其行为直接关系着国家的公共利益、人民群众和广大纳税人的个体利益,直接影响着社会经济秩序的稳定。因此,加强对国税系统一把手的监督,不仅是防止权力腐败的关键,而且是控制权力有效运行,切实提高行政效率的关键。当
前,我市的经济建设和税收发展都呈现出强劲上升的势头。要想保持和发展这一良好态势,加强对国税系统一把手的监督,全面推进党风廉政建设,是一项至关重要的保证措施。这就迫切需要我们在加强对国税系统一把手监督这一历史性、全局性的课题上,理出新思路,提出新举措,探索新途径,求得新突破。
一、加强对国税系统一把手监督的现实意义
在一个班子中,一把手是班长,是核心,是权力运行的中心,地位特殊,作用特殊。一把手地位的特殊性,决定了必须加强对其的监督。正如江泽民同志所言,“一个地区、一个部门、一个方面工作做得如何,班子状况如何,同一把手关系很大,因而必须对各级领导班子一把手提出更高更严的要求。”
首先,加强对国税系统一把手的监督,是促进一把手更好地干净干事的需要。清正廉洁、公道正派是一把手最基本的官德。公生明,廉生威。廉洁可以产生凝聚力,勤政可以产生号召力。一把手清正廉洁,一心为公,群众就会信服你,一心一意跟你干事。反之,一把手如果处事不公,私心杂念严重,就不可能树立威信,而一旦丧失威信,领导能力就会大打折扣,干事也就无从谈起。更为严重的是,一个人如果思想不干净,干事还会迷失方向,变为民谋利为与民争利,能力越强,给党和人民造成的损失也就越大。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1、监督意识不强。一些国税系统一把手对监督的意义认识不足,对监督的方针、原则领会不深,对待监督的态度不够端正,监督意识薄弱。一是导致不能自我监督即自律。有的过于自信,认为自己不错,看不到自己的弱点和不足;有的甚至认为领导就是管人,就是监督部属,忘却了自我监督;有的则认为搞不搞自我监督是个人的事,不与他人相干。二是导致不愿接受监督。有的认为提倡监督等于提倡别人对自己不信任,担心接受监督会影响个人权威,以致拒绝监督;有的认为监督多了会束手束脚,影响效率,于是自觉不自觉的抵制监督;有的认为监督是与自己过不去,是在找茬整人,反感监督。三是导致不敢开展监督。监督上级怕穿小鞋,遭打击报复;监督同级怕影响关系,妨碍团结;监督下级怕伤了和气,丢了选票。
2、监督视野不宽。在监督的认识上存在着狭隘思想。一是局限于党风廉政建设的监督。仅把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当成党内监督的唯一内容,而忽视对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重大税收决策情况的监督,忽视对执行本地区、本部门以及上级有关税收决策情况的监督。二是局限于个人品质的监督。只重视个人品质特别是廉政方面的问题,而忽视勤政方面的问题;只看到以权谋私、以税谋利、贪污受贿、腐化堕落等问题是腐败,而没有看到工作上的消极懈怠也是腐败,也会严重损害国税事业和政府的形象。三是不会、不懂监督。平时不学习、不思考、不研究、不顾大局,受封建残留民不与官斗的影响,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认为入党了,提干了,有组织监督就行了,毋需自己多管闲事去监督。
3、监督渠道不畅。一是民主生活会走过场。虽然在多数单位能够按时召开,但民主生活会的质量确实令人担忧,相当多的民主生活会难以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有的生活会甚至变成评功摆好会或相互表扬会。二是发现途径不正常。一些对国税系统一把手的意见包括举报的问题,往往是和道听途说甚至流言蜚语混淆在一起,而从正常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