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保密对策分析
近年来,各级审计机关认真履行保密工作职责,积极开拓创新,在保密宣传教育、日常管理、法制建设、技术防范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审计保密工作也出现了新的变化,对保密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审计人员适应保密工作的新形势、新变化,持续做好审计保密工作。
一、审计保密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审计机关是综合经济监督部门,监督对象涉及各行各业。审计机关在实施审计监督的过程中,涉及大量的商业秘密、国家秘密。审计机关在保密工作中处于较特殊的位置,审计工作中接触秘密多、存储秘密较集中、传递秘密频繁,因此保密管理范围广、难度大。审计保密工作不仅涉及众多被审计单位的商业秘密,更涉及审计机关经整理、提炼后新形成的工作秘密甚至国家秘密。持续做好审计保密工作,是保证审计机关依法独立开展审计工作的前提,是防范审计风险、保障被审计单位合法权益的重要工作。只有不断做好审计保密工作,才能提升审计监督工作的效果,保障审计事业的持续发展。
二、近年来审计保密工作出现的难点
(一)审计工作的信息化、电子化,要求审计保密工作同步实现电子化进程。近年来,审计工作呈现出较明显的信息化、电子化、网络化趋势,计算机审计已经成为审计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将在今后工作中不断得到更深入的发展。目前,计算机审计已经涉及审计工作的各个环节、领域,各种审计信息资料在加工、整理、传递、管理等过程中常常以计算机数据、电子文件等形式存储与传输,审计保密工作面临的资料不仅是书面的纸质文件,更多的是计算机数据等复杂格式的电子资料,同时,审计工作的网络化趋势也加大了审计保密工作的难度,如何有效加强审计保密工作是面临的新的任务。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二)进一步完善、细化相关规章、制度,深化审计保密工作。面对近几年审计保密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变化,应不断完善、细化相关的保密工作规章、制度,使之更加有效地指导审计保密工作走向深入,促使审计保密工作不断适应审计环境、审计工作的变化,加速实现审计保密工作与审计工作的同步电子化。
(三)及时补充、配备相关软硬件资源,逐步建立高效的保密工作机制及渠道。审计工作中,应及时补充、配备相关软硬件设施,逐步建立审计组同审计机关的保密通讯渠道,以保障审计组在进行远程现场审计时更加安全地同审计机关进行通讯,更加高效地开展工作。
近年来,审计工作得到了快速发展,审计机关也日益成为经济、社会生活的热点之一,只有继续做好审计保密工作,才能不断提升审计监督工作的效果,保障审计事业得到持续不断的发展,更加充分地发挥审计机关高层次的监督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