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集体经济审计问题及对策分析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地位也逐渐壮大,大量资金涌入到农村集体经济经营活动中,使其农村集体资产的管理和使用发生诸多问题,因此,审计工作在农村财务管理中就变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表述了农村经济审计工作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指出农村经济审计工作在实施过程中面临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进行系统地分析,并据此提出一些有效措施。
关键词:农村集体经济;审计;问题;发展措施
农村集体经济审计是基于我国农村集体所有制而产生的一种特殊的审计形式,是我国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的必然产物,开展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工作有助于保障农村经济长远、健康、有序发展,加强在农村集体经济管理,改善农村集体经营水平,提高经济效益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工作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一)规范农村财务管理,保护集体资产安全。农村集体经济审计是农村审计机构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含有其资产的单位等的经济活动进行审计。开展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工作,对于审计工作中发现的严重违法违纪行为采取相应的措施,给予相关处罚,可以从根源上保证农村财务管理的规范性,保护集体资产的安全。
(二)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提高集体经济效益。审计工作具有防护性和促进性的作用,开展农村经济审计工作,对农村各项经济活动进行监督,可以查错防弊、维护财务制度、有效防护集体资产受到损害,对农村集体经济信息进行审查鉴证,可以真实、公允地反映其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另外,通过审计评价,可以了解并揭示农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对其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提出合理化建议和措施,能够有效地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提高集体经济效益。
(三)加强农村基层管理,促进农村廉政建设。农村的经济审计工作直接关系到农村当地廉政之风的建设。开展农村经济责任审计,既能客观真实地反映农村领导干部任职期间经济活动的真实情况,又能树立农村党风廉政风气,既是对农村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履行情况的有力监督,也是对领导干部职务犯罪的有效预防。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二)提高审计人员综合业务素质。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审计工作的难度日益增加,审计的范围不再局限于财务收支方面,它如今延伸到经济活动的各个方面,这就意味着对审计人员的综合业务素质要求进一步加强。首先,各乡镇都应当组建高素质的审计队伍,配备专职的审计人员,建立完善的农村审计人员培训制度,以提升农村审计人员的专业技能和业务水平。其次,地方政府应当在培养审计人员业务能力方面予以充分的重视,可以定期组织各乡镇召开审计工作经验交流会,与其他地区的审计人员、专业人士展开技术交流。通过多种形式为审计人员创造互相之间交流的机会,使审计人员在交流中收获、成长。此外,还应当建立合理的奖励机制、惩戒机制,激发审计人员的工作热情,自觉提升自身的专业业务学习,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
(三)树立审计权威。首先,必须保持审计的独立性,进行审计工作时,不应受到外界因素的约束和干扰,在保持审计工作独立的情况下得到的审计结论才会被群众接受,为树立审计工作的权威,农村审计部门可以融入到国家审计体系当中,归国家审计机关统一管理。其次,要进一步明确农村经济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农村经济审计评价体系是审计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在做出审计评价时应遵循实事求是、客观公正、重要性、谨慎性等原则,在履行各项原则时,必须以适用的法律法规为准绳,全面的看待问题,不掺杂审计人员个人的意见,使最终的审计评价真实可靠,具有权威性。
总的来说,农村经济审计工作在当今社会发展中具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是规范农村财务管理、保护农民群众利益、保证农村经济健康发展的基本措施,因此加强农村集体经济审计是实现农村经济持续、健康、高速发展的必经之路,国家和人民都应充分重视农村经济审计工作,确保农村经济审计工作的实际作用能够得以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