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人学习十九大心得体会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党的十九大已胜利闭幕,十九大精神的落地生根还任重而道远。作为一名审计人,首要任务是深刻领会新思想、新理论、新要求、新方略,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把十九大精神贯彻到审计实践中去,立足审计本职,善始善终,善作善成,更好地投身改革发展和经济社会建设的主战场,充分发挥审计利剑效能。
立足法治,坚持依法审计。依法审计就是审计机关所有人员,都要严格按照法定程序和权限行使权力、履行职责,要按合法、合理、程序正当的原则,建立和完善审计的各项程序和制度。依法治国是以具体的行政行为来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把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最高标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依法治国立足于行政角度,依法审计立足于监督角度,两者相互独立又密切联系。依法审计的核心是依法治国,依法审计既是依法治国的产物,又是推动依法治国进程的重要手段,依法审计是依法治国的“免疫系统”,但同时依法审计又受依法治国的制约。立足依法审计,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就要通过依法审计推动依法治国的发展,而通过依法治国的发展又促进依法审计的完善。
立足全面,坚持效能审计。全面审计就是审计要通过转变角度、提升高度、拓展宽度、挖掘深度等方式,在真实性、正确性、合规性、合法性审计的基础上进行效益审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核心就在“全面”,这个“全面”既体现在覆盖的人群是全面的,是不分地域的全面小康,是不让一个人掉队的全面小康,意味着全国各个地区都要逐步迈入小康社会,又体现在涉及的领域是全面的,覆盖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立足全面审计,坚持效能审计,就是要坚持紧密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立足进一步贯彻落实“全面审计、突出重点”的方针,加大对重大违法违纪问题和经济案件、严重损失浪费和国有资产流失问题的查处力度,全面提高审计成果质量和水平,在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促进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加强廉政建设,服务宏观管理,保障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等方面充分发挥审计的监督职能。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立足创新,坚持和谐审计。一方面,不断加大审计创新力度,坚持创新为引领,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创新思维理念、组织管理、方式方法、机制制度,显著提升审计监督的整体效能,着重推动解决发展动力问题。针对审计项目多,任务多,人手少的困难,充分运用开放这一手段,坚持审计人才引进来,走出去,确保审计活力,着重推动解决内外联动问题。另一方面,不断强化协调理念,使项目审计相关单位形成一个有机体,确保沟通顺畅,政令畅通,审计组长敬业履责,科室严格把关,着重推动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要深刻理解共享理念,解决为了谁的问题。审计人要充分认识有所为,才有所位的理念。狭义地说只有敬业爱岗,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广义地说,我们只有敬业爱岗,敢于发现问题并提出合理的审计建议,才能为人民谋福祉,从而更有效地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
立足服务,坚持责任审计。一是要通过研究被审计项目投入,看实现目标是否投入的最小化,也就是节约,“花得少”,也就是用经济性来评价经济建设的成效,鉴证经济责任。二是要通过研究被审计项目投入与产出的比例关系,在投入一定的前提下,产出是否最大化,“花得好”,也就是用效率性来评价政治建设的成效,鉴证政治责任。三是要通过研究被审计项目产出,实际产出和计划产出比较综合效果的最大化,“花得值”,
也就是用效果性来评价社会建设的成效,鉴证社会责任。四是要以经济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对被审计单位资源环境的信息进行真实性、合法性的验证,“花得净”,也就是用环境性来评价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效,鉴证环境责任。五是要以儒家提倡的“仁爱”、墨家提倡的“兼爱”等中国传统文化为指引,使被审计单位的项目成果让所有参与者(人或者团体)的各项属性(包括投入、获得等)平均、公正、合理,能获得广泛的支持,花得“公”,也就是用公平性来评价文化建设的成效,鉴证文化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