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扣林业发展趋势构建林业统计评价指标体系思路
2007年全国林业厅局长会议上,局党组提出了关于建设现代林业的战略决策,并从理论上阐述了什么是现代林业,现代林业的内涵以及建设现代林业的目标和原则。现代林业的实践和推进不仅需要理论的指导,而且需要量化分析和科学判断,这样才能为宏观决策部门制定政策,为加速中国现代林业发展进程提供有力的依据。为此,根据局党组确定的“构建现代林业统计评价指标体系调研”重大调研题目,国家林业局发展计划与资金管理司、科学技术司、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和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共同组成调研组分别赴吉林和广东省调研,调研期间,与当地林业管理部门、现代林业问题专家、林业企业的有关人员等进行了座谈交流,听取了他们对现代林业的理解和对当前林业改革与发展实践的介绍,征求了他们对现代林业统计评价指标体系的意见,实地考察了森工企业、木材加工厂、国有林场、城市林业,走访了林业研究所和林场职工。具体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客观评价我国现代林业发展进程的必要性
(一)建立现代林业统计评价指标体系,准确评价林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目前,在衡量一个地区或企业林业经济发展水平及其在地方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时,一直使用的是林业经济总量指标即林业产业总产值和林业增加值,在对比地区之间或行业之间林业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时,也多采用这一指标。这种用单一的经济总量指标来衡量林业发展水平的方法,不符合林业产业的多功能特性,衡量的结果,林业产业巨大的生态、社会以及生态文化方面的作用往往被忽略或低估;在分析比较时,林业就会处于国民经济各行业中次要或从属地位,往往得不到地方党委政府的重视。广东省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省份,2006年全省gdp实现26204亿元,占全国的12.43%,广东省林业产业增加值仅为368亿元,林业增加值仅占全省gdp的1.41%。而同期广东省制造业(41.52%)、批发零售业(9.7%)、房地产业(6.81%)、农牧渔业(4.61%)和交通运输(4.25%)等行业增加值分别列广东省前5位,广东林业行业与其他行业相比明显处于劣势,林业对地方经济的贡献率也远远低于其他行业。吉林省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远不如广东,但却是我国四大国有重点林区之一,森林资源十分丰富,全省有林地面积805.7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43.2%,活立木总蓄积8.6亿立方米。然而,2006年吉林省的林业经济总量仅为94.6亿元,林业增加值占吉林省同期gdp总量的2.2%,远远低于制造业(28.75%)、农牧渔业(13.52%)、批发零售业(9.41%)、建筑业(5.99%)以及采矿业(5.92%)等其他行业。
因此,衡量林业对社会的贡献,必须跳出故有的观念,要全面地、客观地从林业的生态、经济、社会和生态文化综合的角度做出综合的判断,准确定位林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促进并引导林业走向健康、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二)建立现代林业统计评价指标体系,已成为地方林业发展实践的现实选择
面对地区之间巨大的经济发展差距,如何正确把握和判断林业发展进程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议题。尽管目前衡量地方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依然采用地区国民生产总值之一指标,但在吉林、广东两省林业改革与发展的实践中,已经十分注重对生态的保护并强调在林业生产中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广东是我国典型的南方集体林区林业大省,林业发展早已突破以木材生产为主的发展阶段。在2003年,广东省就提出了《广东省创建林业生态县实施方案》,并相应提出了林业生态县的10条标准,初步形成了一个省级的生态林业评价体系,2004年又在全国率先提出建设生态省的战略目标。
建国以来,受经济体制和发展水平的限制,我国林业一直没有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统计评价体系,不能准确评价全国及各地的林业发展进程和绩效,不能发挥指导和激励林业发展的作用。因此,这种只有一般数据汇总、没有评价的林业统计状况已经越来越不适应我国林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二、现代林业的内涵
吉林和广东两省,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改革不断深入的大背景下,林业发展各具特色,但都涌现出了许多现代林业的元素和特征,预示了我国不同区域林业的发展水平和动向,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现代林业的发展目标—资源良好、效益提高、林兴民富
吉林省委、省政府针对国有林区森工企业负担沉重、机制不活、效益不佳、职工收入低等问题,提出了“整体改制到位、债权债务清理到位、职工身份置换到位、国有资本退出到位,基本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国有森工企业改革总体部署。吉林森工企业改制后,森林覆盖率提高了7.7个百分点,森林蓄积量比1993年增加877.1万立方米。净资产收益率由改制前的2%提高到13%,职工收入增长了14%。一走进吉林森工集团下属的三岔子林业局和松江河林业局,看到的是林子长起来了,听到的是职工富起来了,感受到的是企业活起来了。
(二)现代林业的发展理念–公平、和谐、以人为本、协调发展
以人为本、公平、和谐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也是顺利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松江河林业局改制后人员减少到4633人,减员幅度达73%。面对如此大规模的减员分流,林业局没有简单地一推了之,而是本着以人为本保证林区社会和谐平稳的原则,将“改出就业岗位”作为企业改制的一项重要原则,提出将不断增加员工收入,改善员工生活质量,广泛有效拉动社会就业,让转换身份的人员有更大的就业选择空间。为了提高原有企业职工再就业能力,企业举办多种形式的就业培训,帮助3700名分流下岗职工实现二次就业。三岔子和松江河两个林业局在职工转换劳动关系的改革政策中,明确规定不能解除工伤、长病、内退人员的劳动关系,尊重他们对企业所作的贡献。注重城乡协调发展是广东省东莞市城市林业建设中的突出特点。该市1998年就制定了《关于培育森林资源,优化生态环境,推进城市林业建设的规定》,以1个市中心区(含4个街道办)和28个镇的组团式发展模式,共同推进城乡绿化平衡发展。为建设“生态绿城”,在实施新农村建设中,提出了城乡绿化平衡发展的要求,在镇中心区至少有1个面积10公顷以上的公园,各行政村至少有1个面积2公顷以上的公园,各村民小组至少有1个面积1公顷以上的公园。目前,全市已建成大小公园广场1157个,面积3545公顷。公园广场随处可见,不仅绿化美化了生活环境,还为市民群众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场所。
(三)现代林业的发展手段—现代技术装备、管理信息化
调研中我们了解到,吉林、广东两地将现代管理方法和经验不断引入林业,并开始用现代化技术设备装备林业,无论是在资源培育,还是在木材生产、贮运以及销售环节,都不同程度地实现了现代化管理,代表林业产业发展方向的现代企业制度已经出现并逐步深化。松江河林业局已经采用现代信息手段管理林业生产,该局自行设计了一整套木材运、贮、销计算机管理和视频监控系统,所有木材检查站、贮木场关键岗位实现全覆盖,在生产管理环节已基本实现计算机管理,大幅度提高了管理效率。下一步他们还将针对企业采伐的每一根木材实行编码管理,真正实现木材由产品转变为商品。广东省林业部门现代化林业手段应用比较广泛,基层林业部门从资源管理、保护等方面基本实现了计算机化,互联网得到了广泛应用,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此外,根据广东省政府的要求,开通了林业民生热线,现场解答、督办林改等与林农群众密切相关的问题,解决了林农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获得了很好的效果。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现代林业就是科学发展的林业,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林业,体现现代社会主要特征,具有较高的林业生产力发展水平,运用现代技术装备,科技进步对林业的贡献较大,能够最大限度拓展林业多种功能,满足社会多样化需求的林业。
三、现代林业统计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构建现代林业统计评价指标体系,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满足林业宏观决策需要为宗旨,以局党组确立的现代林业建设内容为依据,以前沿的统计评价理论与方法为指导,以现有林业统计指标为基础,紧扣林业发展的时代脉搏和趋势,设计并应用现代林业统计指标评价体系,发挥检验、衡量现代林业发展进程的尺度作用和指导现代林业发展的指针作用。
(一)现代林业统计评价指标体系的目标、原则和内容
建立现代林业统计评价指标体系的目标是,紧紧围绕我国现代林业发展的迫切需要,根据现行林业统计指标的现状,构建科学、合理、实用的统计评价指标体系,准确衡量和指导我国现代林业的总体和区域发展进程,为林业发展宏观决策服务。
建立现代林业统计评价指标体系原则,一是评价方法的科学性。现代林业发展进程是一个动态的、综合的过程,涉及自然生态、经济发展以及生态文化各个领域。因而,我们在评价时选择一个正确的方法显得尤为重要,方法是否科学将直接影响评价结果的客观公正。二是评价指标的合理性。选择评价指标应该遵循四个基本原则:具有代表性的关键指标,避免指标相互重叠;可以连续获得准确的统计数据,避免随机波动;具有可比性,能够反映现实林业生产力发展水平,便于进行区域比较;相关性和可操作性,评价指标要便于资料收集整理和进行相关性分析,保证指标的合适性。三是评价指标的权威性和一致性,采用国家统计局官方统计指标作为评价指标,保证数据的权威性和一致性。四是评价结果的相对性。林业现代化进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因而,评价的结果只是一个相对的参考数据。
现代林业统计评价指标体系应包含三个层次的内容。第一层次是林业生态方面,第二层次是林业产业方面,第三层次是生态文化及社会发展。
初步设想,现代林业统计指标评价的对象确定为省(含森工集团),待指标体系和条件成熟后,再根据实际需要逐步扩展。
(二)现代林业统计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根据此次调研的结果和上述确定的现代林业建设目标、原则和内容,现代林业统计评价指标体系将由三方面内容组成:第一部分是指标,具体分为标志指标、功能指标和要素指标;第二部分是全国现代林业实现程度指标,具体有权重、全国现代林业实现值和全国及各省实际值;第三部分是现代林业统计评价指标的综合指数(具体组成见附表1)。
1、指标设计
指标设计包括三层指标。第一层指标按生态、产业、生态文化分为三大类,称为标志指标;第二层次指标共有7类,是在第一层次指标下设计的功能性指标,如森林资源总量、森林资源质量等;第三层次指标共有34个,是在第二层次指标下设立的要素性指标,如森林覆盖率等。
(1)林业生态状况指标
林业生态状况指标包括森林资源数量、森林资源质量及林业生态安全3个功能性指标。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通过调研,课题组对国家林业局党组提出的现代林业建设思想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对国有林区和经济发达地区的现代林业进程有了初步判断,对构建现代林业统计评价指标体系有了更明确的认识。我们认为当前迫切需要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现代林业统计评价指标体系,发挥衡量、检验现代林业发展水平的尺度作用,引导现代林业的指针作用,减少现代林业进程的盲目性,增强自觉性,实现又好又快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四、工作建议
目前,我国的林业经济统计指标相对健全,而涉及生态特别是生态文化方面的指标还非常有限,而且不同地区、不同所有制林业发展模式各不相同,建立一套科学合理便于人们接受的统计评价体系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对于涉及森林生态以及生态文化建设方面的评价指标的建立需要相关部门协同工作,共同参与。特别是涉及到评价方法的选择上,更需要研究部门站在可持续发展的高度,给予更科学全面的理论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