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破窗理论与审计制度维护
中国有一句传统名言。小洞不补,大洞吃苦,说的是衣服有了一个小洞不及时补好,过不了多久就会烂成一个大洞,喻指人们对小的危害不重视,就会酿成大的危害。古训说的很形象,很精辟。无独有偶,西方管理学中也有个类似的理论,叫破窗理论,有异曲同工之妙。
多年前,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詹巴斗教授曾做过这样一项实验:他
找了两辆一模一样的汽车,把其中一辆摆在一个中产阶级社区,而另一辆摆在相对杂乱的一个社区。他把后一辆车的车牌摘掉,并且把顶棚打开。结果不到一天,这辆车就被人偷走了。而前一辆车摆了一个星期也安然无事。后来,詹巴斗用锤子把这辆原本完好无损的车的玻璃上砸了一个洞,只一天工夫,车上所有的窗户都被打破,内部的东西也全部丢失,从一辆完好无损的车到车上所有的窗户都被打破,乃至车内的东西全部丢失,仅仅源于窗户上的一个小洞。这就是事实。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破窗理论在社会生活或组织管理中都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它给我们的启示是:必须及时修好”第一个被打碎的窗户玻璃”。我们中国有句成语叫”防微杜渐”,说的正是这个道理。因此,破窗理论的应用在于建立一种防范和修复”破窗”的机制,亡羊补牢,并严厉惩治”破窗”者,同时还要树立危机管理意识,设立危机预警系统,使组织能根据预先显现的危机信号,及时发现破窗或即将成为破窗的那块玻璃。
由破窗理论,笔者想到了关于制度的维护问题。现实生活中,我们的许多领域、许多方面都建有规章制度。行业系统有大的规章,单位部门有小的纪律;工作上有规范化制度,违章了又有惩罚处理制度。应该说,这些规章制度是维系各个组织体系正常运转、确保整个社会得以有序发展的重要保证。然而,定了制度得不到很好的执行,却是工作中的一个“破洞”,现实的情况往往是制度多,有效的执行少。因此制度在实施过程中,总有第一个怀有侥幸心理的人破之。管理者破,为普通员工打开了“缺口”,群起效之,“缺口”便会越来越大,最终制度成了一纸空文;普通员工破,管理者不及时采取有力的措施制止,则其他人就会得到一种暗示性的纵容,久而久之,再完善的规章制度也必将重蹈“破窗”之辙。所以,管理者在维护制度上起着重要的示范和督促作用,也是解决“制度不制”这一顽疾的关键。
联系我们的工作实际,与审计工作相关的法规制度比较丰富,既有普遍适用的党纪国法、财经法规,也有具有审计特色的专门法规制度,如审计法及实施条例、控制审计业务质量的6号令、监督审计廉政的八不准纪律、各处室各业务岗位的内控制度等。这些法规制度或控制措施如何得到有效的执行。破窗理论启示我们,在制度维护上,首先,管理者要带头遵纪。对管理者而言,这是一条最基本的素质要求和职业操守。在审计工作中,审计部门的领导、处室的负责人、审计组的负责人、主审等都可以理解为管理者,在审计业务质量控制方面,管理者要带头执行六号令,在廉政纪律方面,管理者要带头遵守八不准纪律。管理者不能把岗位当成资本,把职务当成特权,不能错误地认为制度是要求别人的,在制度面前自己是“裁判”,不能混同于一般人。假若管理者要持这种态度,那些制度岂有不“破”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