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管理审计
一、正确理解独立性与客观性
企业开展管理审计工作,它的独立性与客观性是并列的。独立性是审计工作开展的必要条件,对现代化企业来讲,内部审计机构要在单位主要负责人或者权力机构的领导下,一般由独立董事组成审计委员会,负责指导工作,行使审计职能,对企业的各项经济活动进行监督、监证和评价,并直接服务于公司的董事会。目前建立这种内审管理机制,有利于最大限度地保证内审工作的独立性。内部审计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部门,需要全面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和内部关系,才能有针对性地提出有价值的建议。因此,内审的独立性只能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如果过分地强调内审的独立性而有损企业增加价值,则更应注重增加价值,因为企业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价值的最大化。客观性体现审计的质量要求,是审计的才基和生存之本,它要求审计人员实事求是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等有关情况,有利于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完成受托责任和进行经济决策。同时强调客观性也是人们最关心的,它能促使审计人员自觉保持职业上应有的态度和风范,不断提高审计质量。因此坚持独立性、客观性原则是促进审计目标任务完成的重要保证。
二、正确处理控制与服务的关系
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要树立增加价值和提高运作效率为目标的新理念,在审计过程中,控制与服务要有机结合,二者不可分割。从广义上讲控制也是一种服务,而且是全方位多角度的服务,因为对企业来说控制与服务的目的是一致的。控制是为了更好的服务,在日常的审计工作中,往往存在强调控制就是查错防弊,而忽视孑服务,这是一种片面的理解,不利于审计工作的开展,也不能全面达到审计的真正目的。如何做好控制与服务工作。审计人员必须要摆正位置,清楚自己是企业的一员,不能凌驾于企业利益之上,在思想上要认识到服务是内审的活力所在,对审计事项进行了解,从不同的视角对各个部分有重点地、独立地进行分析研究,从中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为企业加强管理,提高效益,建立良好秩序发挥作用。服务是全方位的,是指对生产经营的全过程,而不是某一部分,它包括各控制点和所有风险的防范,促使企业的活动沿着健康和增力口价值的方向运行。服务的多角度主要是指作为企业的审计人员要有全局观和整体感,从实际出发,有时还需采取换位思考的办法,假设自己履行某项工作职责,应如何去完成,要考虑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产生哪些问题,分析产生问题的根源并提出整改建议,及时解决问题。管理审计强调把控制与月赂融为一体,寓控制于服务之中,有效地发挥控制与服务的作用。
三、灵活运用审计方法,提高审计效果
在审计过程中,我们要注重审计方法的运用,为使审计事项的成本最低、效果最好,就要把握全局,突出重点,抓住主要矛盾,分析研究,查深查透,采取措施,有效地解决问题。
这就要求审计人员要了解整个生产经营过程,不存在漏项,能够围绕企业的中心工作在保证审计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工作。因此要选准审计的重点内容和事项,找到切入点,从中发现控制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运用审计方法,多角度地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后果,捕捉改进企业各项经营管理的信息,推动企业发展。目前我国的审计技术相对比较落后,部分手工操作还存在着审计内容不全面、深度不够、计算结果不够精准,信息提供不够及时等缺陷,因此,在运用计算机辅助审计方面还需积极进行探索,改变传统的审计方法和思路拓展和延伸审计的广度和深度,为适应现代企业的迅猛发展,面对信息革命的挑战,必须将信息技术与审计业务相结合,将数据审计与系统审计相结合,将传统方法和技术创新相结合,提高审计的效率和效果。
四、重视预测,开展战略审计
在知识经济时代,内部审计要更多地参与未来的规划与决策工作,不能仅仅通过对历史的回顾、评价和总结就简单地提出改进今后工作的建议,更应着眼未来,瞄准企业发展的新问题、国内外市场的新动向、产业结构调整及知识经济发展的新进程,进行有效的预测,对各种不稳定的因素进行判断,决定是否采取预防和应对措施,以适应未来的变化,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对未来的挑战要有战略审计的眼光。企业的长远发展规划,重大投资决策,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组合等都需要有正确的战略方针。如果战略决策失误,企业就有可能破产。战略审计是管理审计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审计的发展方向。企业内审工作的价值,也能从这种高层次的管理活动中得以体现。
五、增强风险意识,重视风险管理
风险是指未来的不确定因素,并可能给企业造成损失。对于现代企业来说,风险随时都有可能发生,管理审计的责任就是独立、公正地对风险进行预测,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范。目前国内很多企业内审人员仍将审计重点偏向于企业内部固定的控制系统,特别是在未检查企业目标和所面对的经营风险的前提下,直接评估控制程序,缺少针对性。因为有些控制对于风险而言是不重要的,或者说是不适用的控制和多余的控制,在一定意义上讲限制了企业的发展。审计人员对与经营风险无关的控制进行审计是毫无意义的,这种未能适应企业发展需要的审计方式,造成了企业对审计投入的浪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七、加强审计队伍建设,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
现代社会随着竞争日趋激烈,新知识、新事物层出不穷,特别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情况下,能够适应管理审计工作需要的是一支复合创新型的审计队伍,这就要求审计人员不断更新观念,具有创新精神,树立正确的审计价值观,增强责任感和事业心,积极进取,不仅要有较高的理论水平,而且还要有较高的综合业务工作能力,在实际工作中善于抓住时机,灵活运用新技术、新方法,多作贡献,才能胜任管理审计工作,提高审计质量。
搞好管理审计工作任重道远,首先,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坚持与时俱进,大胆地学习和借鉴国内外先进的审计方法和手段,并在实践中不断积累和总结经验,不断有所突破,提出新思路。其次,要用发展的观点去观察世界,把握时代发展的要求,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再次,要从实际出发,找准自己的位置,为企业实现经营目标,当好领导的参谋和助手,发挥应有的作用。只有这样做,才能充分展现管理审计的生命力,以开拓进取的精神开创内审工作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