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财务收支审计向管理审计的延伸
内容提要在现代企业制度中,企业自我约束、自我发展,具有高度的自主权。企业要生存要发展,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其着眼点就在寻求企业价值最大化。效益是企业的生命,因此,企业内部审计应突破传统的审计思路,逐步向管理审计转移,强化企业内部约束机制,促使企业建立严密的、完善的控制系统,严格的、科学的管理制度,有效的、畅通的运行机制。重点通过内部控制审计、经济效益审计和管理过程审计,优化人力、物力、财力资源配置,改善经营管理,挖掘生产与工作中的潜力,全面分析、评价企业综合效益,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以管理创新为基础,促进企业提高经济效益。
关键词财务收支审计管理审计内部控制审计经济效益审计管理过程审计
内部审计作为企业自我约束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为企业经营管理提供服务,防范经营风险,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方面,可以说是功不可没。其中,管理审计在企业的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此,笔者就财务收支审计向管理审计延伸这一问题谈谈看法。
一、财务收支审计向管理审计延伸的必要性
首先,开展管理审计是内部审计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早期,内部审计的主要职责是查错纠弊而不是对企业经营管理做出分析、评价,提出管理建议,审计的对象主要是各种会计资料,主要工作集中在财务领域而未深入到管理和经营领域。现代企业制度下,内部审计作为企业管理的一个职能部门,不仅具有监督职能,而且具有服务的职能,可以说是一种寓服务于监督之中的职能。其监督的目的是维护企业整体的合法经济利益不受侵害,实现企业活动最优化,经济效益最大化。因此,要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由监督导向型向服务导向型转变,实现财务收支审计向管理审计延伸是必由之路。
其次,开展管理审计是企业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与完善,企业承担的经营风险日益增加,要求内部审计加强对内部控制系统的评价,并对经营决策进行审查,以降低企业的风险程度;企业面临的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要求企业内部审计对生产经营技术方面的问题加以评价,深化企业经营管理工作。为此,内部审计不但要及时、准确地向企业的管理当局报告有关查错纠弊和资产保护信息,还要针对企业在管理和控制上的缺陷,提出建设性意见和改进措施,协助管理人员更有效地管理和控制生产经营活动的各个环节,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济效益,以实现企业的经营管理目标。也就是要做到“摸家底,揭隐患,促发展”,即实现财务收支审计向管理审计的延伸。
二、财务收支审计向管理审计延伸的重点内容
((更多精彩文章来自“秘书不求人”)一)内部控制审计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向管理审计延伸是企业内部审计发展的必然趋势。内部审计机构及审计人员,要树立现代内部审计具有管理职能的意识,要深入到经营中去,在适度的参与中更好地发挥内部审计的优势,紧紧围绕企业生产经营目标,积极行使审计职能,做好领导的参谋助手。内部审计机构要坚持“全面审计,突出重点”这一方针,选择与经济效益有关的重要环节或薄弱环节进行审计。管理审计的主要目标是帮助企业健全管理制度,进一步提高科学管理水平,促进企业加强管理和提高经济效益。因此,管理审计的内容必须与企业管理发展相一致,要有明确的审计目标,审计后要切实能够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使企业管理真正有所提高,产生明显的经济效益。
(二)改进审计方法,提高审计质量
随着内部审计由财务领域向经营管理领域的扩展,原来旧的审计方法显然不适应现状,审计人员应力求在审计方法上有所创新。交易电子化、自动化是当今经济业务运转的发展趋势和潮流,内部审计要继续发挥监督、评价和服务的职能,就必须紧随审计环境的变化,建立适应信息化的审计管理信息系统,科学地处理和利用审计信息,利用财务软件,通过对报表的比率分析、对比分析、变动分析、趋势分析,反应出企业财务经营状况,并向决策层提供对比分析报告和合并报表分析报告;建立审计预警系统,查找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疑点,评价经营管理和风险程度,注重把查处问题与促进改革、完善制度结合起来,从标本兼治的角度有针对性地提出审计建议,进一步提升审计的质量和水平,为领导科学决策提供依据。与此相适应,要求内部审计人员必须认识到新的经营环境和经营方式的特点和风险,必须具备多种专业知识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加强自身素质和专业判断能力,以提高审计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