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档案管理工作强化思考

一、充分认识医保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1、医保档案是医保发展的历史凭证

医疗保险是一项全新的工作。它涉及面广,政策性、专业性强,工作环节多,业务管理繁杂。应运而生的医疗保险档案不仅是参保单位和参保人员基本信息的真实记录,也是支付各种医疗保险待遇和计算机数据录入的唯一依据。而且,医疗保险档案在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发展和不断完善中更是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①医保档案是社保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真实记录医保业务工作的重要资料,可以全面反映参保人履行缴费义务、享受医保待遇的真实情况。由此可见,医保档案是以各种不同的形式真实而客观的记载着医疗工作的每一个环节,是凝结全体医保工作者智慧和经验的结晶,是认识和把握医疗保险工作客观规律的重要依据。

2、医保档案是维护参保人员合法权益的重要体现

每个参保者从办理参保手续之日起,到退休直至死亡,数十年的参保缴费、待遇享受,都需要建立完整的医保档案来记录。例如参保资料是参保人员的原始资料,参保信息资料可以准确地记录信息变更、费用发生和缴费年限等参保情况,是医保日常管理的重要依据。在我们实际工作中经常遇到有的参保人员既参加了基本医疗保险又参加了商业保险,出现两头报销的情况,参保人员当时不知道要将发票、医疗费用明细清单、住院出院小结等资料复印下来,事后就需要到医保经办机构来调阅档案;还有的参保人员转外诊到外地大医院治疗,待病情稳定后转到参保地进行康复性治疗,而参保地医院的医生往往需要参照参保者当时在外地医院的诊断、用药情况作出新的诊断,这时也需要参保者到医保经办机构调阅档案;参保人员办理医保退休手续需要调阅档案等等。如果我们医保经办机构对这些重要的档案保管不慎,势必会影响到参保人员的利益,进而影响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

3、医保档案是领导作出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

随着医保事业的不断发展,档案数量的增多,档案承载的信息量也在不断增加,医保各项政策的制定、调整、完善都需要充分、完整、高质量的资料,领导如果在决策前准确掌握了第一手资料,就能开阔决策视野、增强决策的前瞻性、提高决策的效率,从而作出符合实际的、科学的、切实可行的决策。医疗保险管理主要是对医保基金的管理。科学、规范的档案,有利于数据统计、会计核算和基金收支分析,可以及时向领导报告基金运行情况,有利于领导作出科学的决策。②所以医保档案管理越科学,为领导提供的文件和数据越充分,参考价值也就越高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3、建立健全档案管理机制,夯实档案管理基础。各医疗保险经办机构要结合自身组织架构、建立由专人负责的档案管理工作小组,设立专职档案管理人员,加强对档案工作的管理。在设立专职档案管理人员的同时,协调内部各部门配备兼职档案员,共同负责做好医保各类档案的收集和传递。形成上下配合、左右协作、纵横交织的档案管理网络体系。这样不仅可以有效防止档案资料的流失,而且可以切实提高档案管理的质量和效率。

4、加大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力度,提高档案管理水平。进一步完善电子档案,将参保单位、参保人员、医疗待遇享受、门诊慢性病资料、定点管理信息等档案进行数字化。充分利用计算机在档案管理工作中的作用,运用计算机对档案进行收集、整理、编制检索工具、内容介绍和编制目录,还可用于库房的管理。用于特殊的档案工作项目,如编制大型索引、为档案的编研工作提供服务以及档案统计等工作。③与此同时,要及时对需要保存的电子数据进行刻录备份,建立和完善档案数据库,建立档案资料查阅平台,逐步实现档案信息资料共享,使档案管理全面实现现代化

5、加强对医保档案的编研工作,不断扩大服务范围。做好档案资料的收集、归档工作、积累贮存档案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利用档案,而更好地开发利用档案信息,反过来也会促进档案管理工作。医保档案的形成是全体医保工作者劳动智慧的结晶。各级医疗保险经办机构要有针对地做好档案编研工作,将零散的、杂乱的信息,转变为系统的、成专题的、分类有序的、可直接利用的信息资料④,不仅要为本部门提供有价值的档案信息,更要做好涉及民生方面档案利用的各项工作,借助“金保”工程的建设,将涉及民生的档案信息及时提供给社会大众,使档案工作更好地贴近社会、融入社会、服务大众,创造出更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医保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项基础工作,在全民“医保”到来的时代,人们对档案利用的需求日益增强,范围不断扩大,各级医保经办机构只有把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最敏感的档案作为为民服务的重点,紧贴群众需求,有效开发档案信息资源,逐步实现医疗保险档案资料社会共享,才能真正地在关注、改善和解决民生问题上体现其应有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