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然事件审计报告
【摘要】
:2001年,美国华尔街股市爆出安然帝国财务舞弊丑闻,进入2002年,
公司财务丑闻像是传染病一样,在上市企业中迅速蔓延,奎斯特、环球通讯、世
界通讯等等,一个接一个。随着公司财务舞弊丑闻的出现,为其提供审计服务的
会计事务所卷入了诉讼与质疑的浪潮,安达信上下一片哀鸣,全球会计业内人士
在难过,作为人类文明一部分的会计文明受到了新的历史挑战。当然,这也意味
着世界审计市场格局的重新界定。在我国,爆发了银广夏、郑百文等上市公司恶
性会计造假事件,蜀都、中天勤等会计师事务所因此倒闭。在此背景下对审计失
败进行系统和全面的研究显得尤为必要和迫切。
本文通过对安然审计失败的案例进行深度剖析,对安然公司的关联交易和安
达信的审计舞弊分析审计失败的原因以及防范审计失败的措施。
【关键词】
:安然事件安达信注册会计师独立性审计失败原因防范措施【正文】
:
一、安然事件背景简介
(一)安达信背景简介
安达信会计师事务所,简称安达信,于1913年由亚瑟·安达信在芝加哥创
建,为全球第五大会计师事务所,代理着美国2300家上市公司的审计业务,占
美国上市公司总数的17%;在全球84个国家设有390个分公司,拥有4700名合
伙人、2000个合作伙伴,专业人员达8.5万人,这些分公司同属于总部“安达
信国际”。安达信国际公司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是一个由各国的成员公司组成
的联合体。“安达信国际”与各个会员公司的关系并非人们通常理解的母公司与
子公司的关系,也不像是合伙人公司,而更像一个协调性实体公司――由全球会
员公司组成的松散网络;这些成员公司在管理、领导层和资本结构上都是独立的,
但在安达信这一品牌下,依照统一的技术、操作方法和操作理念运作。
(二)安然背景简介
安然公司,成立于1930年,总部设在美国休斯敦。曾是一家位于美国得克
萨斯州休斯敦州的一家能源类公司。安然公司在2000年《财富》世界500强。
排名第16位,是美国最大的天然气采购商及出售商,也是领先的能源批发商。
安然公司同时也经营纸、煤和化学药品等日用品。该公司在美国控制着一条长达32000英里的煤气输送管道,并且提供有关能源输送的咨询、建筑工程等服务。
然而真正使安然公司在全世界声名大噪的,却是这个拥有上千亿资产的公司2002年在几周内破产,持续多年精心策划、乃至制度化系统化的财务造假丑闻。
安然欧洲分公司于2001年11月30日申请破产,美国本部于2日后同样申请破
产保护。但在其破产前的资产规模为498亿美元,并有312亿的沉重债务。过度
膨胀的快速发展使其无法应对经济环境的逆转,而导致无法经营运作状况的恶
化,以破产结束企业。
(三)安然事件
安然公司自1985年成立以来,其财务报表一直由安达信审计。1997年至2000年度出具的审计报告均为无保留意见。其中,2000年度安达信为安然公司出具了两份报告一份是无保留意见加解释性说明段对会计政策变更的说明的审计报
告,另一份是对安然公司管理当局声称其内部控制能够合理保证其财务报表可靠
性予以认可的评价报告。这两份报告与安然公司重大的会计问题形成鲜明反差。
报告所描述的财务状况以及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严重偏离了安然公司的实际情况。
根据安然公司在2001年11月8日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的8–k表格报告以及新闻媒介披露的资料,安然公司操纵利润的手段主要有以下几种:
1.利用所谓的“特殊目的实体”,高估利润,低估负债。安然公司将本应纳入合
并报表的三个“特殊目的实体”排除在外,导致其1999年制2000年期间的利润
被高估了5亿美元。
2.通过空挂应收票据,高估资产和所有者权益。
3.通过设立由其控制的有限合伙企业并与其进行关联交易,操纵利润。
4.利用其拥有的错综复杂的合伙企业网络组织进行自我交易,隐瞒巨额亏损。
安然的一系列关联交易和衍生业务并不是非常高明,但为其审计的安达信却
一直出具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二、安达信对安然公司审计失败原因
“一个审计师不但要在实质上保持独立,而且要在形式上也保持独立”,这
是安达信对其每个新员工都要培训的一课,但是安达信管理层忘了这基本的一
点。在安然事件中,安达信扮演了一个极不光彩的角色,在销毁安然审计证据的
同时,也最终“销毁”了安达信的百年信誉。
审计失败是指注册会计师由于没有遵守审计准则的要求而发表了错误的审计
意见。审计失败的发生,轻者会使投资者经济利益受损,重者会影响整体经济市
场的运行效率及社会资源的配置效果。当然,会计行业的发展也会因为审计失败
的发生而不得不放慢脚步。审计失败的发生也影响着注册会计师及其所在事务所
的声誉,这不仅会导致事务所业务量的减少,严重的话甚至导致事务所的倒闭和
解体。安达信事务所的倒闭正是一个典型案例。
(一)内部原因:
1.注册会计师或会计师事务所丧失独立性。
独立性是注册会计师行业存在的前提,离开独立性,审计质量几乎是不可期
望的。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变迁,商业关系在广度上和深度上日益变得复杂起来,
从而使审计独立性概念也随之发生演变。曾担任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职业道德委
员会主席的托马斯·g·希金斯在1962年对独立性的概念又进行了进一步的提升与概括,成为目前普遍接受的看法。他认为“注册会计师必须拥有的独立性,实
际上有两种,实质上的独立性和形式上的独立”。所谓形式上的独立性,是指注
册会计师必须与被审查企业或个人没有任何特殊的利益关系。否则就会影响注册
会计师公正的执行业务。形式上的独立性又可进一步分为组织上的独立性、经济
上的独立性与人员上的独立性三种。所谓实质上的独立性,又称为精神状态、一
种自信心以及在判断时不依赖和屈从于外界的压力和影响。它要求注册会计师在
执业过程中严格保持超然性,不能主观袒护任何一方当事人,尤其不应使自己的
结论依附或屈从于持反对意见利益集团或人士的影响和压力。
安然事件中,安达信受到了指控,其中独立性问题是焦点之一,对安然公司
的审计缺乏独立性。独立性是社会审计的灵魂。离开了独立性,审计质量只能是
一种奢谈。安达信对安然公司的审计缺乏独立性主要表现两方面:其一,安达
信不仅为安然公司提供审计鉴证服务而且提供收入不菲的咨询业务。安然公司是
安达信的第二大客户。2000年度安达信向安然公司收取了高达5200万美元的费
用。受经济利益的驱动,会计师事务所重心偏离审计业务致使审计质量难以保证,
审计独立性受到损害。其二,安然公司的许多高层管理人员为安达信的前雇员。
他们之间的密切关系有损安达信的独立性。注册会计师的这种流动也是一个可能
损害审计独立性的重要因素。
2.缺乏应有的职业道德和诚信
安达信早在安然丑闻曝光之前就知悉安然公司利用极其激进的会计处理方法的潜在风险,但安达信既没有要求安然公司停止这种行为也没有向安然公司的
审计委员会报告,更没有提请安然公司向投资者和债权人披露对安然公司财务状
况和经营业绩的影响,更严重的是安达信在丑闻败露后竟然销毁数以千计的审计
档案。这是对会计职业道德的公然挑衅,缺乏基本的守法意识何谈职业道德和诚
信。销毁审计档案不仅使安达信的信誉丧失殆尽而且付出了毁灭性的代价。
3.会计师事务所的内部控制体系不严密
(1)大型事务所对下属分所的管理不力。
(2)将重要的工作授权于训练不足的人。
(二)外部原因:
1.美国会计准则制定体系中存在的缺陷
安然事件发生后,在安达信的倡议下,“五大”的首席执行官在2001年12月4日发表了一份联合声明。该声明指出美国的会计准则至少三方面的弊端:
(1)、关联交易、特殊目的实体、金融工具市场风险的披露要求含糊其辞,缺
乏明确指导。(2)、财务报告制度现代化的进程严重滞后于经济的发展。(3)、
在当今的经济环境下,会计准则制定过程过于笨拙和缓慢,准则制定效率必须大
幅度提高。
2.会计师事务所的组织形式
会计师事务所的组织形式是会计师事务所从事各种经济活动的法律框架。它
规范着会计师事务所在与其他交易方进行交易时会计师事务所承担的权利和义
务,特别是不同制度安排下注册会计师个人所负法律责任存在着巨大差异。在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2、资产重组舞弊。资产重组有资产置换、并购、债务重组等形式,多发生在关联方之间。格林柯尔经过一系列的并购使其很快腾空了流动资金,随之产生的一系列造假更是不断上演。从国外成熟的资本市场情况看,上市公司收购兼并的交易金额大大超过证券市场的融资额。收购兼并作为资本市场配置的重要手段,是上市公司增强竞争力、提升公司价值的有效方式,是资本市场高度活跃的助推器,这正好成就了一些别有用心之人的发财路,他们大肆吞并国家财产,严重损害了人民利益。顾雏军正是利用这些地方政府急于加快国资退出的思路,将收购与改制打包在一起,大玩了一把互惠互利的双赢游戏。。
3、地方政府援助舞弊。由于当时仅能筹集3亿元现金,余下的9亿元是以其两项专利使用权作为无形资产出资。按照当时《公司法》规定,无形资产在公司注册资本中的比例不能超过25%,可见顺德有关部门当时对顾雏军“网开一面”。
4、利用不当的“会计技术”舞弊。通过观察格林柯尔收购的公司,它们都有很多共性:业绩连年下滑,有的甚至被特别处理或濒临退市,基本上已失去在二级市场上的融资功能。简单说,赢利=收入-成本-费用-息税。这个公式告诉我们,公式右边任何一项都有文章可做。格林柯尔又是如何做的呢。通过研究它的财务报表和股市表现,不难发现它在上市公司的“费用”上做了文章一一大幅拉高收购当年费用,形成巨亏,一方面降低收购成本,另一方面为将来报出利好财务报表和进一步的资本运作留出空间。只此一招,就可以“洗去”未来年份的大块费用负担,轻装上阵,出来一份干干净净报表,“赢利”就变得容易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