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文稿起草“十悟”

通告、通知、请示、报告等文件,总结汇报、调研报告、领导讲话等材料,都是文以传令、文以载道、文以辅政的重要政务文稿。文稿起草是秘书工作的重要职责,不仅是其个人素质的综合反映,也是对其政治品质的有效考量。笔者结合多年文稿起草工作经验,有以下十方面感悟。 

一悟“长”与“短”。文稿起草虽是被动之揽,但也要有独特之器。要悟己之长。秘书要对自己有分析和判断,长处在哪里,善在哪点,特在何方,通过艰苦卓绝的学习、积累、锻造,让特点更特,优点更优,亮点更亮,为起草文稿储备好利器。要悟自之短。秘书要对个人之短有清晰的认识,接到任务后要琢磨,熟悉的要力求大胆突破,不落入俗套,更不“炒剩饭”;不熟悉的,不畏惧,不敷衍,不急躁,运用所学知识和所掌握资料,多方请教,让短板变长。 

二悟“事”与“理”。文稿要事清理明,切忌事之不清理之不明,或事清理错或理错事乱。要悟历史之事。要有历史思维,系统眼光。历史已错今天不宜再走,历史走通的今天也不宜照抄照搬,要具体分析、科学选择,使其符合社会规律、历史发展规律。要悟当前之势。文稿是在现实条件下解决特定问题,落笔对形势要有判断。应急之事要准、狠、快、严,长久规划要体现长期性、发展性。经验之事摆事实、用数据,研究之事讲逻辑、阐道理。要悟未来之远。文稿生命力既取决于当下,也取决于未来。毛泽东同志发表的一些重要文章对党的建设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这就是文稿着眼点在长远。因此文稿不能就当时看当时,就事情说事情,既要有历史依据和时代特点,也要有战略思维和长远谋略,让文稿可管用十年、五十年甚至上百年。 

三悟“古”与“今”。文章既有历史之印记,也有时代之元素。要悟古之经。文章无道也有道。文稿起草虽无标准模式,但高手各有其道。要学习古人或刻苦学习、或善于调研等做法,结合自己特色,形成文稿特色和品牌价值。要悟古之失。文稿起草失败各有原因,有的人不愿意艰苦学习,只愿意啃老本;有的人不愿意付出艰苦劳动,只愿意大而化之,粗而浅之,最后只能原地踏步,难有进步。秘书要有危机思维,防止重走前辈失败之路。要悟古之无。文章千古传,从来无一同。要根据时代特点,突出人文元素,借助网络语言等,走古人没有走过的创造之路,写古人没有写过的文章,打造出具有清新韵味、经得起时代和历史检验的文稿。 

四悟“内”与“外”。文稿较高境界是文内之言文外启迪,文外问题文内解决。要悟文内之事。政务文稿要眼光聚焦、文字聚力。解决思想问题的突出思想特点,解决作风问题的突出作风特色;解决体制问题的突出体制性质,解决制度问题的体现制度要义;解决人员问题的体现人之特性,解决执行问题的强化执行特色;解决区域问题的强调区域性,解决行业问题的体现行业特点,不能这一行说那一行话,更不可外行说“内行话”;解决历史问题的要有历史眼光,解决发展问题的强调时代特点,文稿要尽可能实现令行禁止或者“药到病除”。要悟文外之事。有的文稿要做到“醉翁之意不在酒”,直接强调a问题,但关键要解决b问题,文稿需要具有教育用意、启发用意、引导用意。秘书要准确把握哪些是文内之事,哪些是文外之意,做到用墨、用笔分配、着色的科学,体现文稿的最大功能和效用。要悟他山之石。解决本地问题要跳出自己看自己,通过网络或者实地调研等了解他人做法、提法和实际成效,对照本地实际,提出新观点、新思路、新做法,发展领先的好上加好,发展落后的跳出旧轨找出新路子,快马加鞭奋起直追。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九悟“快”与“慢”。文稿有着不同的时间需求。接到“订单”后必须留足提前量,防止“半成品”或“残次品”出手。要悟决战之快。时间是文稿的第一生命。有的突发汇报材料、重要请示报告等,必须做到雷霆万钧,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投入到文稿写作之中,不能慢慢悠悠,更不能开小差,需要一夜成“春笋”必须见亮就出头,需要两小时见报者必须60分钟定稿。要留提前量,比如第二天下午交稿的,须在第一天晚上完成所有任务,否则领导第二天一上班就要,必然会交“未装修”的“毛坯房”。要悟精雕之慢。有的文稿需要千锤百炼,“千刀万剐”方成。拿到“订单”后,既要着手“洗锅洗碗”,更要着手备菜备原料,以静气凝神之心态做到主料辅料齐备,旧料新料同丰。要准备必要的特殊工具,有的可以“采购”,有的必须自制。要制定工序流程,需要慢“烤”的用“烤功”,需要柔“炖”的用“煲功”,需要“吵”的用“辩功”,让文章经得起“震动”,抗得起“摔打”,经得起“风霜雪雨”。起草完成后也不能急着“收兵”,需要一遍一遍细嚼慢咽,一遍一遍反复推敲,多方请教,一遍一遍修改提炼,甚至还要请教专家学者、权威人士进行审定,让交上去的文稿有分量、有质量,有力度、有高度。 

十悟“赞”与“批”。赞是表扬,批也是表扬。要悟赞之不骄。完成美文值得骄傲,但要清楚成绩已经过去未来才是关键。如果自此躺在功劳薄上享受点赞,若干年之后,除了存档美文必将再也无惊世之作。因此要在获得点赞后总结成功经验,在工作中加以新运用,让文稿质量“芝麻开花节节高”,从被单位认可到被上级称颂,直至被社会传承。要悟批之不怨。起草文稿“一次性”通过,是硬功夫要肯定,偶尔“多次未过”甚至“夭折”也不要妄自菲薄,认为“江郎才尽”甚至“心灰意冷”谋求“转岗高就”,而要深刻反思,对批评要有感谢之心、感恩之情、感激之志,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需要吸收的吸收,需要注意的注意。将“批评”视为最宝贵之药,或者治“疾病”,或者“预防”,从而在新的起草征程之中少走弯路,不走邪路或者错路。 

文稿起草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只有更好没有最好。阅前人之文,写今秋之事,留后世之作,需在实践中感悟,在感悟中反思,在反思中提升,在提升之中再实践,以锲而不舍、写而不倦之气概写出可以与之相处、相交、相感、相亲的佳作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