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防舞弊审计的20种主要方法范文

审计监督是《宪法》、《审计法》赋予的高层次经济监督,它不仅肩负着维护财经秩序、严肃财经纪律的重要任务,而且对加强廉政建设、开展反腐败斗争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实践告诉我们审计机关除要有在发现大要案线索方面的责任感与敏感性外,还应注重审计方法。如何及时准确发现案件疑点和线索,

一下总结了八种方法,以供大家参考借鉴。

一、从走访座谈中发现案件线索

在现场审计和审前调查时,注意以被审计单位外部相关单位及相关人员为询证对象,通过座谈寻找线索。审计组进驻后,可以走访被审计单位的主管部门、干部监管部门、综合经济管理部门和业务关联单位,如其上级主管部门、国资委、监事会、纪检、监察、组织、财政、税务、工商、海关、开户银行等单位,听取各部门、各单位从各自角度所掌握的对被审计单位的情况介绍、评价,以及对其领导人或单位存在问题线索的介绍,并查阅有关部门对被审计单位的检查和处理报告,以供审计参考,找出切入点和突破口。

二、通过个别谈话发现案件线索

在现场审计时,以被审计单位内部工作人员为询证对象,通过谈话寻找线索。操作上应采取一对一的方式,以打消谈话人的思想顾虑。审计组进驻被审计单位后,采取个别谈话的方式,分别找被审计单位领导班子成员、各职能部门或主要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或部分职工谈话,了解被审计单位财政财务收支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和重大违纪违规问题和个人重大经济问题线索,以明确审计重点和方向。尤其要重视被审

计单位纪检、监察、内审、财务、基建、三产、人事等部门负责人的谈话内容。

三、从内部控制入手查找和发现案件线索

内部控制制度是一个单位自我管理、自我约束和自我监督的机制。实践证明,一个单位的内控制度不健全或有效性差,这个单位就很可能产生违纪违规的问题。因此,基础制度审计已成为现代审计的主题理念,以一个单位内部控制制度评审为切入点,从内控制度到会计核算系统为基本路径,开展审计工作。审计人员应重视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检查,尤其是要对不相容职务控制、人员素质控制和凭证传递程序进行重点检查,以测定内控制度可信赖程度,找出薄弱环节,对审计预期、审计内容、审计重点做出

基本判断安排。

四、从严从细审核原始证据查找和发现案件线索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八、跟踪决策环节查找和发现案件线索

被审计单位多数重大经济决策事项都要通过党组(委)会和领导班子成员会议集体研究决定,因此跟踪查阅其会议记录(纪要)、了解决策事项,查阅收发文本,跟踪其出台政策措施,捕捉有用信息,挖掘审计线索,是审查被审计单位重大经济决策得失的重要辅助审计方法。领导人自行决策的少数重要事项,一般会交给核心承办人去组织或承办。由于任何事项的落实,都要使用资金,所以,作为筹集和安排资金的财务负责人,一般都了解核心情况。而财务负责人出于分清责任的需要,一般都会作工作记录,因此,

跟踪单位财务负责人的工作记录也是审计的一个重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