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政务(村务)公开质询活动的实践与体会
文章标题:开展政务(村务)公开质询活动的实践与体会
去年7月,新一届**县纪委班子成立以后,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围绕市、县党代会确定的目标,扎实工作,开拓创新,探索了一条纪检监察工作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路径。先后在新城镇、黄龙镇、青龙镇、吉村镇开展了“政务公开质询”试点,在新城镇水南村和周屋村、黄龙镇叶墩村、青龙镇二塘村、吉村镇民主村、南安镇新华村、池江镇新江村开展了“村务公开质询”试点,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得到了省、市纪委有关领导的肯定。
一、主要做法
试点工作在县纪委的指导下开展,由各试点镇纪委具体抓落实,通过召开质询会的方式进行。基本做法如下:
1、制定实施方案。为确保质询工作顺利开展,各试点镇村均制定了《关于开展政务公开、村务公开质询工作的实施方案》,作出四项明确:一是明质询对象。政务公开质询的对象为镇领导、镇“七所八站”负责人,村务公开质询的对象为村“两委”委员。二是明确了参会人员。政务公开质询会由镇机关干部、村干部、农民、教师、个私工商户、党代表、人大代表中的代表参加,同时发动农民群众自愿报名参加;村务公开质询会由新农村建设理事会成员、议事会成员、村务公开监督小组成员、民主理财小组成员、教师、老村干部、种养大户、个私工商户、党代表、人大代表中的代表参加,同时发动农民自愿报名参加。三是明确质询内容。政务公开质询内容有:政务公开执行情况,对镇政府和七所八站工作的疑问、问题等;村务公开质询内容有:村务公开内容、粮食直补资金发放、农村低保资金的发放、兴修水利项目执行情况、新农村建设政策及资金使用情况、退耕还林及林改政策,以及对本村经济发展的建议、意见等。四是明确质询方式。采取现场提问,即问即答方式,群众和村民代表对政务或村务公开事项有疑问的地方,或对“两务”建设有什么意见、建议,均可在会上现场质询台上的“领导”,台上的“领导”必须一一作出现场答复或解释说明,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或建议,会后由上级纪委监督镇村两级建好问题台帐,落实专人负责限期销号解决,确保群众提出的问题和建议得到的落实。
2、做好会前准备。(1)广泛宣传。各试点镇、村充分利用黑板报、广播、海报等形式,在圩镇村落大力宣传召开质询会的时间、地点和目的、意义,让广大农民群众充分了解质询会的内容、形式,引导他们积极报名参与。(2)征求意见。发放征求意见表,征询收集涉及政务村务的各类意见和建议并进行梳理研究,作好答复准备。(3)发出邀请;向报名参会的代表和群众发出参会邀请。(4)选择会场。为方便群众参与,质询会会场一般选择在室外人口较集中的地方(如镇政府大院、村祠堂或晒坪),并悬挂醒目会标、标语。
3、开好质询会议。一是由主持人将召开质询会的目的意义、参会要求、会场纪律等向参会人员作出说明。二是由镇或村主要领导将前一阶段的政务或村务公开情况向参会人员作一通报。三是参会村民代表和群众现场质询提问,台上“领导”对村民代表和群众提出的问题一一作出答复或解释,记录人员对现场质询的问题和答复认真做好记录。四是乡镇或村主要领导对村民代表和群众提出的问题作表态性发言。
4、抓好会后落实。质询会后,由镇班子或村“两委”及时召开会议,认真梳理研究村民代表和群众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建好整改台帐,作出解决计划,落实专人负责限期销号解决,确保群众提出的问题和建议得到的整改落实。县纪委、乡镇纪委分别对试点镇、村质询会所提问题的整改落实情况进行跟踪监督。到目前为止,全县4个试点乡镇7个试点村已召开政务(村务)公开质询会,列入整改台帐的问题有350个,已销号解决的253个,正在落实的59个,待条件成熟时解决的有38个。
二、主要成效
政务(村务)质询制度的实施,给广大群众提供了一个诉求愿望、参政议政、监督干部的平台,既促进了镇村两级提高政务(村务)公开的透明度,又调动了广大民众参政议政的积极性,使老百姓心存的疑惑与正当要求得到了较好的解决。所召开的质询会气氛热烈、秩序良好,没有出现任何争吵、斗气的现象,受到了广大基层干部群众的一致拥护好评。
1、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不少参加过政务(村务)质询会的村民深有感触地说,政务(村务)公开质询会为群众全面了解镇村事务搭建了平台,使他们更全面地了解了镇村事业的发展情况,对镇村干部的工作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当面锣、对面鼓,有啥事情都可在会上当场讲清楚”。推行质询会以来,老百姓对镇村干部工作猜疑少了,支持多了,气也顺了,党群干群关系更密切了。新城镇周屋村村民代表在质询会上提出解决饮水困难的问题后,村“两委”公开答复在一个月内予以解决。会后,村干部们分头筹资金、寻支持,结果在一个月内便筹资4万多元打出一口开展政务(村务)公开质询活动的实践与体会第2页
大水井,建起了无塔式集中供水设施,使全村50余户群众全都接上了自来水,彻底解决了饮水困难。村民们说:“质询会是让群众说话、为百姓办事的会,我们打心眼里欢迎。”
2、增强了基层干部的工作责任心。在质询会上,基层干部要现场解答群众质询,所作出的答复和承诺,老百姓都能听到看到,加之有上级纪委的监督,镇村干部感受到了下来自群众、上来自组织的双重压力,因而工作责任心增强了,惰性减少了,作风有了明显改变。新城镇水南村村民高永红说:过去我们有问题想找村干部解决,不是找不到人,就是被搪塞应付,经常得不到重视。现在有了这么个质询会,把问题摆上了桌面上,村干部再也不会对我们老百姓的事爱理不理了。有纪检会监督,我提的问题第二天就得到了解决。该镇周屋村党支部书记周庭安也颇有感慨地说:这么一搞,我们感到了实实在在的压力,对待群众的问题也变得更认真起来了,不认真不行啊,不然下次开会就交待不了。
3、促进了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推行政务(村务)公开质询制度,通过镇村干部与群众直接对话,让群众对镇村干部进行“零距离”监督,使镇村的各项重大事项决策、财务收支等情况变得更加公开透明,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镇村干部违法违纪行为的发生,有利地促进了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建设。如新城镇周屋村、黄龙镇叶墩村在推行村务公开质询制度前,村级财务收支一直是没有经过村民理财小组审批就报帐,质询会后,村级财务一律须经民主理财小组审批后方可报账。
4、促进了政务(村务)公开工作的完善。推行政务(村务)质询制度前夕,各试点镇、村都对过去政务公开、基层站所事务公开、村务公开进行了一次较为全面的自查,对没有达到公开要求的问题进行了整改,并对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工作作了进一步的完善和加强,有的村还将村务公开制度推行到了村民小组。如青龙镇二塘村龙狮涧村民小组开展新农村建设后,村民对该组财务收支存有疑惑,经村民肖书荣在村务公开质询会上提议,二塘村即要求该组实行组务公开,将组里的重大事务、财务收支、新农村建设资金的收支情况,每季度公布于众,得到该组村民的赞赏。
5、调动了村民参与民主管理的积极性。第一次质询会召开前,部分群众对质询会持怀疑态度,认为是干部想“作秀”。通过召开质询会,许多群众提出的实际问题都得到了切实解决。实实在在的效果,让老百姓打消了疑惑,对质询会的心态也由一开始的“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转变为“事事关己、人人参与”。新城镇水南村党支部书记李福生说:“现在群众有意见可以当面质询干部,并且得到及时解决,群众参与民主管理的积极性大大就高了,我们也觉得工作更好做了。”黄龙镇叶墩村村民李仙奇在新农村建设道路绿化硬化中,多次提出其宅基地前应预留小道以方便进出,村干部不予理会,造成李对该村的新农村建设设置障碍,导致施工建设停止不前。后来,该村召开村务质询会,李在会上再次提出要求,村“两委”干部当即表态纠正过去的不当作法,满足其合理要求,结果李仙奇也愉快地“奉献”出自家的“自留地”用于村里建公益项目。
6、促进了农村和谐社会建设。农村大量信访问题的根子都在村里,在干群之间。虽然村干部和村民住在一起,但真正坐下来交流思想的时候并不多,在村级事务上干群之间沟通不够,对村干部缺乏真正有效的监督,是造成许多农村矛盾的主要原因。通过实行政务(村务)质询会,及时了解群众诉求,帮助群众排忧解难,做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将矛盾和问题就地解决在萌芽状态,从而有效减少了信访问题的产生,维护了农村的社会稳定,促进了和谐社会建设。如青龙镇二塘村青刘组刘典贵在会上质询镇政府: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7、加强组织领导。政务(村务)公开质询活动必须始终坚持在基层党组织领导下,由纪检、组织、宣传、农工、民政、农业等部门协调配合,共同指导推进,以取得更大的成效。
(作者系中共**县委常委纪委书记)
《开展政务(村务)公开质询活动的实践与体会》来源于文秘114网,欢迎阅读开展政务(村务)公开质询活动的实践与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