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变革与思考

【内容提要】本文通过对科研图书馆信息服务特点、优势的分析,探讨了在当前社会经济迅猛增长,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网络技术飞速发展时期,科研图书馆应更新观念,适应社会市场的需求变化,应用现代信息技术,采用灵活多样的服务方式,努力提高信息服务的质量,服务于科研和经济建设,一方面使科技文献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产生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另一方面又可促进文献资源的建设。

【摘要题】社科信息需求与服务……

当社会向着新知识经济和数字化时代发展的时候,科研图书馆要根据自身的特点,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实现自身的变革。自己的图书资源是否能得到共享、信息资源是否能得到合理开发、数据库的管理是否满足社会所需、人员素质是否能得到提高、读者服务的务实性和读者的教育等等问题,科研图书馆必须将其馆藏、活动及服务社会化、国际化。

1科研图书馆信息服务的特点和优势

科研图书馆是指全国科研系统各科研院所的图书馆,它主要包括中国科学院、一些省科学院图书馆、文献情报中心和其下属各研究所图书馆以及一些其它部属、省属研究院所的图书馆,主要是以收集科技文献资料为主,以广大科研技术人员为服务对象,是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主要信息资源保障体系。

1.1信息服务的特点

(1)信息服务专业性强。除综合性的科技图书馆外,各科研图书馆分属各研究院所,重点为本单位科研人员服务,其收藏的重点是各单位科研发展重点的科技文献资料,因此其信息服务主要是以为某一专业学科领域的科研提供专业的信息资源保障为目的。

(2)用户的水平素质较高。科研图书馆的绝大多数用户是广大的科研技术人员,他们都具有一定专业技术职称、具有较强专业知识、对自身专业领域有着较深了解,并且接受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较强。

(3)信息服务的层次需求高。科研图书馆的服务对象是广大科研技术人员,其工作性质决定了他们所需的服务不仅是提供原始文献资料,而更多需要的是加工后的信息资料、提供深层次的情报服务,他们利用文献资源的深度和广度都大大超过了一般的读者。

1.2信息服务的优势

(1)文献资源优势。科研图书馆是以为本单位的科研服务为主要目的,是以科研发展所需的科技文献资料为收集对象的,因此,总体而言科研图书馆的科技文献资料是最系统、最完整的,收藏有大量的原版科技期刊、国际标准、产品样本、专业文献、科研成果公报、技术手册和包含有大量数据、信息的各种年鉴等;对各专业科研图书馆来说,所收藏的科技文献都是针对本单位专业领域较为齐全、完整、系统的,因此各科研图书馆的科技文献都有较明显的专业性优势,在相互合作联合的基础上,可以开展自己的特色服务。

(2)人才优势。科研图书馆的工作人员总体素质普遍较高,具有专业技术职称的工作人员占的比例较大,专业技术人员中除图书情报专业方面的人才外,其它各学科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占有相当的比例。另外在进行专业性较强的信息服务时(如技术资料的翻译、专题项目的资料代查等,这些都需要较深的专业知识,才能保证资料翻译的准确性,代查资料的系统性、全面性),可以充分利用本单位的科研人员,利用他们本身的专业知识以及对本专业领域的熟悉程度协助开展服务,如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广东省科学院信息服务中心(广东省科技图书馆)聘请了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科学院下属的十几个研究所各专业领域的技术专家和各专业语种的外语翻译人才作为兼职顾问,协助开展专业文献的代查、代译服务项目,这很好地利用了他们所具有的人才优势。

2更新观念,为深化信息服务创造条件

近几年来,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在激烈的市场经济冲击下,由于缺乏统一管理,同时又受传统观念、技术设备、经费支持等各方面条件的制约,院属很多基层单位的实际状况不容乐观,文献情报服务工作缺乏自我发展的能力。有的被动维持、消极等待,有的更是坐以待毙。在电子化信息服务方面,多数所级文献情报机构基本没有起步。这种局面对本所科研管理、课题立项、成果查新、技术开发等必须的信息咨询检索需求尚无法满足,面向日益增长的社会咨询服务需求就更无从谈起。

中国科学院进一步深化改革的决定以及信息网络化工程——百所联网工程的启动,推动了各所文献情报工作现代化的步伐。所级文献情报机构应抓住机遇,创造条件,迅速开展网络环境下的深化服务,全方位开发利用文献信息资源。

2.1馆藏概念的更新

要得到用户稳定广泛的支持和信任,必须坚持及时提供全面、实用、高质量的专题性信息产品。

科研图书馆相对来说大部分规模都比较小,且收藏的文献信息大都是专业化的文献资料,当前,在科技文献量激增,类型繁多,经费紧张等条件下,各单位都不可能更没必要收集齐全所有的文献资料,因此要充分进行系统内、地区内乃到国内外的联合协调,馆藏概念应不仅是本馆的收藏,而应是协作网的整体收藏,如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含有的院文献情报中心,四个地区文献情报中心和135个所级文献情报机构,共组成了分学科分地区的24个文献情报协作网,大大加强了文献资源的的协调收藏和共享使用,打破了各专业馆系统间的条块分割。馆藏概念的扩大,使科技文献得到充分利用,避免了重复浪费,现代计算机网络技术和通讯技术的利用和推广,使得这一切变得更为方便快捷。

2.2服务观念的更新

20多年来,改革开放政策推动着各级文献情报机构转变观念,要求我们必须探索以需求为导向的灵活多样的开放型服务模式。也要求文献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必须面向市场需求。长期以来,研究所文献信息服务工作主要对象是本所科研人员,而在科技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的形势下,科研工作的研究内容与市场需求有了一致性。根据我们掌握的用户情况,本院科研人员约占30%,其他科研机构、政府机关、高校、乡镇企业,个体民营企业等用户占70%以上。因此,作为科研基础支撑机构的院级文献情报机构如果忽视这一主要用户群,仅局限在本系统,那么有偿开发利用文献信息资源的工作将因无必需的经费支持而难以维继。因此,在立足本院所科研、开发工作需求的同时,面向社会需求的广阔市场是完全必要的,这也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开发利用文献信息资源自身发展的需要。

因此,科研图书馆信息服务观念必须由过去被动坐等别人上门变为主动提供服务,由主动提供服务变为参与式服务。参与式服务是社会特别是科研人员对信息服务的必然要求,科研图书馆应积极参与科研课题的开发、查询、跟踪鉴定以及科研成果、技术的推广,促使科研图书馆成为科研课题的情报顾问,课题分析、存取及决策的向导,成为情报的中间人。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5卢铮,姚萍.当前科研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探讨.冶金信息导刊,2001,(2)

6林秀群.新形势下科研图书馆的发展构想.广西热带农业,2002,(2)

7杨光武.我们为谁服务——论图书馆信息服务对象的准确定位.高校图书馆工作,2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