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县扶贫开发的思考

一、我县扶贫开发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

我县1978年被国家列为老区扶持县,1985年被定为国定贫困县。到1998年底,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984元,提前两年越过了温饱线。2001年,又被xx确定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全县214个行政村有102村被列为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村,占47.7%,涉及7个乡镇,10436户,41838人,占全县农业人口的44.4%。近年来,我县对贫困地区进行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的综合开发,取得了显著成绩。一是贫困人口有所减少。据统计,2001年我县确定的未解决温饱人口为41838人,到~年底减少到34000人,净减少7838人,减少了18.7%。二是贫困地区经济有了较快发展,2000年底102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村农民人均纯收入752元,到~年底,增加到1188元,净增465元,比2000年增长58.8%三是贫困地区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近年来,我县加大了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投入力度,实施了一批重点工程,如退耕还林草工程、公路和乡村道路建设、农村电网改造、人畜饮水工程、灌溉工程及淤地坝等,同时建成了一批高标准农田。这些基础设施和重点项目的建成,有效改善了贫困地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加快了贫困地区群众的脱贫步伐。四是贫困地区的社会发展明显加快。加大了对群众的科技培训力度,举办各种培训班,一批科技项目如大棚种植、垄沟种植、香菇栽培苹果四大技术等在贫困地区安家落户,有效地促进了农民增收;同时加大了对贫困地区教育、卫生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新建和改建了部分中小学校校舍、医院门诊大楼,并积极在农村进行合作医疗试点,有效缓解了群众子女上学难和群众看病难的问题。

多年来的扶贫开发实践,使我们在取得显著成绩的同时,也积累了一些有益经验:一是坚持开发式扶贫,实施项目带动战略,是扶贫开发的有效方式。近年来,我县各项扶贫资金大多以项目为载体投放到贫困地区,收到了良好效果,不但增加了群众收入,而且培养了科学劳动的方式,启发了群众内在脱贫的动力。二是坚持扶贫到村到户,实施“先易后难”的攻坚战略,是提高扶贫开发效率的有效手段三是坚持动员全社会参与扶贫,实施“定点帮扶”战略,是扶贫开发工作的推进器。我县坚持开展了单位包扶贫困村、党员干部包扶贫困户、科级干部包建养羊专业户、后备干部包建大棚专业户的“四包”战略,重点扶持,累计投入资金300余万元,有效改善了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了贫困群众的经济收入,扶贫开发的效率大大提高,包扶干部自身也得到了锻炼提高。四是坚持以人为本,实施“扶贫与扶智”战略,是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的途径。多年来,我县坚持组织开展各项培训,使大批青壮年劳动力学到了一技之长,同时,鼓励和支持他们外出打工、在家发展特色主导产业,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激发了贫困户的内在活力,加快了脱贫步伐。

扶贫开发是一项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尽管我们取得了新的成绩,但也应清醒地看到,我县扶贫开发中仍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生产生活条件差,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还十分脆弱。黄河沿岸还有22359人处在绝对贫困线以下,有些群众虽然目前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但脱贫标准不高,基础还不牢固,收入很不稳定,遇到自然灾害很容易返贫。二是我们有些工作措施落实不到位,少数干部群众等、靠、要依赖思想还比较严重三是部分农民对产业开发和建设小康社会缺乏正确的认识,行动不积极,不配合四是我县贫困面较大,现有的贫困人口大多生活在黄河沿岸边远山区,居住分散,交通不便,资源匮乏,生态环境和生存环境恶劣,脱贫致富的难度很大

二、我县扶贫开发的建议及对策

今年,中共中央下发了关于促进农民增收的一号文件,市委、市政府又把黄河沿岸、白于山区作为扶贫开发的重点,加大力度倾斜支持,我们必须牢牢抓住这一历史机遇,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自力更生、开发扶贫”的思路,以稳定解决特困人口温饱和增加贫困人口收入为中心,以移民搬迁和重点村建设为主战场,加快项目实施进度,确保扶贫开发取得实效,确保贫困地区农民收入稳步增长。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必须坚持六大原则,抓好四项工作,即:首先,坚持扶贫到村到户原则。中央1号文件明确指出:“要在认真总结经验、切实摸清底数的基础上,对尚未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进一步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扶贫措施,切实做到扶贫到村到户”。我县贫困人口贫困程度深,贫困面大,且分布更具边缘性,只有突出重点,才能抓出实效。只有这样,才能切实做到扶贫到村到户,才能真正实现扶贫开发的目标。其次,坚持项目带动原则。扶贫项目实施的成效体现着扶贫开发工作的成效,项目作为发展的载体,其涵盖面广,聚集力强,始终是我们搞好扶贫开发工作的“抓手”。扶贫部门不仅仅是向上要项目,向下分资金,更重要的是要抓好项目的实施和组织管理,要真正理解项目带动的内涵,把抓项目作为抓扶贫、求发展的具体举措,以项目带动集聚生产要素,增强经济的综合实力和发展后劲,增加农民的收入。第三,坚持市场主导原则。扶贫开发必须以市场为主导,要培育、开发市场,切实建立起农民进入市场的“绿色通道”;要加强市场调节功能,使农民有更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要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坚持依法行政,最大限度地为农民提供服务,使其生产经营行为真正与市场结合,实现产品目标向收入目标的转变;要加强诚信建设,通过多种形式、采取多种措施促使农民提高诚信能力,尽快适应市场经济的变化和要求。第四,坚持产业支撑原则。要切实处理好扶贫开发与产业结

构调整的关系,把调整结构作为贫困农户脱贫致富的根本出路,按照市场导向,着力培育以种草养畜、劳务输出、梨果业和棚栽业为主的主导产业,因地制宜地发展多种经营,形成以农业为基础,种养结合、产销结合、多业并举、各具特色的产业新格局。第五,坚持载体推动原则。当前农业生产运行中最突出的矛盾,是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之间的矛盾。按照自愿、民主的原则,要认真研究在家庭经营的基础上,组建农民闯市场的各类合作经济组织,切实解决农民市场难寻找、品种难确定、成本难降低、技术难获得、效益难保障的“五难”问题。同时,下大力气培养一批切实能为贫困地区农民服务的农村经纪人,真正把农民作为市场的主体推向市场,让农民自己走到结构调整的前台,去做大农业延伸产业,去分享整个农业产业的平均利润,从而形成一种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结构调整运行机制。第六,坚持龙头带动原则。要充分发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结构调整、产业化经营中的主体作用。利用扶贫贴息贷款重点扶持带动农户多、对农户增收贡献大的龙头企业。积极扶持和发展能带动农户闯市场的外向型企业,以订单为纽带实行工业化生产,建立规范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稳定的购销关系,最终实现龙头连基地,带农户闯市场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在此基础上,要着重抓好以下四项工作:

(一)着力加强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改善贫困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贫困人口增收。重点村建设和移民搬迁,是帮助贫困人口解决和巩固温饱、实现脱贫致富的基础性措施。一是要突出重点。要坚持从最困难、最需要解决问题的特困村入手,按照“政府统筹、资金捆绑、综合开发、整村推进”原则,加大力度,重点解决好饮水、行路、用电、基本农田等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切实加强产业开发,因地制宜地搞好村容村貌整治。二是要因地制宜。坚持统一规划,群众参与,量力而行,自愿搬迁,稳步推进的原则,以居住在边远山区以及水电路不通、资源匮乏、灾害频繁、生存环境恶劣的贫困户为重点,坚持集中安置与分散安置相结合,移民搬迁与重点村建设、退耕还林、小城镇建设、产业开发等工作相结合,加快移民搬迁步伐,实行跨村、跨乡、跨县进行异地移民搬迁,努力做到“搬一批人,退一片地,绿一架山,清一沟水,富一方民”,在这方面,要充分尊重~,珍惜民力,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切实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三是要注重质量和效益,扶贫开发的每一项工程都要科学论证,精心施工,确保干一项、成一项,使群众长期受益四是要多渠道筹措资金。积极整合分散在各部门有利于贫困地区发展的资源,着力解决好基础设施建设中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加快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步伐。

(二)着力推进贫困地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经营,培育壮大贫困地区优势特色产业,促进贫困人口增收。调整优化贫困地区产业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加快解决贫困人口温饱问题和增加贫困人口收入的根本途径。一是要加强基本农田建设。贫困地区农业基本条件差,生产能力较低,要按照我县扶贫开发规划的总体要求,进一步加大贫困地区基本农田建设力度。力争用3年左右时间,使黄河沿岸人均基本农田达到2亩,为解决特困人口温饱和增加贫困人口收入奠定坚实基础,确保粮食供给安全。二是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要因地制宜,面向市场,按照县委、县政府制定的“兴果种草,强游上棚,果牧富民,旅游强县”县域经济发展战略,坚持优化布局,提高品质,扩大规模,继续做大做强特色梨果业、养畜业、棚栽业、特别是积极争取做好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的论证工作,加快基地建设,使贫困群众从生产环节中得到稳定收入。三是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要扶持发展一批覆盖面广、带动能力强、具有地方特色的农副产品加工、营销企业,按照“围绕龙头,突出特色,依托市尝连片开发”的思路搞好基地建设,积极推行以“公司+基地+农户”为主要形式的产业化经营模式,逐步形成“生产有基地,加工有企业,营销有组织,流通有市场,出口有渠道”的产业化经营格局,使贫困户从产业化经营中受益。四是提高贫困群众的组织化程度,要加强贫困地区中介组织和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建设,积极组织贫困地区群众,加快组建股份合作制企业,建立起“利益联结,股份合作”的经济实体,引导贫困户生产出适销对路的产品,把一家一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对接起来,不断增强贫困户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

(三)着力提高农村贫困人口综合素质,开发贫困地区人力资源,促进贫困人口增收。帮助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给予一定的资金和物质扶持是必要的,但更重要的是教给他们发展的技术和本领。一是要重视和加强贫困地区的基础教育。要积极争取,加大对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教育的投入,提高贫困地区群众的文化素质。二是要加强农村先进实用技术的推广普及工作。围绕结构调整和优势特色产业开发,按照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办好科技示范基地,搞好实用技术培训,不断提高贫困人口的科技素质和农业生产的技术水平。三是要加快发展贫困地区医疗卫生事业。积极发展农村合作医疗,推行贫困人口重大疾病救助制度,切实解决贫困群众就医困难和负担过重的问题,努力控制因病致贫返贫的问题。四是要下功夫抓好贫困人口劳务技能培训工作。劳务输出是一项投资少、风险孝受益大、见效快的新兴产业,也是促进贫困人口增加收入的快捷有效途径。要加强对贫困人口的劳务技能培训,扩大培训规模,提高培训水平,保证培训质量,拓宽就业渠道,不断开创贫困人口增收的新途径。要从农民转移前抓起,搞好岗前培训,以农村18—40岁中青年农民为主,以市场实用技能为主要内容,以定向、订单培训为主要途径,以提高输出就业率为目的,着力打造培训品牌。同时,要强化跟踪管理服务,确保贫困人口通过培训长一技,输得出,干得稳,能致富,达到培训一人,输出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带动一批的效果。

(四)着力整合社会扶贫资源,拓宽扶贫开发投入渠道,促进贫困人口增收。组织和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参与扶贫,是促进扶贫开发工作的一项重要措施。一是要拓宽投入渠道,形成“政府主导,市场引

导,部门参与,社会支持”的多元化扶贫投入机制。要加强与无锡市郊区的交流与合作,按照互惠互利的原则,在劳务输出、科技培训、资源开发、兴办龙头企业等方面拓宽领域,促进贫困地区发展和贫困人口增收。二是要积极开展部门定点帮扶活动,要明确包扶目标和责任,签订帮扶工作责任书,使帮扶部门做到“人员、资金、项目、措施”四到位,帮助贫困户发展种养生产和特色主导产业,解决困难户的实际问题三是进一步完善并坚持联乡包村工作制度,加快扶贫方式由单纯捐物捐款向扶贫扶智转变,由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转变,由救济式扶贫向开发式扶贫转变。各帮扶部门要制订好帮扶计划,选派得力干部深入到所包扶贫困村认真、扎实开展帮扶工作。发挥部门优势,积极扶持贫困村发展主导产业,兴办公益事业,切实做到不脱贫,不脱钩,努力为贫困地区发展多做贡献。

三、加强领导,狠抓落实,确保扶贫开发取得新成效

扶贫工作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系贫困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必须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狠抓措施落实,确保取得实效。

一是要进一步加强对扶贫开发工作的领导。解决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继续推进扶贫开发,是贫困地区各项工作的中心,是压倒一切的任务。我们一定要充分认识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性,把思想统一到县委、县政府的决策上来,把行动统一到促进贫困乡村发展和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措施上来,坚持以扶贫开发统揽农村工作全局,切实负起责任,经常深入实际,检查指导工作,解决好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要坚持领导小组会议制度,及时研究解决扶贫开发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二是要加强扶贫资金的管理和使用,努力提高扶贫效果。扶贫资金管理使用要实行“阳光工程”。在资金使用上,要按照全县扶贫开发的总体要求和年初制定的计划,统筹安排,集中使用,确保重点,突出效益,并实行张榜公布,接受广大群众和社会~的监督,做到公开公正。严格推行公告、公示和报帐制度,保证扶贫资金分配、管理、使用的各个环节公开透明;在资金拨付上,严格按计划执行,由项目实施单位提交项目执行计划。财政、扶贫部门审核后,按工程进展及时将资金拨付到项目单位组织实施,不得随意变更、滞留、挤占和挪用;在资金的管理上,严格按省市要求,专户储存,捆绑使用,由县扶贫、经发部门共同监管使用,避免资金外流和挪作他用。扶贫项目一律实行事前论证、事中监督和事后验收制度,确保扶贫资金真正到村到户,提高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益。同时,要加强对扶贫资金的审计,审计部门要履行好职责,定期不定期对扶贫资金进行审计,及时报告,并纠正处理。

三是要切实改进工作作风。要牢固树立群众观念,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经常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体验群众的疾苦。要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善谋富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更好地为困难群众服务。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求真务实,扎实苦干。要不断加强扶贫队伍建设,扎扎实实,原汁原味地把党的各项扶贫政策兑现到每一个贫困村,每一个贫困户。

四是要通力协作,密切配合,努力形成齐抓共管的新局面。扶贫部门在扶贫开发中负有重要责任,要认真履行职责,主动加强与有关部门的联系,听取他们的意见、建议,争取各方面的理解和支持,各有关部门要围绕大局,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切实负起责任,发挥自身优势,认真完成本部门承担的工作任务,积极为扶贫开发做出贡献,努力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五是要健全机制,狠抓任务和措施落实。中央1号文件强调要“完善扶贫开发机制”。当前,关键是要在强化责任制、健全投入机制、强化扶贫资金管理机制、建立有效协调机制,完善帮扶机制,健全评估机制,推行激励机制上下功夫,求突破,做文章。我县扶贫开发的规划任务、措施已经明确,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主要是抓好落实,各级各部门一定要结合实际,根据所承担的任务,制定具体的落实措施,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扶贫工作责任制,把扶贫开发工作的各项措施真正落到实处。

第二篇:关于我县扶贫开发的思考改革开放以来,我县坚持开发式、参与式扶贫,着眼于发展,着眼于解决相对贫困,整体上推进农村社会向小康迈进,以扶贫开发重点村建设和移民搬迁为重点的扶贫开发取得明显成效,农村基础设施明显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目前,如何抢抓机遇,大打扶贫攻坚战,对于加快脱贫致富步伐,促进县域经济协调快速发展,早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有着

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一、我县扶贫开发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

我县1978年被国家列为老区扶持县,1985年被定为国定贫困县。到1998年底,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984元,提前两年越过了温饱线。2001年,又被国务院确定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全县214个行政村有102村被列为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村,占47.7,涉及7个乡镇,10436户,41838人,占全县农业人口的44.4。近年来,我县对贫困地区进行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的综合开发,取得了显著成绩。一是贫困人口有所减少。据统计,2001年我县确定的未解决温饱人口为41838人,到2003年底减少到34000人,净减少7838人,减少了18.7。二是贫困地区经济有了较快发展,2000年底102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村农民人均纯收入752元,到2003年底,增加到1188元,净增465元,比2000年增长58.8三是贫困地区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近年来,我县加大了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投入力度,实施了一批重点工程,如退耕还林草工程、公路和乡村道路建设、农村电网改造、人畜饮水工程、灌溉工程及淤地坝等,同时建成了一批高标准农田。这些基础设施和重点项目的建成,有效改善了贫困地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加快了贫困地区群众的脱贫步伐。四是贫困地区的社会发展明显加快。加大了对群众的科技培训力度,举办各种培训班,一批科技项目如大棚种植、垄沟种植、香菇栽培苹果四大技术等在贫困地区安家落户,有效地促进了农民增收;同时加大了对贫困地区教育、卫生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新建和改建了部分中小学校校舍、医院门诊大楼,并积极在农村进行合作医疗试点,有效缓解了群众子女上学难和群众看病难的问题。

多年来的扶贫开发实践,使我们在取得显著成绩的同时,也积累了一些有益经验:一是坚持开发式扶贫,实施项目带动战略,是扶贫开发的有效方式。近年来,我县各项扶贫资金大多以项目为载体投放到贫困地区,收到了良好效果,不但增加了群众收入,而且培养了科学劳动的方式,启发了群众内在脱贫的动力。二是坚持扶贫到村到户,实施“先易后难”的攻坚战略,是提高扶贫开发效率的有效手段三是坚持动员全社会参与扶贫,实施“定点帮扶”战略,是扶贫开发工作的推进器。我县坚持开展了单位包扶贫困村、党员干部包扶贫困户、科级干部包建养羊专业户、后备干部包建大棚专业户的“四包”战略,重点扶持,累计投入资金300余万元,有效改善了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了贫困群众的经济收入,扶贫开发的效率大大提高,包扶干部自身也得到了锻炼提高。四是坚持以人为本,实施“扶贫与扶智”战略,是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的途径。多年来,我县坚持组织开展各项培训,使大批青壮年劳动力学到了一技之长,同时,鼓励和支持他们外出打工、在家发展特色主导产业,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激发了贫困户的内在活力,加快了脱贫步伐。

扶贫开发是一项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尽管我们取得了新的成绩,但也应清醒地看到,我县扶贫开发中仍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生产生活条件差,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还十分脆弱。黄河沿岸还有22359人处在绝对贫困线以下,有些群众虽然目前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但脱贫标准不高,基础还不牢固,收入很不稳定,遇到自然灾害很容易返贫。二是我们有些工作措施落实不到位,少数干部群众等、靠、要依赖思想还比较严重三是部分农民对产业开发和建设小康社会缺乏正确的认识,行动不积极,不配合四是我县贫困面较大,现有的贫困人口大多生活在黄河沿岸边远山区,居住分散,交通不便,资源匮乏,生态环境和生存环境恶劣,脱贫致富的难度很大

二、我县扶贫开发的建议及对策

今年,中共中央下发了关于促进农民增收的一号文件,市委、市政府又把黄河沿岸、白于山区作为扶贫开发的重点,加大力度倾斜支持,我们必须牢牢抓住这一历史机遇,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自力更生、开发扶贫”的思路,以稳定解决特困人口温饱和增加贫困人口收入为中心,以移民搬迁和重点村建设为主战场,加快项目实施进度,确保扶贫开发取得实效,确保贫困地区农民收入稳步增长。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必须坚持六大原则,抓好四项工作,即:首先,坚持扶贫到村到户原则。中央1号文件明确指出:“要在认真总结经验、切实摸清底数的基础上,对尚未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进一步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扶贫措施,切实做到扶贫到村到户”。我县贫困人口贫困程度深,贫困面大,且分

第三篇:加快扶贫开发工作的调研与思考加快扶贫开发工作的调研与思考

加快扶贫开发工作的调研与思考

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全国的现代化,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因此,扶贫开发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一项历史任务,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举措,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工程,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

**县处于**腹地,集山区、库区于一体,因交通、区位、资源等自然条件较差,先天禀赋不足,发展还十分缓慢,群众生活状况、社会生产力发展状况、社会发展状况与全国整体水平相比差距较大,已成为我国中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洼地”。

近年在中央和省、市各级党委、政府关怀与支持下,**县扶贫开发步伐不断加快,扶贫开发取得了重大成就,贫困面貌不断改观。

20**年6月19日,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亲自带领全国人大常委会人员及中央有关部门领导来**市特别是**县专门进行了扶贫开发的调研和指导,为加快革命老区发展,提出了“5﹢1”的扶贫项目,**县紧紧抓住这个契机,扶贫开发工作不但取得了新的进展。

20**年4月9日上午,省政府办公厅召开了省直定点帮扶**工作专题会议。

20**月4月10日—11日,省政府副秘书长、省扶贫办主任**一行到**县专门调研“抓**促全省”扶贫开发工作。

20**年5月**日至16日,省委办公厅扶贫开发调研组又到我县调研扶贫开发工作,先后在**、**、**、**、**、**、**等乡镇,就产业扶贫、光伏发电、金融、扶贫、旅游扶贫、精准扶贫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调研和座谈。这次调研对于省委省政府今后更好地加大对**的扶贫开发工作起到了有力的促进作用。

**县抓好新时期的扶贫开发工作对于实现“三年打基础,五年上台阶,十年走上富裕路”的奋斗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调研**扶贫开发现状的基础上就**县今后如何进一步抓好扶贫开发工作,谈点认识。

一、近年来**县扶贫开发工作的主要做法

20**年以来,县委、县政府牢牢抓住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同志视察**后提出的“5+1”项目扶持、“抓**促全省”扶贫开发战略的历史机遇,高位推动、全员参与,采取“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路并举,精准化、差别化、区域化、合力化四化同步”的扶贫方式大力推进全县扶贫开发工作。

1、坚持精准扶贫的思路

首先通过精准识别,解决好“扶贫扶谁”的问题。按照“县为单位、规模控制、分级负责、精准识别、动态管理”要求,根据国家公布的扶贫标准和监测标准,通过九步工作法,发动群众广泛参与,公开评议的透明程序,把识别权交给基层群众,让同村老百姓按他们自己的“标准”识别谁是穷人,保证了贫困户认定公平公正,保证了扶贫指向不会脱靶。其次实施精准扶持,解决好“扶贫扶什么”的问题。以项目资金到村到户、产业扶持到村到户、技术培训到村到户、结对帮扶到村到户的“四到”扶贫措施,把贫困群众资源优势挖掘出来,把扶贫政策能量释放出去。按照“各炒一盘菜、共拼一桌席”思路,整合各类县域涉农资金,实施了道路交通、农田水利、移民搬迁、产业基地、教育资助、危房改造等类项目;按照“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差别发展、规模经营、形成优势”的原则,打造一批特色产业专业乡镇、专业村;依托“雨露计划”、“阳光工程”等平台,提升了群众生产技术水平和对产业品种的防病治病能力;以群众“点菜”、政府“下厨”方式,扶贫工作小分队驻点帮扶,实行人财物三集中,做到不脱贫不脱钩、不达目标不罢手。第三加强精准管理,解决好“扶贫扶多久”的问题。对贫困村和贫困农户实行一本台账、一个脱贫计划、一套帮扶措施,确保扶到最需要扶持的贫困项目、扶到贫困群众最需要扶持的地方,对扶贫对象进行动态调整,使稳定脱贫的村和农户及时退出,应该扶持的对象及时纳入。

2、采取差别扶持措施

根据乡村区域特点和贫困户情,采取“因户施策、分类扶持”思路,探索实施差别化扶贫模式。对家庭有劳动力、身体健康的贫困户,扶持发展产业到户项目,如养牛、羊、猪,种茶、菜、药等;对家庭没有劳动力或劳动力有重病、残疾的贫困户,政府帮助扶持增收项目,如光伏发电到户项目等;对有能力的贫困户,由基地、大户、合作社带动发展,实行支柱产业利益联结到户,如采取股份制、劳务制、合作制等。

3、实施区域扶贫战略

首先把贫困村扶贫工作作为局部重点区域,通过实施整村推进这一“点球”工程来抓点促面。按照“六通十二有”的标准,综合运用各种措施解决贫困村的学校、道路、饮水、水利、文化卫生等突出问题。通过实施“阳光工程”、“雨露计划”贫困劳动力转移培训等工程,努力提高贫困农民的文化素质和劳务技能。以迁移式扶贫工程解决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的高寒山区、库区一线贫困户生存问题。其次把八大产业规划布局作为全县扶贫工作县域重点区域,通过实施支柱改造产业升级之一“系统”工程来以面抓点。通过实施产业规模化、品牌化、有机化、安全化,加快农产品竞争实力,以市场带动促进贫困农户转变观念,加强管理,增加收入。

4、通力开展合力扶贫

行业扶贫。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的原则,着力加大道路交通、农田水利、安全饮水、农网整改、产业发展等投入,着力落实各类扶贫助学政策和农村中小学生营养餐改善工作,着力推广沼气、改水、改厨、改厕、改圈、生活污水和垃圾无害化处理等;定点扶贫。继续开展结对帮扶到整村推进村中的贫困户,采取“一帮一”、“二帮一”、“多帮一”形式,面对面的帮助贫困户脱贫增收;社会扶贫。继续呼吁社会各界参与扶贫开发这一利民工程,发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因你而精彩。

5、重点抓好“5+1”项目落实

一是关于农业产业化项目。制定了《**县重点特色农业产业发展规划(20**-2020)》,编报了4大类、36个项目,总投资19.2亿元。其中专门用于支持茶叶、毛竹、中药材(石斛)和**白鹅四大产业11个,总投资2.8亿元,争取国家补助1.4亿元。二是关于**现代产业园区建设。截至目前,共引进项目76个,协议引资规模达**9亿元,其中投资10亿元以上项目4个、央企投资项目1个、上市公司3个,签约入驻标准化厂房项目**个,实现了央企招商、大项目招商、总部经济招商、区域合作招商零的突破,一批产业龙头项目纷纷落地。目前,已有29个项目开工建设,有10个项目建成投产。三是关于农村金融综合改革。成功争创“**省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试验区”,国家银监会将我县确定为全国农村金融综合改革试点县、农村金融服务创新联系点。在全省率先建立村级金融服务室,建立了覆盖**.6万农户的信用信息数据库,发放信用贷款数亿元。20**年全县金融机构存款余额103亿元、贷款余额53亿元,存贷比52,高于全省、全市平均水平。四是关于****职业学校。学校建设用地531亩,办学规模全日制在校生6000人、非学历教育培训年1万人,目前已全面建成完工。20**年8月15日,首期班已开学。五是关于**旅游扶贫快速通道。项目全长259.02公里,概算投资29.9亿元,其中**段150.8公里,概算投资**.77亿元。目前,已完成总投资的90,9月底**段将全面贯通。六是**抽水蓄能电站项目。总投资63亿元、装机**0万千瓦的**抽水蓄能电站于20**年4月8日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准开展前期工作。目前,已得到国家能源部核准建设文件,正在组织各项施工的前期工作。

二、**县贫困问题依然较严重

1、贫困面较广、程度较深

**县2001年被列为全国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2011年再次被列入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并被列入国家十一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片区重点县。20**年底人均收入2300元以下的贫困人口仍有15万人左右,主要分布于库区一线和高寒山区的165个重点贫困村。而且,现有贫困人口中近一半人分布在生存环境差、居住分散、构成复杂、发展水平低的深山区、库区,是扶贫开发最难啃的“硬骨头”,扶贫开发工作更为艰巨。如双河镇龙潭村2967人,其中库区移民人口2584人,占全村总人口的87。全村劳力总数**90人,其中劳务输出劳力970余人。全村贫困人口就有580余人,占总人口近19。

2、返贫现象突出

**县地处南北气候过渡带,自然灾害多,因灾返贫严重,如20**年,**县因旱灾病返贫人口增加近2万余人;由于山区条件差,导致病的因素多,重大疾病患者多,贫困人口呈现常态性、交叉性、反复性的特征,同时由于**地区学校教学条件差,师资力量薄弱,农村学校学生辍学率较高,造成因病、因学造成返贫现象时有发生,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扶贫效果,加大了扶贫开发工作难度,如20**年,**县因病返贫人口增加1万余人。

3、发展要素贫乏

一是地理位置上的偏远性与经济发展上的封闭性交织在一起,造成区域间技术、商品、资金等生产要素流动甚少,阻碍了与发达地区的经济协作与交往,使经济长期停留在自给自足、弱质性的慢增长水平上;同时**县离所在省市的大中城市较远,与发达地区存在一定的“断层”,很难受到外部经济的辐射和拉动二是交通设施落后,生产要素不能引进,原材料和产品运输困难,使农户生产、交换、消费行为得不到优化,并使农户生产和消费质量的提高受到双向制约三是教育、科技、卫生事业的长期落后,造成了山区人口素质低下、观念陈旧、思想禁锢

4、经济整体水平较低,发展能力不足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我州地处武陵山区腹地,山大沟深,交通不便,这是由地理区位所决定的劣势;但恩施也有自己独特的优势,那就是我们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独特的农业资源。我们要扬己之长、避己之短,坚持“打生态牌、走特色路”,按照“别人没有的,我有;别人有的,我优”的思路来发展农业产业。在品种选择上要有特色,在基地建设上要有规模,在产业链条上要有加工,在产品生产上要有标准,在市场推介上要有品牌。要瞄准周边农产品高端市场,按照“猪-沼-果”、“猪-沼-菜”、“猪-沼-茶”等生态农业模式,着力培植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农产品和有机农产品品牌。通过生产高附加值的优质农产品及其加工品,壮大区域经济,增加农民收入,进而脱贫致富。

调查与思考四。搬得出、稳得住、富得了。

从到过的几个重点贫困村看,普遍存在山大沟深、居住分散的问题。村民小组与村民小组之间往往相距十几公里甚至几十公里。我们离开咸丰县尖山乡乱石窖村村委会不远就没路了,步行了将近一个小时才看到一个村民小组。当地干部告诉我们,这只是这条沟的三分之一,要到其他村民小组去还得走两个小时。上面提到的宣恩县长潭河乡陈家台村共有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