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隆县科技扶贫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及对策思考
乡镇工作面临的困难和对策
乡镇作为最基层的一级政权组织,对于领导和指导农民脱贫致富,特别是对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但当前乡镇工作也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需要予以重视并认真研究解决。乡镇工作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经济工作力不从心。经济工作是各项工作的中心,也是衡量乡镇工作业绩的主要指标。我们为抓经济,可谓是用尽脑子,想尽法子,但总感到力不从心,有一种沉重感觉。这种沉重感,除乡镇主要领导能力水平有限外,还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乡镇调控能力差。乡镇的上级是县委、县政府,而不是县职能部门,这一点虽然是明确的,但操作起来难度很大。有少数部门对乡镇工作指手划脚,有难事往乡镇推,有好事一杆子到底,以致乡镇调控能力差,政府难以发挥整体效能。二是抓经济缺乏手段。由于乡镇缺乏权力、财力和物力,抓经济调控手段脆弱,特别是在发展
二、三产业方面缺乏调控手段。主要存在“三多三少”现象:发展个私工业是“雷声大、雨点少”,金融部门对发展个私工业很少有贷款扶持;乡镇投资环境是“收费多,优惠少”,过去,对办工业有农转非指标、税收特殊优惠等,现在这些政策不管用了,但收费却没有减少,特别是发展第三产业方面税费名目繁多;部门服务企业是“指责多,指导少”,有的业主反映说,现在的干部,服务企业的本领没有,卡企业的本领却不少。三是乡镇财政压力大,现在乡镇吃财政饭的人越来越多,而财政收入渠道则不多,多数乡镇财政困难,保吃饭都有问题,少有财力扶持农村发展经济。
干群关系改善缺乏良策。从总体上讲,现在乡镇干群关系是好的,但也存在不少问题。首先是依法行政问题,从中央到地方十分强调依法行政,但乡镇干部为了及时完成上级布置的一些任务,难免干出一些越规事情。其次是收费问题,现在的乡镇干部很大一部分精力花在收费上。群众称乡镇干部是“收费干部”,教育附加、农业税、优抚款、社会保险金、社保扩面、合作基金等都要乡镇干部去收。还有报纸、杂志,有报刊的部门都发文下征订任务,有的部门领导还亲自打电话或上门征订。所有这些,不仅给乡镇干部增加了压力,而且给群众造成一种错觉,乡镇政府只向他们“要钱”,不帮他们“赚钱”,没有很好为他们解决难题,无形中增加了干群之间的对立情绪。第三,干部工作作风不容乐观。现在乡镇干部工作作风亟需改善,除主观因素以外,客观上也存在一些问题。我们的干部是“五多”干部,开会多、参观多、培训多、文件多、订报多。由于忙于应付“五多”,农村工作深入不下去,人蹲不下去。
乡镇机构臃肿庞大。现在,乡镇机构日趋庞大,人员日益增多,办事效率日益低下,严重制约了乡镇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制约因素之一,乡镇领导职数过多,难以形成合力。制约因素之二,乡镇机关人员猛增,财政负担过重。制约因素之三,乡镇干部出口不畅,“进来”容易“出去”难已成了一大弊端。乡镇干部一方面存在青黄不接、整体素质下降的情况,另一方面又存在人浮于事,工作效率低下的状况。
村级组织薄弱,经济困难。当前村级组织主要存在四个问题:第一,农村党员年龄结构严重老化;第二,农村支部书记总体素质偏低;第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及时表彰使用,对不称职的乡镇干部及时进行辞退,缺编人员公开向社会招聘,从而形成一种“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生动活泼”的用人机制。
重视和强化村级组织建设。村级组织是乡镇政府的基础和延伸,因此,要做好乡镇工作,必须抓好村级组织。措施主要是三条:一是强“龙头”,即配好配强村党支部书记;二是强“龙”身,即通过多种渠道,积极培养和发展中青年党员,为农村培养一批思想进步、观念先进、文化素质较高的后备干部;三是通过多种措施,兴工兴农发展第三产业,夯实农村经济基础。
切实转变乡镇干部工作作风。从乡镇干部本身来说,虽然多数还是好的,但也确实存在不少问题。例如,有的不思上进,有的贪图享受,有的向群众吃喝拿要,个别的甚至腐败堕落,跌入犯罪的泥坑。对于这些问题,决不能马虎了事,而要通过教育、诫勉和辞退等办法,促进乡镇干部改进作风,弘扬正气,扎扎实实地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做一个称职的乡镇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