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优良传统推动脱贫攻坚心得体会
篇一:发扬党的光辉历史和优良传统的心得体会
发扬党的光辉历史和优良传统的心得体会
一、党的光辉历史
如今,中国共产党已经走过了90个峥嵘岁月。在这三万多个日日夜夜里,它时时刻刻为实现祖国统一,人民安居乐业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在第一个三十年的苦难岁月里,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抵御外来列强入侵、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推翻了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帝国主义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在第二个三十年的曲折历程里,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完成了反封建的土地改革和社会主义的改造,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道路上艰辛探索、曲折前进。在第三个三十年的发展时代里,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行对内改革,对外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开辟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迈上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征程。
二、党的三大优良传统
回顾这90年的光辉历程,正是因为中国共产党“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三大优良传统,使党时刻保持着高度的先进性、广泛的群众性和强大的战斗力。三大优良传统也是我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重要标志,也是应对任何困难和挑战的制胜法宝。
(一)理论联系实际
党的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
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在党的历史里,指导思想的升华和飞跃都是理论联系实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结果: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邓小平理论是结合中国发展的实际情况产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在我党几次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也都是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才得以渡过难关、继续发展。
(二)密切联系群众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一直以来,我党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回顾历史,在中国的农民革命运动、资产阶级改良运动、资产阶级的革命运动都没能挽救中国,除了由于农民阶级、资产阶级本身的局限性之外,最重要的一点是没有依靠广大人民群众。而中国共产党的成功正是因为有深厚的群众根基。
(三)批评与自我批评
批评与自我批评不仅是我们党内重要有效的防错纠错机制,而且对于促进党内民主和团结具有重要意义。在延安的整风运动中,就是通过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达到整顿学风、党风和文风的目的。在文革结束后的拨乱反正中,也是通过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实现党的政治路线、组织路线和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
三、如何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
从小生长在党的诞生地的我,一直对党充满着敬仰和向往之情,
也深深地感受到自己身上的历史使命。今年,我作为全国学联驻会执行主席,有幸来到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共青团的领导核心机构团中央工作一年。通过这一年的工作和学习,特别是通过对党史的学习,深刻地认识到: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学生党员,在学习党的光辉历史的同时,更要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这是给建党90周年最好的献礼。
(一)将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我们首先要加强对理论知识的学习,理论学习是非常必要的,它不仅让我们掌握知识的本身,也让我们掌握对这类知识的学习方法和思考方式,正如陆昊书记讲的:学术不只是一个结论,更是一种工具和方法。其次要加大社会实践的力度,年轻的我们由于自身阅历不足、社会体验不够,因此,我们的想法总会带有一些局限性或不足,甚至脱离实际,沦为空想,所以我们必须要参与社会实践和体验。最后,要将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理论学习获得的知识更具有系统性和一般性,社会实践获得的更加具体和真实,要将理论学习获得的知识用于实践中,通过实践的检验和升华,实现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二)将到群众中去与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相结合
中央领导王兆国同志在在全国大学生纪念“一二·九”运动75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要求青年学生要有深厚的群众根基,并指出判定一个青年是不是具有马克思主义的素养,不在资历的深浅、职位的高低,而主要是看对群众的态度、与群众的关系。因此我们青年学生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扎根在人民群众这片土地上、汲取人民群众的伟大智慧,培养对人民群众的朴素感情、将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
青年学生要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要敢于到祖国最困难的地方去。通过西部计划志愿者、大学生村官等途径投身西部、农村等困难地区的开发建设,通过了解当代中国国情,社会现状和人民需求,建立与人民群众深厚的感情,培养自己吃苦耐劳的意志品格,将自己的青春奉献给祖国的现代化建设事业。
(三)将正确的是非观和准确的自我定位相结合
当今社会竞争激烈,环境复杂,并且存在“不讲原则,明哲保身”的消极现象。我们青年学生要胸怀理想主义,要有正确的是非观:要敢于讲实话、讲真话,不做老好人;要讲原则、讲是非,不做两面人;要敢于承认错误、接受批评,不做孤家寡人。要公私分明,不做江湖人。我们也有准确的自我定位:要正确认识自我,根据自身的优势、特点和兴趣,制定自己的人生目标和成长途径,做到个性发展;要经常开展自我批评,善于发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并及时弥补;要塑造核心竞争力,加强对自身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要促进自身全面发展,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意志品格的磨砺。只有将正确的是非观和准确的自我定位相结合,才能做到健康发展。
在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这一重要时期,我们青年学生通过对党的历史的学习和研究,深刻理解党的责任和使命,牢牢把握党和青年学生的关系,进一步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为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添砖加瓦,贡献力量。篇二:“弘扬大庆精神,继承优良传统”心得
“弘扬大庆精神,继承优良传统”心得
近日,通过学习,使我对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了解。我们不但要自己学习,还要扩大宣传,让更多的年轻人参其中,以身作则,真正把学习落到实到,让大庆精神发扬光大。
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是中国石油战线的优良传统,也是我们党宝贵的精神财富,传承和发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是我们义不容辞的神圣职责。在新时期、新形势下,也更加需要倡导这些精神,它是我们努力实现奋斗目标的思想基础和无穷动力。中石油的发展壮大,得益于大庆精神和铁人精神,要实现“十二五”发展目标,更要继续传承和发扬这些精神。当前,公司正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通过学习感动、教育更多的人,让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在新时期发扬光大。
当年,在大庆精神的鼓舞下,集团公司全体干部职工顽强拼搏,为市民出行提供更加安全舒适快捷的服务,得到了广大市民好评。大庆人讲求“三老、四严、四个一样”的科学求实精神;铁人王进喜“宁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忘我拼搏精神;“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科学奋斗精神,今天不仅不过时,而且正当时。一个国家一个企业要克服困难,由落后到先进,由贫穷到富
裕,实现跨越式发展,就是要有先进的思想。当年,党中央、毛主席很英明,抓住大庆这个样板,及时地提炼总结,感动和鼓舞了整整一代人,让千千万万的中国人热血沸腾,干劲倍增,至今难忘。我们大庆油田为国家做出了重大贡献。新中国建设初期,能源严重短缺,发现大庆油田后,毛主席、刘主席、周总理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下决心发起石油大会战,甩掉“贫油国”的帽子。老一辈石油人费尽千辛万苦,终于打开了局面。当年的石油大会战,何其艰难。以王进喜为代表的石油工人们,战天斗地,在一片荒原上开出了大油田,不仅取得了丰硕的物质成果,还创造了振奋人心的大庆精神。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经济发展,绝不是光会算账就行了,如果那样,和资本主义还有什么区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其自身的规律和特色,有独特的优势,大庆精神就是其中之一,它包含着爱国主义、奉献精神,是我们独到的优势。现在有些人,一讲党的优良传统,一讲社会主义,甚至提到大庆精神,就说“左”了,过时了。我们决不能在乎那些闲言碎语,该干的事就要干,该坚持的就要坚持。我们可以借鉴其他国家发展的有益经验,但也必须坚持自己优良的传统与作风。这些优良的传统,将激励我们把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一代一代传下去。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的改革开放,要坚持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让当年的大庆精神,在改革开放的时代发扬光大。当年石油会战中一次
井喷,危急关头,王进喜拖着伤脚跳进水泥池子里,充当起“人体搅拌机”,真是奋不顾身、催人泪下。那一代人白手起家,在千里荒原上“创业维艰”,“费尽移山心力”,为祖国的建设事业拼尽了全力,真是不易。大庆客运集团只所以能够发展到今天,成为黑龙江客运行业的骄子,客运集团“高严细实”作风与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一脉相承,“三老四严”、“四个一样”成为集团公司培养造就优秀客运职工的基础。我们不光是学习先辈革命精神,更重要的是了解大庆精神的思想内涵和认识铁人精神实质,让每个人对照自己,在工作中找差距,学先进,从加强自身政治素质、职业道德、岗位技能、工作业绩等多方面出发,在日常工作中,努力要求自己遵纪守法、爱岗敬业、从工作岗位的点点滴滴入手,认真规范地进行生产操作,勤学苦练、勇于创新、争做学习型、实践型党员,爱岗敬业,对生产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发现,认真处理并及时反应到班组及车间,不遗留问题,遗留生产安全隐患,全面提升生产安全水平。争做党员群众的表率,充分发挥党员在安全生产、构建和谐团队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平凡的人如果加上勤能补拙的特质,就会走向成功的彼岸。一个人有了脚踏实地的精神,就会产生不断学习的主动性,并积极为一技之长下功夫,成功就会变得容易起来。一个人只有不断拓展自己能力的人,才能成为深化“创先争优”活动的践行者,努力将“创先争优”活动推向了更高一层。
作为一名中共党员,在当前的企业面临的形式任务下,我们认为:首先要树立党员的光辉形象,要在思想政治上坚持党的领导,始终对党充满信心,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要在实际工作中起带头表率作用,充分发挥党员吃苦耐劳的优良作风,从企业的全局利益出发,不计较个人得失,体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在客运工作中坚持“高严细实”优良传统。“高”就是标准要高,起点要高。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在那个剧烈动荡的革命年代,周恩来没有留意个人的得失,他说:“我们在死难的烈士前面,不需要流泪的悲哀,而需要更痛切更坚决地继续着死难烈士的遗志,踏着死难烈士的血迹,一直向前努力,一直向前斗争。”;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他走出陕北窑洞,在西安、在武汉、在重庆纵横捭阖,在一张张诡异莫测的谈判桌前他为民族大义而据理力争,在每一个需要大智慧与大勇气的地方他为了中国的前途不懈努力;在赶走了日本人,和平并没有立刻到来之时,他毅然返回陕北展转于枪林弹雨,在新中国的地平线上,虽然百废待兴,但他鼓励大家“今天的现实是不够美满的,但是美满的现实需要我们大家共同去创造。”;他日理万机,废寝忘食,纵横寰宇,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其实周总理何尝不需要休息,他曾说过:“我不能坐,一坐下就会睡着。”,但面对纷繁的国事和别人无法代劳的难事,他又事必躬亲。他说:“我们这一辈子和这一个时代的人多付出一点代价,是为后代更好地享受社会主义幸福。”。即使文化大革命中他处于非常困难的地位,但他却仍然顾全大局,任劳任怨,他说“我们应该把整个身心放在共产主义事业上,以人民的疾苦为忧,以世界的前途为念。”„„周恩来的忙忙碌碌,事务主义,那是他至高至圣,一个伟大的思想家;周恩来拘谨韬晦,那是他至情至性,常常洒脱不羁;而今日有人误解周恩来阴柔委屈,其实他阳刚十足,热情激荡奔放;甚至还有人误解周恩来吞声忍让,其实那是他大智大勇,最有自知和知人之明„„虽然他老人家在天堂安息,但我相信在每个中国人的心中他是永恒的。
周总理生活简朴,衣服穿了几十年,有的破损了,精心织补后继续穿。周总理以他那极为高尚一生的品德在人民心中竖起了一座丰碑,得到了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那样广泛、挚烈的爱戴和深切而持久的怀念。从周总理一生我们看到“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是真实的存在,而不是远古的传说。
今天,我们缅怀周总理的高风亮节,重温他的衣食住行,我们大学生村官„„„„„..,我们对周总理的风范、品格,依然都是有口皆碑、满怀敬意。周总理的风范、品格不论到何时何代,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种历久弥新的宝贵精神财富。我们缅怀周总理,就是要学习„„..我们更要以周恩来总理为榜样,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作风,„„„也只有我们的党员干部真正做到了为民爱民、求真务实、清正廉洁,才能经受住改革开放和执政的考验。也只有这样才是对周总理最好的缅怀,才是对周恩来精神的最好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