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避灾扶贫搬迁工作现场会讲话稿
最新【精品】
范文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陕南避灾扶贫搬迁的安康实践
陕南避灾扶贫搬迁的安康实践
【摘要】
陕南避灾移民搬迁工程对安康来说是避灾工程也是生态建设工程、民生工程、扶贫工程、发展工程和城镇化推进工程,要整合全市资源动员全市力量抓紧抓好工程的实施,经过2011年的艰难起步,2012年的攻坚克难,安康的避灾移民搬迁工作正在由任务驱动搬迁阶段走向总结经验、建章立制、规范管理、提升质量的新阶段。三年搬迁实践中安康的一些做法和经验对同属陕南避灾扶贫搬迁工程项目区的其它地市、对陕南扶贫搬迁工程后续8年的工作开展都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陕南避灾扶贫搬迁安康实践
为了从根本上消除重大自然灾害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威胁,改变贫困山区人民生产生活条件,2011年陕西省委、省政府决定实施陕南避灾移民搬迁工程。在未来10年里,陕南秦巴山区将有240万人搬离洪水地质灾害多发区、不适宜人类生存的高寒山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仅安康市就有22.6万户88万人需要搬迁。陕南避灾扶贫搬迁工程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移民搬迁工程”。它是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保护脆弱生态环境的理性选择,也是推进陕南城镇化进程,实现陕南循环发展的综合措施。
一、科学规划、扎实推进
安康市地处南北气候过渡带的秦巴土石山区,当地山势陡峭,地廋土薄,洪涝、泥石流等灾害频发。资料显示,1949年以后,安康地区每年在救济灾民、灾后重建以及零星的搬迁工程中投入巨大。但仍是年年有灾年年救,年年救灾年年灾。尤其是2010年,陕南遭遇“7·18”特大暴雨泥石流灾害导致多年来对农村的巨大投入毁于一旦,房屋倒塌,良田被毁,道路被埋……,仅安康市汉滨区大竹园镇七堰村一夜间就有12人死亡、17人失踪,几十间民房被深埋进了四十余米深的泥石流下。
为了从根本上消除重大自然灾害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威胁,改
最新【精品】
范文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变贫困山区人民生产生活条件。2011年省委省政府果敢决策实施陕南移民搬迁工程,依据《陕南地区移民搬迁安置总体规划》,未来十年安康全市一共需要搬迁22.6万户88万人,其中地质灾害避险移民搬迁56854户,224229人,占移民搬迁总户数和总人口的25.12%、25.57%;洪水灾害避险移民搬迁16740户,65515人,占移民搬迁总户数和总人口的7.4%、7.5%;扶贫移民搬迁69685户,274995人,占移民搬迁总户数和总人口的30.8%、31.3%;生态移民搬迁82973户,312090人,占移民搬迁总户数和总人口的36.67%、35.6%。
陕南移民搬迁工作启动3年来,安康已经搬迁7.5万户,
28.6万多人,其中,2011年,计划搬迁2.2万户8.8万人,实际搬迁25964户92771人,占计划任务的118%。2012年,计划搬迁3.1万户11.4万人,截至2012年11月份,已搬迁34313户12.7万人,占2012年总任务数的105.5%。2013年的搬迁计划任务是:
2.2万户8.36万人。在已经搬迁移民中,安康的集中安置率2011年为75.54%,2012年为89%。安康市移民社区建设实行一次性规划,分期建设实施。在住房建设的同时规划了给排水、堤防、道路、电力等基础设施和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医疗卫生、休闲健身、文化教育、购物消费等公共设施。充分发挥社区设施齐全,功能完备的辐射带动作用,吸纳周边群众搬入社区居住。经过积极探索,安康市形成了“6663”避灾扶贫搬迁工作思路:将避灾扶贫搬迁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抓手,实行移民集中安置与县域经济发展、农民进城入镇、保障性住房建设、产业园区建设、重点镇建设和新农村建设六个结合;推行进城居住、集镇安置、社区安置、产业园区安置、支持外迁和分散安置六种搬迁安置方式;建立分级负责、科学规划、示范带动、资源整合、督查考评、公开运行六个机制;建设市、县(区)、镇(办)三级避灾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示范小区,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二、难题颇多、亟待解决
通过近几年的工作,“搬得出、住得下”的问题正在解决,而“稳得住、能致富、可持续”的问题则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集中表现为以下几点。
1、生产用地难调剂
最新【精品】
范文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陕南人均耕地少,连片的耕地更少,落实避灾移民有土的难度很大,为移民调剂耕地实施有土安置的难度更大。在原承包地退耕还林或难以远距离耕种的情况下,要保证搬迁移民人均至少1亩的基本口粮田,只能把目光投向迁入地农民承包地,而迁入地往往人口压力重、人均耕地少,耕地调整的余地不大,且迁入地农民不愿将自己原有的承包地调剂给新搬迁的移民户,要实现搬迁移民的有土安置难度很大。
2、建设用地难寻找
省国土厅计划今年为陕南三市安排6000亩移民搬迁安置建房用地指标。而按照陕南三市今年搬迁6万户的任务,实际需要用地12000亩,用地指标缺口很大。而地质专家们对安康乃至陕南地质的总体定位是:地质环境极其脆弱,以滑坡、崩塌、泥石流为主的地质灾害隐患数量多、分布广、密度大、发生频繁、危害严重。目前,陕南地区约有400万人生活在距离公路5公里以上的山区和水库库区,安康所辖的一区九县,大块平地只有平利县灞河川道和汉阴县、汉滨区的月河川道,在其它地区“巴掌大”的平地都难找。建设用地难寻找是移民搬迁的一大难题。
3、有业安置难实现
从已经搬迁的移民就业状况看,要让移民们达到“搬得出、住得稳、能致富”的要求,恐怕还有相当的距离。虽然各地都非常注意将移民安置社区建设与地方产业布局、劳动就业相衔接,但大多数移民社区经济基础薄弱,产业项目少,吸纳就业能力低,无法提供足够的就业岗位。除此以外由于职业安康教育资源相对短缺、职业教育水平不高、培训方式单
一、培训的针对性不强,移民很难得到及时有效的技能培训,外出就业谋职难,所以实现有业安置,保障收入水平难度很大。
4、致富愿望难圆梦
“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是陕南移民搬迁的基本要求。但是,由于有土安置难实现、有业安置不到位,移民致富梦难圆。搬迁前村民住在山上,均以种地养猪为主,少数年轻人外出务工,就业门道窄,仅靠几亩薄地连基本生活都难以维持,很难致富。搬迁后大家居住在
最新【精品】
范文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训班向东南沿海企业输送一批;在交通条件较好和安全生产有保证的移民原承包地(耕地和林地)发展种养殖业留下一批;基本上解决了搬迁移民的短期生活之忧。真正使移民基本上实现生产活动不中断、收入水平不降低、基本生活有保障、长期致富有盼头。
————最新【精品】
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