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优良传统,推动脱贫攻坚(发言稿)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关于脱贫的一些战略思想。回顾红七军的红色历史,就是要大力弘扬老区精神,争当脱贫攻坚先锋,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努力做到真学、真做、真用,为夺取精准脱贫攻坚全面胜利,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积极的贡献。
脱贫攻坚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事关人民福祉,事关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脱贫攻坚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他在不同时间、多种场合就脱贫工作作了一系列的重要论述,成为指导我们新时期扶贫工作的重要方针,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思想基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个重要成果。习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体现出恢宏的战略思维、深邃的历史思维、严密的辩证思维、清醒的底线思维以及高度的政治责任、鲜明的人民立场、严谨的求实精神、真挚深厚的为民情怀和实干兴邦的崇高风范,深深地感染着我们每一位共产党员。
弘扬优良传统,都是“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好资料。从红七军的发展沿革和战斗历程中,我们看到这支光荣的红军团队,无论是在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年代,始终保持敢打敢拼、勇猛顽强的英雄气概,高度自觉、高度负责的全局观念,吃苦耐劳、百折不挠的顽强意志等优良传统。
全体党员干部要全面落实中央脱贫战略,大力弘扬优良传统,争当脱贫攻坚先锋模范。做到深学细照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革命先烈前辈、红七军精神,把党员合格的标尺立起来,把做人做事的底线划出来,把党的先进形象树起来,用行动体现信仰信念的力量,着重解决党员队伍中存在的理想信念模糊动摇、党的意识淡化、宗旨观念淡薄、精神不振、道德行为不端等5个方面的突出问题。当前,脱贫攻坚是最硬的任务,是“一号工程”。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更应敢于担当、冲锋在前,要在思想认识上、学用政策上、基础设施建设上、推动脱贫攻坚上、敢于担当上,当好先锋模范。
在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中,充分利用县革命烈士陵园、韦拔群纪念馆、壮乡英雄文化园、列宁岩、魁星楼、韦拔群故居等革命传统教育基地,以组织开展集体革命传统教育、讲革命前辈先进事迹等形式探索红色资源现场教学,将“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和弘扬拔群精神有机结合起来,确保学习教育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梁值伟)
两学一做”演讲稿:“两学一做”助推脱贫攻坚
今年以来,脱贫攻坚工作在领导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产业发展、住房整治等工作都在有序进行。但脱贫攻坚战时间紧、任务重,在推进过程中依然存在工作进展缓慢、等靠要思想严重等问题,严重影响脱贫攻坚步伐。我们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抓好“两学一做”与脱贫攻坚的关系,推动两项工作稳步进行。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成长为攻坚克难的多面手。基层工作千万条线,事事涉及的都是人民群众的大事。脱贫致富奔向小康是基层群众的最大期望。然而脱贫工作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并非一蹴而就,而是要久久为功,长抓不懈。贫困户脱贫也并非扶贫干部做一两件事就能完成,而是一个系统工作,需要基层党员掌握好各种工作方法,成长为处理基层工作的多面手。比如在遇到群众之间的矛盾时,要做善于化解矛盾的“和事佬”,遇到不懂政策的要做好政策方针的“宣传员”“小喇叭”,遇到群众与政府沟通困难时要做党和政府的“连心桥”。
在清正廉洁上当先锋。千里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中央提出合格党员“四讲四有”标准其中一条就是“讲规矩,有纪律”。这是对一名合格共产党员在纪律上提出的具体要求,每一名党员都要时刻牢记。老百姓痛恨“大老虎”,也厌恶“小苍蝇”。党员在扶贫一线工作,若本来自身就行不端、影不直,何来密切联系群众,团结群众过好扶贫工作呢。因此所有党员只有自身清正廉洁,行端影直,做清正廉洁的先锋,方能赢得群众的真心拥护,才能真正团结广大人民群众,凝心聚力真脱贫。基层党员要做清正廉洁的先锋,就要做到谨小慎微,时刻严以律己、严以修身,在落实脱贫攻坚任务中坚持“高线”、守住“底线”、不碰“红线”,唯如此,方能称其为一名合格共产党员。
全体党员要以“两学一做”为契机,学做结合、知行合一,将自己的热血洒在脱贫攻坚的一线,在脱贫攻坚一线做合格党员,为全面建成小康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