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金融论坛会致辞
(一)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下午好。
首次作为金融街论坛的共同主办方,证监会非常高兴依托这样一个高端平台,与有关各方加强沟通交流、共谋合作发展。刚才,刘鹤副总理的重要致辞,深入分析了疫情后中国经济发展取得的阶段性重大胜利和呈现出的三个新态势,对金融系统顺应新趋势、构建新格局提出五方面重点工作要求,并再次强调要大力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加强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建设,理论性、指导性都很强。证监会将认真学习领会,全力抓好贯彻落实。今天,我想围绕加强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建设,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大局谈三方面认识。
一、完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对于推动高质量发展和助力形成新发展格局意义重大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建设,先后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十九届四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加强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建设作出部署。刘鹤副总理提出建制度、不干预、零容忍的九字方针。这些都为全面加强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建设,提升资本市场治理效能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我们必须深刻认识、科学把握完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的战略意义、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第一,完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是促进畅通国民经济循环的迫切需要。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关键是要提高供给对需求的适配性,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资本市场信息公开透明,价格信号灵敏,是要素资源市场化配置的重要平台。完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有利于全面增强资本市场枢纽功能,动员和引导各类要素资源向更高效率更具活力的领域协同聚集,促进创新资本形成,提高经济金融循环效率。
第二,完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是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的主题主线。基础制度带有方向性和根本性。突出基础制度建设这个主线,强化制度的引领和规范作用,是我们这一轮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的鲜明特征。去年以来,我们以注册制改革为龙头,注重发挥科创板改革的试验田作用,统筹推进资本市场关键制度创新,加强总结评估、逐步将行之有效的制度推广至全市场。这对于凝聚各方共识,保障改革平稳顺利推进起到了关键作用。
第三,完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是打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的治本之策。近年来,在国务院金融委的统一指挥协调下,我们坚持分类施策、标本兼治,平稳有序化解资本市场运行中各种存量风险,实现总量收敛;同时,着眼于完善制度机制,补短板、强弱项,不断健全风险防控的体制机制,坚决遏制增量风险发生。在此过程中,我们注重依靠制度约束促进上市公司、中介机构、投资者等各方归位尽责,持续夯实市场稳定运行的内在基础。
第四,完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是科学处理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必然要求。我们始终坚持依法治市、依法监管,严格按制度规则办事,这与践行不干预的理念、进一步减少管制具有逻辑的一致性。建立健全公开透明的资本市场制度规则体系,让市场对监管有明确预期,既有利于把不该管的坚决放权于市场,也有利于把该管的管住管好,从而实现市场生态的良性循环。
二、关于对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内涵和特征的几点认识
关于资本市场基础制度的内涵和外延,理论界和业界从不同维度做了研究和探讨。总的看,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应该是一整套紧密联系、内在协调、相互支撑的制度生态体系,共同构成保障资本市场正常运转和有效发挥作用的四梁八柱。具体而言,至少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一是基础制度具有广泛性、系统性和全面性。从市场运行组织看,基础制度包括发行、交易、信息披露、再融资、持续监管和退市等关键环节和重要领域的制度安排;从制度的效力和层级看,既涉及证券法、公司法、基金法、期货交易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也包括各类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和自律规则中具有关键性作用的制度安排;从市场主体看,涵盖了规制上市公司、中介机构、交易场所、投资者等主体主要行为的制度规则。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二)各位领导,各位来宾:
金融业是北京的重要支柱产业,资本市场在首都金融业发展和国家金融管理中心建设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目前,北京上市公司总市值、各类市场机构数量、中介服务从业人员均居全国前列,对外开放程度和金融营商环境也处于领先水平。证监会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服贸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一如既往地推动、支持北京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高质量发展。继续深化新三板改革,支持北京建设私募股权交易平台、知识产权交易中心,推动完善首都要素市场体系。鼓励和支持各类内外资机构积极利用北京两区建设的新机遇,加快创新发展,不断做优做强。支持北京开展资本市场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推动建设首都区域性股权市场区块链登记托管基础设施。积极参与北京建设法治诚信资本市场示范区。
最后,衷心祝愿本届论坛取得圆满成功。衷心祝愿北京金融发展迈上新台阶、实现新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