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店联校综合实践活动小构思
各学校要结合本校资源,对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以认真的态度、务实的措施规划上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从而更好地推进我联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效实施,提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水平。
1、情感目标。通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习惯,不怕困难勇于合作的精神,对社会生活的积极态度,对自然对家乡的热爱和公民的意识。
2、知识目标。了解信息技术、劳动技术、社区服务和探究法的一些常识。
3、能力目标。使学生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交往协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以及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4、过程目标。初步掌握参与实践与调查的方法。信息资料的搜索,分析与处理的方法和研究探索、实践实证的方法。
具体工作及措施:
1、每位任课教师要大胆实践、积极探索、积累经验,在实施过程中强调“整合”,注重“实践”,突出“开放”,关注“过程”,提倡“自主”;反对“教”综合实践活动“课”、反对反复排练的“表演式”综合实践活动,更反对自由活动式,
进一步提高认识,增强课程意识。强化校本培训,特别是本学期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明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促进学生发展、教师专业成长、学校特色建设中的独特作用;明确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策略和操作要点。
2、抓好课程实施
(1)努力组织好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充分利用综合实践活动课,结合班队活动课,保证充足的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时间。在过程中指导学生选题、活动;展开过程、深度探究;重视交流、丰富体验。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加大劳动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力度。
(2)积极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研究。各位教师要注重研究过程资料的收集、整理与积累。指导学生设计活动方案、填写活动过程评价表,书写活动感受等。
(3)要认真及时积累有关资料。
3、加强研究和交流。
要通过“沙龙式”、“案例分析式”、“对话研讨式”等多种形式,交流如何组织和指导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经验,讨论、研究解决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5、开发利用资源,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保障
首先,校内图书室、网络教室、实验室、校园、村庄附近的古建筑等,是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资源,要进一步改进开放办法,使学生能更加主动和便捷地利用这些资源开展活动。其次,各教师要充分利用家乡的历史名人和民风民俗等乡土资源,进行有选择地运用和开发。再者,要调动家长的积极性,采用多种形式和途径向家长进行宣
传,使广大家长认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支持和正确辅导孩子参加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主题参考:
中年级:
主题一:自理能力(叠衣服、理书包、整理书桌、洗红领巾、钉纽扣等)
主题二:纸的艺术(学会简单的剪纸折纸能力)
主题三:我爱校园(校园花木调查、植树护树行动、种植花草蔬菜、盆景展示、小昆虫等)
主题四:我与网络(学会搜集资料、绘画、发e-mail、下载影音文字资料等)
高年级:
主题一:小小发明家(节水装置、废物巧用、生活创意小设计等)
主题二:小巧手(洗衣物、擦窗、设计房间、剪纸拼帖艺术等)主题三:人与自然(家乡的水资源、大气资源、植被资源等情况调查,学会种植和培育常见的树木和花卉(栽种、扦插、嫁接)主题四:我与网络(学会网络学习、查找、交流、娱乐、购物以及创建个人空间等)
主题五:我的创意(布置自己的书房卧室、设计小摆设、简单的陶艺作品等)
第二篇:翟庄联校教研活动制度翟庄联校教研活动制度
为了扎实有效的开展好教研活动,进一步搞好教研工作,经联校教研室研究制定制度如下:
1、教师须子规定的时间内到达指定的点参加活动,并带齐
应准备的材料等。
2、除婚、丧、嫁、娶、重病向教研员和业务校长请假外,
其余情况不得请假。如有其它特殊情况,虽经业务校长批准,但要从考核分中每次扣0.5分。
3、无故旷会者按空岗对待,并从年度考核分中每次扣除2
分。
4、每次教研活动采取两点名,杜绝迟到、早退,凡有迟到、
早退或中间随意外出者,每次从考核分中扣0.5分。
5、凡联校校指定执教公开课的教师,从考核分中每次加2
分(抓课除外)。各小学安排的汇报、示范课等活动的主讲教师,无故拒绝或缺席的课堂教学分值为0,并另行处理。教研时拒绝参与评课或发言者,每次扣2分。
6、凡联校教研室布置上交的材料,少交或未在规定时间内
上交的一次从考核分中扣1分,扣完为止。
7、每学期择期进行教材、教法和课标考试,并纳入考核分
数。
希望全体教师能够认识到教研活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自觉遵守教研活动制度,积极主动,协助教研室高好教研活动。
第三篇:松林店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计划松林店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计划
一、综合实践活动的产生背景
综合实践活动的产生既适应了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又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求。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都具有独特性、具体性,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需要、兴趣和特长,都有自己的认知方式和学习方式,综合实践活动为每一个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创造了空间。当今社会发展迅猛,产生了一系列新的问题,如环境问题、道德问题、国际理解问题、信息科技问题等等,这些问题都具有跨学科的性质,综合实践活动为学生参与、探究、理解这些新的社会问题提供了机会。
综合实践活动的产生既继承了我国基础教育的优秀传统,又体现了当前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义务教育法颁布后推出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积极倡导活动课程,但由于没有相应的课程指导纲要,活动课程在实施中遇到许多问题。此次课程改革设立的综合实践活动是对活动课程的继承、发展与规范。当前举国上下积极推进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亟待改革与创新,设置综合实践活动是应对这一需求的重要举措。
二、指导思想:
以素质教育理论为指导,全面贯彻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实行)的有关要求,结合学校科技特色,以综合为特征,以实践为核心,以活动为载体,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深化素质教育,形成学校办学特色。
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
综合实践活动的总目标是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推进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
1、情感目标。通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对社会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
2、知识目标。了解研究性学习、信息技术、劳动技术、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的常识。
3、能力目标。使学生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交往协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以及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4、过程目标。初步掌握参与社会实践与调查的方法、信息资料的搜集、分析与处理的方法和研究探索、实验实证的方法。
5、人格目标。获得亲身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的经验,塑造完善人格,初步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形成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
三、主要工作任务: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第一阶段活动:动员组织,资料准备
第二阶段活动。独立或者合作动手制作。
第三阶段活动:展评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