溧水县和凤镇林业生产现状及发展思路

作者:俞同军诸克平付小红

摘要阐述了溧水县和凤镇林业生产的现状,提出和凤镇林业生产的发展思路,以期为优化和凤镇林业生产结构,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良好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林业生产;现状;发展思路;江苏溧水;和凤镇

溧水县和凤镇是典型的宁镇扬丘陵区,全镇半山半圩,东高西低,共有宜林地近2000hm2,农业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良好,是南京市绿化先进乡镇。近年来,和凤镇在“绿色南京、生态溧水、绿化和凤”的大好政策下,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个目标,加快林业生态体系和产业体系的建设,先后兴建了宁高高速公路绿色通道工程、石臼湖防护林工程、浙江三叶园林孔镇苗木生产基地、圩区高标准农田林网工程、丘陵山区退耕还林工程等林业生态建设项目,城镇绿化水平有了明显提高,林业屏障作用日益明显。和凤镇在稳定提高生态林的同时,大力开发商品林,努力实现林业功能的多元化,初步形成中西部丘陵山区以花卉苗木、板栗、丰水梨为主的经济林,东、南部丘陵山区以茶叶为主,形成了南京严景万茶场、南京久宏茶叶有限公司等一批茶叶生产龙头企业,并取得有机认证,市场产品供不应求。今后和凤镇将进一步优化林业生产结构,在加强生态林建设的同时,大力发展意杨、果树、茶叶、花卉苗木等特色产业,以实现良好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

1溧水县和凤镇林业生产现状

溧水县和凤镇开展“绿色南京、生态溧水、绿化和凤”工程建设已近6年,共栽植花卉苗木、经济林果、绿色通道、商品林、荒山造林、沿湖、河防护林等1278.1hm2,现全镇林地面积近2000hm2。通过努力,和凤镇已由原本的一个林业小镇,转变为溧水地区甚至南京地区有名的林业名镇,并初具规模,特别在高档花卉苗木产业和有机茶叶产业已成为溧水县农业生产的亮点,其发展特点如下:

1.1茶叶经济明显

全镇现有规模经营茶场4家,从业人员1000多人,有机茶叶品牌2个,绿色茶叶品牌1个,无公害茶叶品牌4个,江苏省名牌产品和省著名商标茶叶1个,南京市名牌产品和市著名商标茶叶1个,县名牌茶叶产品1个。和凤镇南京严景万茶场生产的“严景万”牌碧螺春、炒青和南京久宏茶叶有限公生产的“久宏”牌碧螺春、翠芽茶叶多次在市、县茶叶评比中获金、银奖。为了更好的发展和凤茶叶生产,在和凤镇政府的指导下,2008年和凤镇成立了南京严海林茶叶专业合作社和溧水饮茶专业合作社,以整合和凤镇现有茶叶资源,带动和凤镇茶叶生产,2009年和凤镇茶叶产业达2000万元以上。

1.2花卉苗木初具规模

和凤镇通过采取多元投入和市场运作等办法筹集林业发展资金,进一步优化民营林业的发展环境,创新体制机制。在加大财政投入的同时,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引进各类民间资本、工商资本,采用租赁、承包、合资合作等方式,投资开发名、特、优、新经济林和商品用材林,促进全镇林业的加快发展。和凤镇在2007年通过招商引资工作,以土地租赁的方式引进浙江三叶园林有限公司,在和凤镇孔镇村率先种植了高档花卉苗木生产示范基地131hm2,近3年该公司已在和凤镇孔镇、毛公铺、乌飞塘、沙塘庵、中杨等村种植花卉苗木逾533.33hm2,使全镇花卉苗木种植面积达666.67hm2,实现年销售收入1000万元;0.67hm2以上的花卉苗木种植户60户,从业人员400多人,花木经纪人45人;从事园林绿化公司6家,苗木基地20多个,主要栽种花卉苗木树种有含笑、榉树、香樟、广玉兰、桂花等。进入2000年以来,和凤镇加大了全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花卉苗木得到长足发展,和凤镇引进了一批花卉苗木新品种、新技术,并在全镇苗木生产经营户中大力推广,花卉苗木品种已由原来的不足10个发展到现在的几十个,甚至上百个品种,由低档品种向中高档品种发展。培育大规格苗木生产已成一种发展趋势,各个苗木生产基地开始实行花卉苗木上、中、下的多方位立体栽植模式,逐步由个体生产向专业化、规模化、区域化的公司运行机制发展,通过苗木化公司的生产基地生产,带动周边苗木生产户的生产,或通过“公司+基地+大户”的生产模式进行生产。

1.3其他林业生产效益明显

多年来,特别是“绿色南京”工程实施以来,和凤镇充分利用全镇丰富的丘陵岗地优势,抓好“三荒”、“四沿”等绿化和岗地的综合开发,大力挖掘全镇宜林资源,多次召开林业工作会议,明确农业中心工作人员任务,充分挖掘全镇宜林资源,大力统筹发展全镇葡萄、板栗、黑莓、青梅、杨树等商品林建设,同时完成新村绿化39个。近6年来,全镇共种植商品林667.8hm2,已逐步形成葡萄、青梅、杨树等连片种植带,并涌现出一大批从事葡萄、梨、黑莓、杨树等经济林果和商品林生产经营的大户和公司,经营效益明显。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2]王大海.完善双层经营机制促进林业生产发展[j].农业经济问题,1992(3):50-51.

[3]赵佩信,于洪滨,边维艳.咸阳市林业生产发展战略初探[j].防护林科技,2005(6):81-83.

[4]李鼎甲.应用植物地理知识促进林业生产发展[j].浙江林业科技,1990,10(3):5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