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社情民意信息工作意见
为发挥人民政协优势、切实履行民主监督职能,现就维护群众诉求权、构建民意直通车,进一步加强全市政协社情民意信息工作的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明确社情民意信息的工作主旨
1、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是政协各参加单位、各专门委员会和政协委员,围绕国家和地方的大政方针,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问题,以及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通过市政协机关《社情民意》内部刊物,向四川省政协和市委、市政府及有关部门反映重要情况,提出意见和建议。
2、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为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构建和谐*服务。
二、畅通社情民意信息的报送渠道
3、充分发挥委员反映社情民意信息的主体作用。政协委员要密切联系本界别群众,深入了解民情,充分体察民意,广泛集中民智,积极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市政协通过向全体委员发放社情民意征集表、召开委员座谈会、电话征集、约请有关界别委员座谈征集等途径和方式,收集社会各界有关民生、民权、民利问题的意见和建议。委员每年反映社情民意信息1条以上,纳入委员履职年度考核内容。
4、重视收集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和有关界别反映的对重大决策、重点工作实施情况的意见和建议,并充分利用党委、政府和政协组织统一开展的检查、视察、考察、调研活动,挖掘、整理一些有价值的信息。市级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和市政协各专委会及其组成人员反映上报社情民意信息全年平均每月2条以上,全年被省政协和市委、市政府采用不少于3条;各县、区政协反映上报社情民意信息每月4条以上,全年被采用12条以上。
5、开设委员反映社情民意信息的便捷通道。有条件的委员反映社情民意信息由*市政协网委员工作区入口进入,直接提交电子文档,以便及时处理。
三、提高社情民意信息工作的质量
6、紧扣中心,把握工作重点。坚持抓住重点,侧重收集和报送带倾向性的重要情况、意见和带苗头性的问题、建议;坚持体现特色,重视反映其它渠道不易反映、难以得到的社会情况和群众意见;坚持实事求是,原原本本地反映各种意见和建议;坚持讲求实效,力求快报,急事急报,必要时跟踪连续报送。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13、县区、市级有关部门、单位收到党政领导批示的社情民意信息,一般应在10个工作日内,将意见、建议的采纳落实情况及时反馈给市政协研究室,同时抄送信息反映单位或委员本人。对基层委员多次反映属实、仍未得到解决的热点、难点问题信息,通过在市级有关媒体不定期开辟委员”社情民意”专栏或举行”阳光议政”电视专题节目等形式,追踪、督促落实。
六、加强社情民意信息工作的领导
14、县、区政协各委室和各参加单位要高度重视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切实加强社情民意信息工作的领导,实行政协主席牵头主抓、秘书长协管的社情民意信息工作领导体制和政协相关部门主办、政协各参加单位协办的工作机制,努力形成社情民意工作有领导分管、有部门主办、有单位协作的齐抓共管局面,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